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不懂,誰能給我講明白我重獎!!!!!!!!!!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同類物質都有共同的性質,即通性酸堿鹽的定義: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堿: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堿鹽:酸根離子與金屬離子的化合物,叫鹽舉例說明:酸: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堿: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4OH(氨水)鹽: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什么是電離?物質容于水(或其他物質)時產生能夠導電的離子,此為電離,酸堿鹽的溶液都能導電,是因為它們電離,陽離子和陰離子能夠導電舉例說明:H2SO4(硫酸),電離后形成H+和SO4(2-)酸堿鹽的通性:酸的通性:有腐蝕性,溶液程酸性,能與活潑金屬,堿,某些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堿的通性:有腐蝕性,溶液程堿性,能與某些金屬,酸,某些鹽和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鹽的通性:有些鹽有微弱的腐蝕性,溶液的酸堿度根據鹽的性質判定,能與某些酸,堿,鹽反應還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應酸堿鹽的讀法:酸:含氧酸的讀法是把氫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氫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無氧酸的讀法是氫某酸 例:HCL,除去氫還剩氯,所以鹽酸可以叫做氫氯酸堿:堿的讀法是氫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氫氧還有鈉,所以叫氫氧化鈉鹽: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讀法 酸式鹽:叫某酸氫某(酸式鹽就是有氫離子的鹽)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氫鈉 堿式鹽:叫某酸氫氧化某(堿式鹽就是有氫氧根離子的鹽) 也可以叫堿式某酸某,羥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堿式碳酸銅,Ca5(OH)(PO4)3叫羥基磷酸鈣下面詳細說明:酸的性質:酸+堿=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H2SO4(酸)+Mg(OH)2(堿)=MgSO4(鹽)+H2O(水)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條件:有氣體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應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HCL(酸)+Na2CO3(鹽)=H2CO3(新酸)+NaCl(新鹽) 但是碳酸不穩定:H2CO3=H2O+CO2↑這樣就有氣體和水生成了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反應條件:金屬是活潑金屬 反應類型:置換例:2HCl(酸)+Fe(活潑金屬)=FeCl2(鹽)+H2↑(氫氣)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H2SO4(酸)+CuO(金屬氧化物)=CuSO4(鹽)+H2O(水)堿的性質:堿+酸-(見酸的性質)堿+鹽=新堿+新鹽 反應條件:堿和鹽必須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Ca(OH)2(堿)+K2CO3(鹽)=CaCO3↓(新鹽)+2KOH(新堿)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應類型:??例:Ca(OH)2(堿)+CO2(非金屬氧化物)=CaCO3(鹽)+H2O(水) 此反應用于鑒別CO2鹽的性質:鹽+酸-(見酸的性質)鹽+堿-(見堿的性質)鹽+鹽=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鹽必須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CuSO4(鹽)+Ba(OH)2(鹽)=Cu(OH)2↓(新鹽)+BaSO4↓(新鹽)這是一個雙沉淀的反應,當然只有一個沉淀也是可以的鹽+某些金屬=新鹽+新金屬 反應條件:鹽能溶于水,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的大(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CuSO4(鹽)+Fe(金屬)=FeSO4(新鹽)+Cu(新金屬)但是有些金屬無法實現此反應,即除鉀鈣鈉以外,因為他們和水就反應了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之后程酸性的物質(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同上類似,水合后是堿性的物質(一般是金屬氧化物)例CaO溶于水后溶液程堿性,故CaO是堿性氧化物 關于酸堿鹽的反應性質,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那么有一個口訣:都溶硝酸鉀鈉銨 即意為:硝酸,鉀,鈉,銨的鹽都是能溶于水的碳酸沒有三價鹽 即意為:一般認為,碳酸鹽中的金屬離子沒有3價的鹽酸除銀汞 即意為:銀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硫酸去鋇鉛 即意為:鋇和鉛的硫酸鹽不溶于水堿溶有五位 。。。。。。。鉀鈉銨鈣鋇 即意為(合上句):一般情況堿只有5個能溶于水:鉀鈉銨鈣鋇離子的鑒別:氯離子:銀鹽(除氯化銀)硫酸根離子:鋇鹽(除硫酸鋇)銨根離子:堿(任意)氫離子:碳酸鹽和澄清石灰水氫氧根離子:銨鹽鐵離子:2價鐵離子是淺綠色,3價是黃色(指溶液)銅離子:2價銅離子是藍色(指溶液)故CaO是堿性氧化物一般多寫,多練,多看,這部分就可以學好。
熱心網友
不用講了,自己上課認真就行了
熱心網友
從組成上無機酸都是H+酸根,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堿都是金屬+OH,如火堿(NaOH)苛性鉀(KOH) 鹽是金屬+酸根,如NaCl,Na2SO4,NaNO3從性質上看,酸有五個通性(和指示劑,金屬,堿性氧化物,堿,鹽反應) 堿有四個通性(指示劑,酸性氧化物,酸,鹽) 鹽有四個通性(金屬,酸,堿,鹽)
熱心網友
樓上的定義有誤根據質子酸堿定義,的確如樓上所說根據路易斯酸堿理論:可以接受電子對的是酸,可以給出電子對的是堿這就是說比如說BF3就是典型的酸,硼有空軌道
熱心網友
酸是電離出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的化合物堿是電離出的陰離子只有氫氧根的化合物鹽好象是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也包括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熱心網友
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熱心網友
參考 酸:硫酸 堿:蘇打鹽:食鹽
熱心網友
這是化學中離子化合物的三種分類.
