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宮頸肥大,且去醫院查出來是支原體感染,現在醫生開了些藥,說是先治好支原體再治糜爛.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好象這些病不易治愈,我還沒生育,怎么辦?
熱心網友
一、關于支原體支原體陽性不一定有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 劉朝暉 )支原體陰道里的常見微生物 我們知道,女性陰道內并不是一個絕對無菌的環境,大概有20多種微生物在陰道內生存。正由于它們的存在,才使陰道保持正常的生態環境。女性陰道里的支原體,全名解脲支原體,是人類泌尿生殖道里很常見的一種微生物。 支原體比細菌小、比病毒大且結構復雜,它在性成熟女性生殖道中的分...
熱心網友
一、關于支原體支原體陽性不一定有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 劉朝暉 )支原體陰道里的常見微生物 我們知道,女性陰道內并不是一個絕對無菌的環境,大概有20多種微生物在陰道內生存。正由于它們的存在,才使陰道保持正常的生態環境。女性陰道里的支原體,全名解脲支原體,是人類泌尿生殖道里很常見的一種微生物。 支原體比細菌小、比病毒大且結構復雜,它在性成熟女性生殖道中的分離率非常高。曾經有一項研究顯示,婦科體檢的正常人群中有60.9%的宮頸支原體陽性,而這些女性沒有任何癥狀。這說明這種“支原體陽性”是正常情況,不需要任何治療。 那么,為什么許多診所、醫院要對支原體陽性的婦女進行治療呢?這是因為有研究認為,支原體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附睪炎等性傳播疾病有關,與前列腺炎、女性尿道癥狀、腎盂腎炎、盆腔炎等生殖泌尿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相關性。 如果你“支原體陽性” 女性如果在門診檢查中發現支原體陽性該怎么辦呢?大家不妨參照以下對策,既避免無謂的恐慌,又能及時治療相關疾病。 情況一 單純從宮頸分離出支原體,而沒有任何伴隨的癥狀。 對策 不必理它,無需治療。 分析 這種“支原體陽性”是正常的攜帶存在狀態,并不意味著致病。而且,作為正常人,即便經過藥物治療降低了其攜帶率,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正常性行為,攜帶率也會恢復原有水平。 情況二 宮頸分離出支原體,同時有白帶異常,或合并性傳播疾病。 對策 進行抗支原體治療。 分析 這種“支原體陽性”屬于感染狀態,需要積極治療。 情況三 產前檢查發現支原體陽性。 對策 無癥狀就不理睬它,有癥狀就要及時治療。 分析可選用紅霉素口服,或用阿莫西林,這些藥物不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真正的支原體感染 真正的支原體感染只不過是若干性傳播疾病中的一種,也是癥狀最輕微的一種。如果你被肯定屬支原體感染而不是正常攜帶,極有可能同時存在其他性傳播疾病,所以,醫生通常會要求你進一步詳細檢查。 要提醒的是,真正的支原體感染是可以通過性行為傳播的。因此,如果你屬于支原體感染,那么請記住以下幾點: ●在治療期間應停止性生活,或在同房時使用避孕套。 ●如果性伴侶也有一些尿道炎的癥狀,應同時檢查并治療。 ●杜絕性傳播疾病的傳染源,杜絕不潔性行為,減少復發概率。 慢性宮頸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已婚婦女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據調查,已婚婦女半數以上都患有此病。由于宮頸炎和宮頸癌的發病有一定聯系,因此給患病婦女造成很大精神壓力。慢性宮頸炎可能繼發于急性宮頸炎之后,亦可發生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宮頸裂傷之后,因其損傷為外界細菌侵入創造了條件。宮頸粘膜具有非常復雜的皺襞和間隙,病原體侵入其深處腺體后很難徹底治愈,從而導致病程遷延反復而成為慢性炎癥。慢性宮頸炎為一泛稱,它包括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也有人把宮頸息肉、宮頸裂傷及外翻統統列入這一范疇。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局部特征之一,長期以來臨床醫生將慢性宮頸炎和宮頸糜爛視為同義詞,但根據其病變過程的不同,將宮頸糜爛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宮頸糜爛的類型(1)假性糜爛:糜爛的病理學概念是指“表面上皮的脫落”,而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宮頸糜爛,多為宮頸外口周圍的紅色區域。