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今年6歲,上課及做功課時精力總時不集中,做任何事只能精力集中3-5分鐘的時間,現在讀一年級,身高1米2。
熱心網友
有幾種可能:甜食綜合征,又叫“兒童嗜糖性精神煩躁征”,表現為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等,這種病癥直接影響著小兒的生長發育、生活和學習。兒童易得甜食綜合征,主要是孩子生來愛吃甜的東西,加上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家長的寵愛,孩子每天攝入糖分過多,影響食欲,造成維生素B1的食物供應不足,最終影響葡萄糖的氧化,產生較多的氧化不全的中產物,如責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這類物質在腦組織中蓄...
熱心網友
有幾種可能:甜食綜合征,又叫“兒童嗜糖性精神煩躁征”,表現為精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好發脾氣等,這種病癥直接影響著小兒的生長發育、生活和學習。兒童易得甜食綜合征,主要是孩子生來愛吃甜的東西,加上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家長的寵愛,孩子每天攝入糖分過多,影響食欲,造成維生素B1的食物供應不足,最終影響葡萄糖的氧化,產生較多的氧化不全的中產物,如責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這類物質在腦組織中蓄積,就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發生精神煩躁,引起病癥。醫學專家提醒,預防兒童甜食綜合征,要從嬰幼兒抓起,適時控制孩子吃糖,不能讓孩子養成偏愛甜食的習慣,做到吃飯前后、睡前不吃甜食,每天進食糖量不超過每千克體重0.5克糖。平時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糙米、豆類、蘋果、動物肝臟、瘦肉之類。不過,如果孩子已患有甜食綜合征,也不要過于緊張,只要控制甜食攝入量,癥狀便很快消失,對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不會留下永久性影響。孩子為什么精力不集中 ?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愛瑞斯首先發現了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癥候群。愛瑞斯認為這并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需要進行心理訓練來加以矯正。經過科學家的大量臨床心理研究發現,相當數量的兒童出現的上述問題是由于大腦對身體感覺統合的障礙。因為人體各部分器官都是通過與外界接觸,向大腦傳遞感覺信息,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有效組織,指揮人完成各項活動。當這一系統由于生長發育障礙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運轉時,就會出現上述行為問題。
熱心網友
是卻鋅和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