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今年56歲,12月初進行了搭橋手術,搭了兩根橋。術后在醫院恢復了兩周后出院。但出院后身體虛弱、精神很差、疲勞乏力、食欲差,且傍有咳嗽。咳嗽后開胸刀口處感覺很疼。且四肢血脈不通暢,雙手發麻,手角冰涼。感覺未達到術前的期望目標。想問一下,這種情況是否正常,是否搭橋病人都有該情況。一般要多久才能恢復?還有用什么方式來幫助病人的恢復?謝謝!
熱心網友
如果心絞痛的癥狀已經消失,說明手術是有效的。術后身體虛弱是常有的事。建議你看中醫,辯證施治,應用補氣安神,健脾和胃的中藥調理數日,你的癥狀即可減輕。
熱心網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6日在紐約的一家醫院成功地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媒體的連續報道使冠心病和搭橋手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記者從北京安貞醫院了解到,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目前已成為西方國家的第一號殺手,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生率也相當高,而且有逐步增高的趨勢。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當今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北京的多家醫院近年來廣泛開展了冠脈搭橋手術,并積累...
熱心網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6日在紐約的一家醫院成功地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媒體的連續報道使冠心病和搭橋手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記者從北京安貞醫院了解到,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目前已成為西方國家的第一號殺手,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生率也相當高,而且有逐步增高的趨勢。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當今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北京的多家醫院近年來廣泛開展了冠脈搭橋手術,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大多數人對此手術并不十分了解,對手術存有或多或少的畏懼心理。安貞醫院心外科專家黃方炯說,除去麻醉、體外循環等術前準備時間,醫生搭一個“橋”只需要6—7分鐘時間。許多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幾天便能上下樓梯。若恢復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60%—70%的患者術后能保持十年的血管暢通。當然,他們同時更要注意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 ■冠心病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據黃醫生介紹,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使心臟的血液供應減少,因此,冠心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當冠狀動脈管腔狹窄超過50%-70%時,導致心肌供血不全,才出現明顯癥狀:包括心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顫動和心臟驟停(猝死)。 心外科專家臨床發現,冠心病患者的飲食習慣是愛吃大魚大肉、油炸食品,不愛吃粗糧蔬菜;口重、愛吃咸菜、炒菜猛放醬油;愛喝酒、吸煙及喝甜飲料。 醫生建議,主食米面之外,適當搭配雜糧及豆類。瘦肉(包括雞、魚)每日2-3兩,不吃或少吃肥肉,少吃動物內臟,但也不要絕對化,不時吃點肝還是有益的。做菜要用植物油,不用或少用動物油。青菜水果多吃有益,西紅柿可以天天吃,但不要加太多糖,還有豆制品、花生米、核桃仁等也可常吃。 少鹽:雖然鹽是每天不可少的,但如吃得過量則鈉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的一個危險因素。成人日攝入食鹽5-6克就可保持正常需要。目前北京人日均食鹽量在12克左右,所以大體上減半為好。雖然這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發病因素,但鹽過量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市場上售的低鈉鹽是值得提倡的。 控酒:喝酒過量有害,酒的熱量高,烈酒不可常喝,黃酒、葡萄酒也要有節制地喝。 飲料:最方便有益的飲料是白開水和茶,含糖多的飲料不可多喝。 ■嚴重冠心病患者需要進行搭橋手術 安貞醫院的心外科專家顧承雄介紹,冠心病病情輕時僅在劇烈活動后出現心前區發悶,左臂或上腹部陣發性疼痛,即心絞痛。嚴重時就連吃飯、穿衣等輕微活動也受到限制,還可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一般來說,冠狀動脈管狹窄低于50%時,對血流的影響不大,狹窄達到75%時就會明顯影響血流的通暢而產生心絞痛。因此,凡是單支冠狀動脈狹窄達75%或兩支以上狹窄大于50%時,均需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許多接受過冠脈成形治療并在冠狀動脈內安裝支架的病人(俗稱PTCA),一旦再發生心絞痛也需及時行搭橋手術。