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每月我最怕那天來每次經期都難受死。經量多有血塊三天后少了人也舒服了請問正常么?有什么辦法止痛我都吃止痛藥我知道不可以吃但沒辦法。
熱心網友
痛經治療小訣竅 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行經前后出現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脹、乳房脹痛等的全身癥狀,尤以青年女性多見。痛經具有周期性,癥狀發生時,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給她們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帶來較大痛苦。 現介紹幾種治療痛經的簡易法,不妨一試: 一、按摩法 (一)摩腹:仰臥或坐姿,解開衣褲,手掌搓熱、重疊,掌心貼臍部,順時針方向摩100次,動作要輕柔...
熱心網友
痛經治療小訣竅 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行經前后出現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脹、乳房脹痛等的全身癥狀,尤以青年女性多見。痛經具有周期性,癥狀發生時,嚴重影響女性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給她們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帶來較大痛苦。 現介紹幾種治療痛經的簡易法,不妨一試: 一、按摩法 (一)摩腹:仰臥或坐姿,解開衣褲,手掌搓熱、重疊,掌心貼臍部,順時針方向摩100次,動作要輕柔迅速。 (二)擦小腹:兩手掌貼肚旁,做上下往返擦動,發熱為止。 (三)搓腰骶:兩手掌根緊按腰部,從腰至骶部上下搓動50次。 (四)擦肋:手搓熱,緊貼胸肋部做前后往返運動50次,動作要求快速有勁。 (五)點穴:以食指指腹點按合谷穴(位于手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緣中點)、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后緣)。各點按一分鐘,達到有酸、麻、重、脹時療效較好。 (六)推下肢:右手掌推拿左下肢內側,從上到下做螺旋形20次。再換左手同上法推右下肢。 以上按摩法既可按序連貫起來做,亦可單獨做其中的幾項。在冬季可在被窩里做,夏季洗澡后進行,每日1~2次,經期停做。只要堅持數月,就可取得滿意效果。 二、外治法 酒精塞耳:用75%酒精棉球塞進耳內,再用滴瓶沿耳廓壁灌進酒精2毫升。酒精易滲透刺激耳部末梢神經,可起止痛效果。 麝香止痛膏:在經前作痛,腹痛拒按的實痛者于月經前開始貼;有月經中、后期隱隱作痛,喜按喜熱的虛痛者可在行經時貼。在疼痛部位及尾骶部各貼一張膏藥,24小時后另換一張,一般連貼3天可見效。 三、運動療法 方法一:1.側對墻壁,左前臂和手掌輕輕地扶在墻上;2.身體離墻約有一前臂的距離,不要倚靠在墻上;3.右手扶在髖側,肩和上臂與墻壁保持直角;4.在伸展腰部的同時,用扶在髖側部的手,幫助腰向斜前方充分伸展,并使髖部觸到墻壁,動作一定要慢,然后再將觸到墻壁的髖部慢慢收回原位,兩側各做3次。 方法二:1.兩手及前臂輕輕扶在墻上,但不要倚靠在墻上;2.伸展背肌,骨盆對著墻壁,身體離墻約為一前臂的距離,兩腿并攏站立;3.腰部向前彎屈,使骨盆觸及墻壁,然后收回原位,做3次。 四、食療法 (一)經前腹痛,多為實痛,月經干凈,痛即消失。故飲食宜選有行氣活血作用的食物,以疏通氣血為主,使經血暢行,腹痛減輕。如赤砂糖、山楂等,烹飪時用少量胡椒、茴香調味也可起止痛作用。 (二)經后腹痛多屬虛癥,飲食應選富于營養的食品,特別是具有溫氣補血的食物,如羊肉粥、姜湯等,少量飲縮砂仁酒,能散寒行氣,有終止腹痛之效。 (三)忌食:行經前后勿吃生、冷食物,醋及螃蟹、田螺等寒涼食品。痛經時服用止痛藥有害 一項針對14-25歲的年輕女性所作的調查顯示,該年齡階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受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的為痛經。 恐懼加重痛經的發作 調查中還發現,很多女孩在每次來月經時服用止痛藥。