為什么說被動吸煙比吸煙更有害?
熱心網友
被動吸煙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流行病學者在研究死因的隊列研究中就開始調查了人群中被動吸煙的情況。80年代以后,國外在這一領域中研究報告數目激增,研究范圍涉及醫學、社會、法律及管理等多個學科。僅1997年一年在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中檢索到的相關文獻就超過640篇。下面僅就公眾關心的幾個方面做一個簡要的綜述。 (一)致病機理研究 1。對免疫系統的危害及致癌機理: ①煙霧中的顆粒刺激吞噬細胞,產生活化氧(自由基)損傷細胞內的基因和膜脂蛋白,促使疾病或腫瘤的發生; ②煙霧中的冷凝物(主要為尼古丁和焦油)能抑制吞噬細胞的功能,使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促使呼吸系統疾病和腫瘤的發生; ③煙油可激活致癌代謝酶(AHH),使致癌物損傷染色體DNA,煙油亦可直接損傷染色體DNA導致細胞突變,使腫瘤發生; ④吸煙可致細胞免疫活性下降,促使免疫監視功能減弱或喪失,導致腫瘤發生。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①減少血紅蛋白的攜氧,并使心肌利用氧的能力下降,其表現是被動吸煙者的運動能力下降; ②促進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損傷冠狀動脈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 ③可明顯增加血液中無核內皮細胞殘骸的數量,其殘骸提示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啟動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過程; ④致血脂代謝紊亂,血液中保護性血脂成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總膽固醇水平升高,加速動脈硬化的過程。 3。其他方面的研究還涉及香煙煙霧對不吸煙者眼、耳、鼻及呼吸系統的刺激和功能影響,對兒童及成人認知、智力及心理反應的影響,對婦女妊娠和胎兒發育及致畸的作用等等。 (二)因果關系的研究 據美國加州環保署1997年的一份最新綜述報告: 1。已確定與被動吸煙有因果關系的疾病(或危害)有: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嬰兒猝死綜合癥、兒童支氣管炎及肺炎、誘發和加重嬰幼兒哮喘、兒童中耳炎、肺癌、鼻咽癌、心臟病的死亡率和急慢性冠心病的發病率。 2。有待進一步擴大研究樣本和數目以積累證據的健康損害包括: 流產、嬰幼兒認知和行為發育障礙、誘發成人哮喘、促發肺纖維化、肺功能下降和頭頸部腫瘤。 另外,對被動吸煙是否可致神經管發育畸型等出生缺陷、男性精子活性下降、婦女肥胖、多孕和提早閉經、罕見的兒童腫瘤、乳腺癌、胃癌、腦瘤、造血和淋巴系統腫瘤也正在研究中。 3。歸因于被動吸煙的死亡和發病估計: 美國每年因被動吸煙死于肺癌3000~4000例,死于心臟病35000~62000例,同時會發生1900~2700例新生生兒猝死,8000~26000例兒童哮喘和150000~300000例兒童支氣管炎或肺炎。 目前我國尚無此類估算的數據,但其數字肯定遠遠超出上述發達國家的估算。 。
熱心網友
思想問題
熱心網友
我就是不相信,沒有聽說被動吸煙的比吸煙的,得肺癌率高哦。
熱心網友
不吸煙的人被動吸二手煙,但吸煙的人即吸一手煙而且還吸二手煙.所以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更危險.
熱心網友
微笑也太牛B了吧?你全回答了,我們新手還有的混?反正吸煙都不好,主動更是累人累物!被動的是白癡!看到有人吸煙了,最好提醒他不要吸,要不就閃!我通常都是閃得遠遠地.......................
熱心網友
上面的回答分析的較詳細!被動吸煙吸進了吸煙者吐出來的大量的有害物,所以發病率是比較高的!
熱心網友
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