陰道鏡檢查時,在紅色區表面涂以3%醋酸后,可見到紅色區域局部呈“葡萄串”改變,此乃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行活體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到表面被覆柱狀上皮。因此,如嚴格按照糜爛的病理學定義,此處并不屬于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臨床工作中所見到的宮頸糜爛,多屬此種。(2)真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但這一糜爛面很快就被其周圍的柱狀上皮所覆蓋,形成表面呈顆粒狀、有一定光澤的紅色區域,即假性糜爛。我們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宮頸糜爛,多屬于假性糜爛,而真性糜爛只是這一病變過程中的一個短暫階段,其轉歸將是表面被柱狀上皮覆蓋而成為假性糜爛。根據病變程度的不同,宮頸糜爛的外表特征也有很大差異。臨床工作中常將宮頸表面柱狀上皮生長緩慢,僅為較正常的單層柱狀上皮覆蓋,外觀平坦,表面潮紅、光滑的這一類型稱為單純型糜爛。如柱狀上皮生長速度快,并向間質生長,形成腺體增生、擴張,肉眼觀表面呈細小顆粒狀,稱為顆粒狀糜爛,或濾泡型糜爛。如間質增生明顯,宮頸表面形成許多小的突起或溝回,肉眼觀表面高低不平,此種類型糜爛稱為乳頭狀糜爛。以上的分類方法是根據糜爛的病理學概念進行的。前已述及,宮頸糜爛的原因很多,除與創傷造成宮頸粘膜撕裂、繼發細菌感染導致上皮脫落形成糜爛有關外,還與體內內分泌的改變有關,因此又有人將這種類型的糜爛分為先天性糜爛和后天性糜爛。(3)先天性糜爛:在胎兒發育期,除陰道上皮外,其它生殖道上皮皆起源于體腔上皮。當胚胎發育至第3或第4個月時,子宮頸管內的圓柱狀上皮和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已經可以明顯地區分,此時兩型上皮的交界處不是在宮口,而是位于子宮頸管內。當胚胎發育至第6--7個月時,宮頸的柱狀上皮已具備了分泌功能。在妊娠晚期,這些柱狀上皮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宮頸粘膜柱狀上皮增生,開始向宮頸口外方生長,并超越了宮頸外口,因此在新生女嬰約有1/3宮頸外觀類似成人的宮頸糜爛。由于此時并不存在裂傷、感染等形成宮頸糜爛的因素,故把這種糜爛稱為先天性糜爛出生后來自母體的雌激素影響逐漸消退,新生女嬰的這種糜爛也自行消退。(4)后天性糜爛:后天性糜爛是和先天性糜爛相對而言,多發生在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年齡婦女,宮頸管柱狀上皮受卵巢產生的雌激素影響而出現過度增生,超過宮頸外口,從而使宮頸外口呈糜爛狀。此種糜爛的外觀與炎癥引起的糜爛無異,只是引起糜爛的原因不同而已。這種糜爛多見于妊娠期,產后大部分都能自行消退。由于病因不同,其臨床表現多少有一些差異。此類患者的白帶也會增多,但白帶的性質為清亮粘液狀,緊緊貼附于宮頸表面,不易擦掉。病理檢查時柱狀上皮細胞下沒有炎癥細胞浸潤,而有腺體和間質增生。說明這種糜爛可能和內分泌改變有一定聯系,而和炎癥似無直接關系。當然在糜爛的基礎上很容易繼發炎癥感染,但這種炎癥表現只是結果,而不是糜爛的原因。2.宮頸糜爛的修復過程宮頸糜爛的愈合過程一般分為2種形式,一種為糜爛面附近的鱗狀上皮向覆蓋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下生長,逐漸將柱狀上皮推移,最后完全替代柱狀上皮覆蓋整個糜爛面,這是由鱗狀上皮直接覆蓋的形式;另一種形式為間接替代,正常情況下,在柱狀上皮下存在著一種較少的圓形細胞,稱為儲備細胞,這種細胞具有一定的增生和分化能力。這些儲備細胞不斷增生、分化為鱗狀上皮細胞,代替柱狀上皮細胞覆蓋整個糜爛面,使糜爛面重新被鱗狀上皮覆蓋而愈合。在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往往呈片狀散在分布,或呈條索狀走行于糜爛面中。由于這種新生的鱗狀上皮生于有炎癥改變的組織之上,所以極易脫落。一旦遭受刺激,又重新出現糜爛,這種修復與脫落的反復出現,是糜爛不易痊愈的原因。在宮頸糜爛的愈合過程中,鱗狀上皮不僅可代替糜爛面的柱狀上皮,也可沿著腺管向下伸延,使凹陷的腺體及增生的腺樣間隙同樣由復層上皮所代替,這種腺上皮的復層化與表皮化通稱之為鱗狀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化生在慢性宮頸炎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據統計,鱗狀上皮化生發生率可高達70%--80%。