為此,婦科專家、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邵教授告誡,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據邵教授介紹,調查中不少女孩都屬于原發性痛經,一般從初潮后開始,幾乎每月都有,使許多女孩都有一種恐懼感,更加重了痛經的發作,甚至產生惡性循環。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可喝些生姜紅糖茶以緩解 為此,專家們認為,家長應讓孩子多學習生理衛生知識,消除經前恐懼心理。個人也要注意經期衛生,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的話,可用熱水袋熱敷或喝些生姜紅糖茶、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若一直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以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治療痛經的簡驗方 少女月經期間的輕度腰酸腹脹、乳房不適、情緒不安等,一般屬于正常生理現象。但也有一些人,每逢經前經后或行經期間,均發生難以忍受的下腹部陣陣疼痛,經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醫學上稱為原發性或功能性痛經。 中醫認為痛經的原因,以虛寒、氣滯、瘀阻、風寒較多見,最簡單的喝姜糖水方法(用紅糖、生姜、山楂各15克,水煎代茶飲),對痛經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還有一些簡易的方法,可供酌情選用: 1、點穴法 以食指指腹點按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上三寸脛骨后緣),各點按1分鐘,有酸、麻、重、脹感時效果較好。也可在地機穴(位于小腿內側,膝下五寸脛骨后緣處)周圍捫按,尋找最敏感點,用拇指的指腹由輕及重地按壓敏感點,以能忍受為度。持續按壓1分鐘,疼痛會很快緩解或消失。按壓后局部可產生酸脹痛感,或向會陰及小腹部放射。點穴法可于經前數日及月經期間進行,每日1~2次。 2、貼膏藥法 用麝香止痛膏,經前作痛、腹痛拒按者于經前開始貼;在月經中后期隱隱作痛、喜按喜熱者在行經時貼。在疼痛部位及尾骶部各貼1張,1天換1次,一般連貼3天可見效。 3、熨臍法 用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元胡各15克,共研極細末,用黃酒適量,炒熱,納入紗布袋中,在溫度適宜時,置臍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藥冷卻后,可再炒熱熨敷,直至痛經消失為止。適宜于寒濕凝滯的經行腹痛,癥見腹痛喜按喜暖、經水色暗、四肢不溫等使用。 原發性痛經往往至生育后會自動緩解或消失。作為家長、老師,應注意糾正一些女孩認為來月經是“倒霉”的錯誤觀念,多給孩子關愛及呵護。患痛經的少女精神也不必緊張,只要加強自我保健,包括補充營養、保證睡眠充足,生活規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勞,防止受寒、受潮,忌食生冷食物等,加上適當的醫療措施,大多疼痛是可以控制或減輕的。 小驗方1:金蕎麥根50克(鮮品70克,效果更佳)。于月經來潮前3-5天煎服,每劑煎約500毫升,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2劑。2個月經周期為一個療程。適用于原發性痛經。 小驗方2:制香附、當歸各15克,元胡10克,肉桂6克。在月經來前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也可研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1日3次,連服數日。經期忌食生冷、避免精神刺激。
熱心網友
痛經與哪些因素有關? 據流行病學調查,與痛經有關的因素有以下六點: 1.月經初潮:有關研究顯示,月經初潮年齡的大小與原發痛經有明顯的相關性。初潮年齡偏小者痛經發生率較高,同時痛經表現的程度也更為嚴重。 2.與經期過度勞累、緊張、寒冷及過敏體質有關。 3.在經期、孕期、產褥期對生殖器的衛生重視不夠;過早開始性生活;有很多性伴侶引起炎癥。 4.人工...
