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從艦船航程、生存能力、作戰效能、補給能力來看,我國各種艦艇的有效作戰距離各不相同:1、093、094核潛艇有效作戰半徑最大,航程無限,由于相對于西方潛艇載員較多,導致艇員生活環境下降,無海外補給,實戰能力約8000——10000千米。2、漢級攻擊核潛艇和夏級戰略核潛艇,無限航程,由于艇員生存空間較小,噪音高,隱蔽性降低,有效作戰距離3000——5000千米。3、052B/C型驅逐艦有一定生存能力和防空能力,由于受航程和補給限制3000千米。4、新型護衛艦和052其它型驅逐艦、基洛級和元級潛艇、SU27T SU30戰斗機有效作戰距離2000千米。新護及052舊型受續航和防空等限制;基洛和元級潛艇生存能力較強,受到續航和艇體較小影響艇員生活,適航性差的限制;蘇制戰機主要受航程限制無疑。5、殲十飛機和明級潛艇宋級潛艇有效作戰距離1000——1500千米。6、其它飛機艦船多在500千米左右和500千米以內。 也就是說,我海軍有效作戰距離10000千米以內,能形成海空一體化有效作戰距離2000千米。
熱心網友
我也覺得要突破第一島鏈有困難,防守是另外一回事。我國海軍還沒有遠洋作戰的能力。原因很簡單,大家看看領導人的性格就曉得了。
熱心網友
以目前我軍裝備的水平,不足以突破第一島鏈!我軍裝備主戰艦艇噸位小自持能力差,無區域防空能力!在戰爭條件下,無法走的更遠!不過隨著我軍現代化進程,我想在不遠的將來,我軍會走的更遠!
熱心網友
中國海軍的主力作戰艦是一系列的驅逐艦,這些軍艦的噸位一般在6000噸左右,且運輸艦噸位亦不足,紡空能力也不足,遠洋作戰能力不足。但可看出中國海軍還是有進步的。我們已經由兩年前的沿海防御轉向近海防御,將防御范圍擴大到200海里以外,將臺灣東部沿海納入艦隊攻擊范圍內,只可惜沒有巡洋艦級的,否則就可封鎖臺灣了。另外中國的常規潛艇如基洛級,元級,未到貨的柴電潛艇靜音效果好,具有一定的遠洋作戰能力,可以深入太平洋。但我們得考慮美日的大噸位潛艇的威脅——在大陸架它奈何不了你,但在深海就不一樣了。核潛艇另當別論。 總之,有167,170等一系列先進驅逐艦,有78架su30戰斗機,4艘基洛級,及數目不祥的元級潛艇, 中國的最遠作戰范圍應達到第一島鏈,也就是500海里,再往前就太危險了!
熱心網友
中國海軍全球隨便溜達
熱心網友
我國海軍已經進行過了環球航行,難道這還不算遠嗎?因為問題是出海作戰最遠離本土多遠,這足以證明中國的艦隊可以到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作戰。但到達后的一些后果就不用說了。我只是在針對提問者的問題回答。
熱心網友
500公里
熱心網友
領海有多少就多少
熱心網友
只能控制1000KM的領海范圍!
熱心網友
應該是沖不出第一島鏈的。。。
熱心網友
第一島鏈以內
熱心網友
大規模海戰可到第一島鏈附近大打一場,單艦單艇(潛艇)可突破第二島鏈北到日本、俄羅斯、東可到美國西海岸、南可到澳大利亞、西可到印度洋地區各國進行作戰行動。
熱心網友
我們的海軍能走出多遠,目前主要的還是一種象征意義。我國奉行積極的和平和防御政策,以臺海和南海為主存在著對我國主權的威脅,這是我海軍必須面對的課題。以目前的軍力,我海軍同時要控制臺海和南海,在大型艦艇[潛艇除外]的數量上和技術水平上受到一定的制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彌補。
熱心網友
任何距離!! 主要看什么使命了!
熱心網友
可以繞地球一圈開回中國
熱心網友
根據我海軍的作戰任務:北海艦隊:……最遠到極圈南海艦隊:日本海東海艦隊:不詳1支隊:絕密(針對俄羅斯)2支隊:絕密(日本,韓國,朝鮮)3支隊:絕密(太平洋)4支隊:絕密(美)據說還有5支隊,好像買的雷達還沒有到位。
熱心網友
只能控制500KM的領海范圍.
熱心網友
我國目前的主力戰艦驅逐艦,旅滬、旅海、現代等級別的驅逐艦,續航力一般都在5000-8000海里之間,其作戰半徑就可折合為2500-4000海里,但是要考慮到航速、奔襲目的、伴行艦種類(補給艦、潛艇等)等因素,作戰半徑可能會與以上數據相差很多。
熱心網友
要看針對哪個國家了,對手的強大程度不一樣嘛!要是針對南中國海周邊的小國,可以一直打到他們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