化生的鱗狀上皮不管在排列上或是在形態結構上,均屬正常范圍,是糜爛修復過程中的一種現象,不屬癌前病變,也沒有形成癌的傾向,故不應與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相混淆。3.宮頸糜爛的分度輕度糜爛(Ⅰ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3以內。中度糜爛(Ⅱ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3--1/2。重度糜爛(Ⅲ度):糜爛面占整個宮頸表面的1/2以上。4.宮頸糜爛的臨床表現(1)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宮頸糜爛的主要癥狀,有的甚至是唯一癥狀。由于病原體的不同,以及糜爛的范圍及程度的差異,白帶的性狀也有所不同。如主要是柱狀上皮增生引起的糜爛,炎癥感染不明顯,白帶則主要為透明粘液;如宮頸糜爛伴有明顯的炎癥感染,白帶則呈黃色膿性、粘稠狀。糜爛面積較小或為病變累及較淺的單純性糜爛,白帶量可能較少;如果病變累及較深、面積較大的重度糜爛,則白帶量較多,偶爾也可能帶少量血絲或血液,個別患者有時也可能主訴有接觸性出血。(2)疼痛:宮頸糜爛出現疼痛癥狀者比較少見,當病原體累及范圍較深時,炎癥自宮頸出沿子宮骶骨韌帶播散,或沿闊韌帶蔓延,可引起慢性宮旁結締組織炎,出現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墜痛及痛經。如炎癥波及到主韌帶,可出現性交痛,影響性生活。當婦科檢查時如觸及宮頸,患者即感腰骶部或髂窩部疼痛,此種疼痛多在月經、性交或婦科檢查后加重。(3)膀胱癥狀:宮頸的炎癥可經淋巴途徑播散或直接蔓延至膀胱周圍結締組織,甚至達膀胱三角區,從而刺激膀胱出現尿頻、尿痛癥狀,有時也可繼發尿路感染。5.宮頸糜爛的陰道鏡檢查由于宮頸糜爛的程度不同,以及宮頸糜爛始終存在著病灶的擴展和修復互相交替的病理改變,所以在陰道鏡檢查時可見到各種不同的陰道鏡圖像。‘典型的宮頸假性糜爛表面被覆柱狀上皮,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分界線,未涂3%醋酸前陰道鏡下可見紅色細小的顆粒狀突起,涂3%醋酸后,糜爛面的柱狀上皮水腫、變白,數秒鐘后可見到成簇的“葡萄串”樣圖像,每個小葡萄界線清晰,半透明狀。如柱狀上皮增生比較活躍,則在葡萄的表面出現螺旋狀血管或血管袢。周圍的鱗狀上皮涂3%醋酸后無明顯變化,但其和柱狀上皮的邊緣變白,呈現出一條白色分界線。真性糜爛或單純性糜爛,由于其表面無柱狀上皮或僅有一薄層柱狀上皮,故涂3%醋酸后見不到典型的“葡萄串”,僅可見到一潮紅區,有時伴有一些分支良好的增生血管,看不到明顯的白色鱗柱分界線。乳頭型糜爛由于間質增生,形成許多較深的間隙,陰道鏡下可見一些不規則的隆起或凹陷,也有一些凹陷呈腦回樣排列。處于修復階段的宮頸糜爛,常見到從鱗狀上皮區向糜爛面伸出多條新生鱗狀上皮條索,這些新生的鱗狀上皮非常菲薄,粉白色半透明狀。這些鱗狀上皮互相融合覆蓋糜爛面,有時在新生的鱗狀上皮區殘留一些未被覆蓋的柱狀上皮,即形成所謂的柱狀上皮島。在鱗狀上皮區很容易看到腺體開口,這些開口呈圓形或橢圓形,口內充滿透明粘液。在宮頸炎修復過程中如這些腺體開口被閉塞,粘液潴留形成腺體囊腫。腺體囊腫表面呈穹形隆起,內容物為淡黃色或青白色粘液,表面可見樹枝狀血管。有些腺體囊腫四周有放射狀血管分布。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也是慢性宮頸炎常見的一種表現,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同時發生。前者是指宮頸體積的增大,后者是由于種種原因造成腺體開口的閉鎖,腺體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囊腫。引起宮頸肥大的原因是: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宮頸組織發生充血、水腫,宮頸腺體及間質增生,腺管受周圍增生組織的擠壓,使腺體產生的粘液難以排出,而形成潴留囊腫,較表淺的腺體囊腫向宮頸表面突出,很容易觀察到,而深部的腺體囊腫常導致宮頸呈不同程度的增粗、變大,一般習慣稱之為宮頸肥大。深部腺體囊腫肉眼觀察難以發現,但做B超檢查時可見到宮頸肌壁間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液性暗區。肥大的宮頸表面由于損傷或炎癥刺激也可以出現鱗狀上皮脫落、柱狀上皮增生而形成糜爛。當炎癥經過治療后,宮頸局部充血水腫消退,宮頸表面重新被鱗狀上皮覆蓋,又恢復為光滑狀。但是,增生的結締組織并不消退,依然存在,故宮頸仍維持其肥大的外觀,有時甚至可增大1--2倍以上。宮頸肥大和腺體囊腫的主要臨床癥狀為白帶增多。