熱心網友
痛經與哪些因素有關? 據流行病學調查,與痛經有關的因素有以下六點: 1.月經初潮:有關研究顯示,月經初潮年齡的大小與原發痛經有明顯的相關性。初潮年齡偏小者痛經發生率較高,同時痛經表現的程度也更為嚴重。 2.與經期過度勞累、緊張、寒冷及過敏體質有關。 3.在經期、孕期、產褥期對生殖器的衛生重視不夠;過早開始性生活;有很多性伴侶引起炎癥。 4.人工流產手術在兩次以上或宮腔操作,引起粘連炎癥。 5.子宮內安放了避孕環,子宮內膜組織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導致痛經加重。 6.女性吸煙可引起痛經,而且痛經程度常隨吸煙量的增加而增加,因為吸煙常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導致缺血產生疼痛。 服用止痛藥能緩解痛經嗎? 對大多數婦女來說,用止痛藥來緩解痛經是比較方便的。止痛藥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元胡止痛丸及撲熱息痛。當痛經開始時,用牛奶送服藥片,每次一粒。不過,有時候即使吃再多的止痛藥,也不能達到完全止痛的效果。因此,現在有很多婦女采用中醫藥來治療痛經,雖然麻煩些,但效果不錯。 怎樣用藥膳治療痛經? 所謂藥膳,是借助了食物的營養及藥物的治療作用,起到了進食充饑和治療疾病的雙重作用。藥膳治療痛經就是食物與治療痛經的藥物相配,構成佳美的食品或菜肴供病人食用,從而起到治療痛經的作用。 用藥膳治病時應注意幾點:首先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癥型合理選用藥膳;其次要掌握用膳的劑量;再次是根據月經生理特點,分階段合理安排和制作不同的藥膳食用,既體現了中醫治病特點,又能使病人不至于吃一種藥膳,造成乏味和過量為害。痛經是指婦女在行經期間或行經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劇痛難忍,且隨月經周期性發作的一種疾病,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者多見于青年婦女,常隨月經初潮發病;繼發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腫瘤等。通過病史及全身、局部檢查,尋找可能引起痛經的病因后,作如下處理: (一)一般處理 進行必要的衛生常識宣教,消除焦慮、緊張和恐懼,解除精神負擔。及時治療全身慢性疾病。發育不良、體質虛弱者應設法糾正。開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防止受寒,注意經期衛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 為減少前列腺素的釋放,可于經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揚酸0.3g,或甲氯滅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顯效。 (三)針灸治療 痛經發作時,針(或灸)主穴:氣海、合谷、三陰交;配穴:關元、子宮、足三里。先針主穴,強刺激,留針10~15分鐘。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氣海、關元。 (四)性激素治療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經主要發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試服避孕藥Ⅰ或Ⅱ號,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減輕癥狀。也可口服安宮黃體酮5~10mg/日、炔諾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經第5日開始服用,連服20~22天,共3個周期。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年較長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宮發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服用,連服20天,重復三個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宮發育,但應隨訪。 3.孕激素 治療膜性痛經。通過補充孕激素,使與雌激素重新恢復平衡,月經期子宮內膜得以按正常情況以碎片狀剝脫,可減輕子宮因痙攣性收縮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經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黃體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痙 下腹置熱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顛茄合劑,必要時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嗎啡等,以防成癮。 (六)對癥治療 宮頸口小或頸管狹窄病人,試月經前用宮頸擴張器,緩慢地按順序擴至6~7號,使經血暢流,并能減低宮頸口周圍交感神經纖維的感受能力而達到治療痛經的目的。必要時可連續進行2~3周期;子宮后傾后屈者,可試胸膝臥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 為了防治“痛經”,患有此癥的女性們,不妨每晚臨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熱牛奶,這對痛經尤其是原發性痛經,可起到一定的緩解甚至短期消除痛經作用。還有,據有關專家介紹,如果經期疼痛劇烈,也可口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待疼痛緩解后,再每次含服4~6粒,每日2次,對氣滯血淤引起的痛經效果更佳。因為速效救心丸優選活血化淤、芳香開竅之中藥川芎、冰片等制成,可解除月經不調而引起的痙攣性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痛經的自療對原發性痛經效果很好,對繼發性痛經及有婦科器質性病變的人效果則較差,須配合藥物甚至手術治療。同時,在月經期應避免涉水及用冷水洗足或下身;不食生冷之物,保持精神愉快等等。 1、紫丹參為末備用。每服9 g,每日1~2次,陳酒燉熱送服。寒痛加紅糖拌服;熱痛加地骨皮飲送服。活血調經、清熱涼血,用于血瘀性痛經。 2、益母草30 g,焙干存性為末備用。每次9 g,酒煎服,可連用2~3次。活血調經、散瘀,用于血瘀性痛經。 3、大當歸1支,切片。濃煎服,或加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劑。補血、活血、調經,用于血虛性痛經。 4、炒艾葉9 g,加紅糖用開水煎煮數沸后溫服,或用黃酒煎服。溫經散寒止痛,用于寒濕凝滯
熱心網友
我原來也有這毛病,不過我服了一個月的安利后就好了,具體吃法你可以問問有經驗的安利營銷員。好象是吃了點鐵片和鈣片。其后一直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