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群因素質低而造成許多混亂,例如,行無準則,隨意性特強,不能一視同仁,處理問題無固定章程,從領導到群眾為數居多。俗話說:眾者興寡者怪,現實生活中素質高雅的倒象一個神經病。這種被顛倒了的道德觀念如何才能正過來呢?我想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事事處處為生存環境多著一點想,能為別人付出一點點,能為大局想一想,能為今后想一想。
熱心網友
集中全民族的力量,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
熱心網友
發展經濟,全社會開展教育宣傳工作。
熱心網友
我認為,提高國民素質應該抓教育。但是又不僅僅對青少年,還應該注意青少年的父母。也許有人認為我說的不對,但是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做了一件好事,例如把撿到的錢包還給失主,但是你的父親或母親因為你沒有把錢拿回家而罵你傻。不要笑這也許沒有在你身上發生過,但是在大部分人身上發生過。所以,我認為教育不應該只從學生身上抓,而也要注意學生家長起的重要作用。
熱心網友
你提的問題太大了,我簡單說幾句吧。民族素質有其自然性和社會性。自然性包括人的本能需求和生理基礎,這是人的本能素質和身體素質。社會性又包括人的意識、行為活動、思維智能、個體心理,構成了人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人在社會生活的作用下,反映出人的社會屬性,并孕育著人的社會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最核心、最活躍的成份。民族素質又有其歷史性和現實性。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產物,又給現實以巨大的影響,所以它有著歷史的聯系。個人素質的總和構成了一個民族的素質,任何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素質,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凝結了自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與我們每一代人在每一特定的具體的時間內對其理解、改變、創造所不可分割的。民族素質是一種過去與現在不斷交融匯合的過程,也是一種綿綿不斷,不生不息的永恒的過程。因此,任何簡單的肯定和否定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傳統和文化道德等,都無益于民族素質的提高,全盤繼承和全盤拋棄都與現實不符。重要的在于對傳統素質進行認真的剖析,將其傳統素質中的美德加以繼承、發揚、光大,并注以新的生命力,從而鑄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素質中的基石,用中華民族的優秀素質去影響和教育全體公民,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 其內容是極其豐富的,這里就不細說了,總之,采取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等形式和手段,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養和法治觀念,是核心和根本。
熱心網友
集中全民族的力量,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
熱心網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熱心網友
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