另外,由于結締組織增生及炎癥沿宮頸旁或經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故患者經常主訴有腰骶部疼痛或會陰部墜脹感,這是宮頸肥大比較突出的2個癥狀。宮頸肥大的陰道鏡所見:宮頸明顯增大,由于局部慢性炎癥刺激引起宮頸瘀血,宮頸表面呈青灰色,鱗狀上皮較厚,在鱗柱交界區可見數量不等的青白色或淡黃色潴留囊腫,囊腫表面可見分支血管,囊內容物為膠凍樣粘液。宮頸表面可呈光滑狀或糜爛狀,糜爛面涂3%醋酸后呈“葡萄串”改變。鱗狀上皮區有時可見到粗大血管,分支較差。你不要著急,婦科病是很常見的,網上的資料是關于某種疾病的全部介紹。但是涉及到每個人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地方,不是每個人的癥狀都相同的,治療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您一定要相信醫生積極配合治療,治愈后你就可以孕育一個可愛的寶寶了。
熱心網友
這個病雖然比較難治愈,但是你還是早期,所以不要擔心,只要積極配合醫生,肯定可以治愈的。病因 發生于急性官頸炎之后,或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發生。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其次是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原蟲中有滴蟲和呵米巴。特殊情況下為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所引起。本病的病理變化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體轟腫和官頸內膜炎。 癥狀...
熱心網友
這個病雖然比較難治愈,但是你還是早期,所以不要擔心,只要積極配合醫生,肯定可以治愈的。病因 發生于急性官頸炎之后,或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發生。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其次是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原蟲中有滴蟲和呵米巴。特殊情況下為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所引起。本病的病理變化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體轟腫和官頸內膜炎。 癥狀 主要癥狀是白帶增多。由于病原菌的不同,白帶的顏色、量也有所不同。白帶可為粘稠的或胺性的,有時可帶有血絲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觸性出血。下腹或腰瓶卵經常出現疼痛,盆腔部可發生下墜痛或痛經,常于月經期、排便或性交時加重。此外,可出現月經不調和不孕。 診斷 宮頸糜爛是子官炎最常見的病變,其糜爛面積大小可為三度:輕度,糜爛面積小于整個官頸面積的1/3;中度,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重度,指糜爛面積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根據靡爛的深淺度,可分為單純型、顆粒型和乳突型三型。子宮頸糜爛與早期子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須作宮頸刮片檢查,必要時作活檢以確定診斷。 治療 治療前常規先作宮頸刮片,以排除早期宮頸癌。治療原則以局部治療為主。 治療方法: 1 物理療法:a電熨,治療時間應在月經干凈后3~7天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癥時禁用; b.冷凍療法,采用快速低溫,其溫度為—196c,與冷凍接觸的組織快速降至—40~—45c。 C.激光治療,采用激光使糜爛組織炭化結韌,癥脫落后創而為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 2 藥物治療:上藥之前,需清洗陰道,常用的方法有陰道抹洗、陰道沖洗或稱陰道灌洗。陰道洗凈的藥可用潔爾陰、1/2000的新潔爾滅或1/5000的高錳酸鉀液。上陰道藥有:氯可片,每晚一次,每次1粒,10天為一療程;洗必泰栓,每晚一次,每次1粒,7天為一療程;膚疾散,每天上一次,10天為一療程。 3 手術治療:a.官頸息肉行摘除術;常規送病理檢查; b宮頸炎治療效果不顯著或無效者,可行宮頸雛行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