這樣不但可以消除心絞痛, 使病人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體大隱靜脈或其他血管,在主動脈和冠狀動脈堵塞病變的遠端之間做一主動脈與冠狀動脈的搭橋,從而使主動脈的血液通過移植的血管供應到冠狀動脈的遠端,以恢復相應心肌的血液供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解除心絞痛等癥狀。簡單地說,就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達遠端,利用的是自身的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橈動脈、腹壁下動脈等。用大隱靜脈搭橋手術損傷小些,相對簡單,但遠期效果比動脈搭橋差,適用于年齡大的病人。而用動脈搭橋損傷大,技術要求高,手術相對難一些,但遠期效果較大隱靜脈好,適用于年輕病人。 一般情況下,80歲以上的老人可單獨使用大隱靜脈搭橋,55歲以上可考慮全用動脈搭橋,其他年齡可用一根乳內動脈加大隱靜脈。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需要2-3小時,簡單的病例也可不用體外循環。 ■冠脈搭橋手術效果立竿見影 顧大夫說,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一種非常復雜、病人損傷大的高難度手術。手術前必須做冠狀動脈、左心室和乳內動脈造影檢查,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程度,據此決定搭橋的數目和準確的位置。同時,還需要做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血生化;肺、肝、腎功能及大小便常規等檢查,了解全身各臟器的功能狀況。手術前要嚴格控制感染,病人要練習腹式呼吸,停止使用阿司匹林等藥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這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產生心肌梗死而增加手術危險性。 三十年的冠脈搭橋史已證實其對緩解心絞痛癥狀的有效性,用“立竿見影”來形容術后效果是最為恰當的。許多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幾天便能上下樓梯。若恢復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術后1-2個月一般能勝任輕便工作。3-4個月后基本能復原。目前安貞醫院已成功完成800多例這樣的手術,成功率達98%。 影響術后恢復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術前的心功能狀況。冠心病患者只要有心絞痛癥狀就應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因廣泛心肌梗死、太多的心肌細胞壞死給手術后的恢復帶來困難。 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是心臟上搭的橋能挺多少年?一般認為,用靜脈搭橋,其10年的通暢率約為60%-70%。而用動脈橋的遠期通暢率會更好,但由于人體的動脈有限,而且有些動脈材料容易痙攣或者管腔太細,甚至動脈本身也有病變或狹窄,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采用動脈搭橋。 ■“橋”需要時刻保護,術后第一次運動要格外小心 兩位專家提醒患者,冠狀動脈搭橋術后若不注意飲食結構的改善、不注意生活習慣調整、不注意長期合理用藥,所搭的“橋”時刻會面臨再堵的危險。術后早期以及后續恢復期應適當活動,這對于全身體力的恢復以及“橋”的通暢都是有益的。術后長期合理用藥對保證“橋”的通暢至關重要。 術后應保持平穩的血壓,血壓過高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而血壓偏低又妨礙橋內血液的通暢。若沒有抗凝禁忌,應盡可能延長服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的時間。一般認為至少要服一年,這樣可不同程度地防止“橋”內血栓形成,從而防止“橋”的堵塞。 專家強調,搭橋手術后患者第一次從事體育運動時必須測量脈搏,運動要嚴格按運動處方進行,既不“保守”也不“激進”。同時,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活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避免運動突然開始或突然停止。如果在運動中出現胸悶、胸痛、憋氣、頭暈、心跳加快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并及時到醫院就診。患者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出現心絞痛癥狀時可及時使用。飯前飯后不要立即運動。陰雨天、悶熱或寒冷天氣時,應減少活動量或暫停活動。運動后應休息20分鐘后進行溫水淋浴。 專家特別提醒,體育運動不能完全取代藥物治療,除了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外,不能自行變更心臟病藥物的使用劑量或方法。當然,保證情緒的穩定也很重要。 另外,“橋”的通暢性尚需監測,患者術后應定期到醫院復查,如做心電圖、同位素甚至于冠狀動脈造影,以便盡早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總之,“橋”的通暢性同患者自己的精心、用心和大夫的關心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