熱心網友
酸帶H+堿帶OH-鹽都不帶
熱心網友
最簡單的方法是:含氫氧根的是堿;含酸根的是酸;含金屬離子與酸根的是鹽
熱心網友
你那里不懂了,其實多看看課本就會懂的。
熱心網友
上課不聽課的結果,找個老師補補課吧,上幾節課勝過這里萬張嘴!化學認真聽就懂,何況我不聽課也優分!
熱心網友
含H離子的是酸含OH-的是堿除了酸和堿就是鹽
熱心網友
不需要搞得那么復雜吧? 把問題簡單化,簡單化,記得老師以前說過(我都上課睡覺哪種,不對絕對不會是老師的問題阿!) 酸,你就記成能電離出H+的化合物嘛~比如HCL什么的,程酸性,具有酸的特性嘛,能跟活潑金屬反應,堿反應,鹽。。。。 堿,就能電離出OH-的咯,程堿性,能跟非金屬反應,酸,鹽反應 鹽有正鹽和非正鹽之分,具體偶忘了,反正是金屬離子跟酸根堿根離子的化合物。。。。。。。。。
熱心網友
酸、堿、鹽即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又是難點。學好初中化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識記。本章的知識容量大,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是很難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到很容易,但過不幾天,就會亂,沒有頭緒。這是因為知識沒有消化的緣故。要消化,首先是識記。在本章中,首先必須記住的是溶液的顏色。硫酸銅溶液是藍色,氯化銅溶液的顏色是藍綠色,硫酸鐵、氯化鐵溶液的顏色是黃色或棕黃色,硫酸亞鐵溶液的顏色是淺綠色。其次,要記住的是沉淀。可以對照教材后面的附錄(溶解性表)進行記憶,堿的口訣是K,Na,NH4,Ba堿溶,Ca堿微溶,其余全不溶。鹽的口訣是鉀、鈉、銨鹽水中溶,硝酸鹽入水無影蹤,鹽酸鹽記住氯化銀(只有氯化銀不溶),硫酸鋇不(溶)鈣、銀微(溶)。再次,要記住反應規律。本章的知識容量大,死記硬背根本不行,必須從復分解反應的規律入手,進行成分組合,即AB+CD=AD+CB,組合時注意利用化合價檢驗化學式。2、聯系實際。本章的知識幾乎都可以與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溶液導電性時可以聯系濕手摸電器為什么更容易觸電。氧化鐵與鐵釘上的鐵銹反應,可以與進行電焊時前,要用稀硫酸除去鐵銹聯系。3、與全書聯系。本章是全書知識的交匯點,前幾章的知識在本章都有所體現,利用本章進行知識脈絡的整理,更有助于學習。本章的知識重新講一遍是不可能的,但愿對你能有所幫助。。
熱心網友
有些東西是要自己領悟的。但“問”是件好事。不過學習還是找老師面授比較好。
熱心網友
問老師,最實在
熱心網友
酸被定為含有氫離子和酸根,例如,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等等,以下就是酸,(有括號括起來的數字是化學式底下的數字)H(2)SO(4),H(2)CO(3),HNO(3),寫化學式不用加括號,數字比字母要小.堿被定為含有氫氧根,例如,(同上)NaOH,Cu(OH)(2).鹽被定為含有兩種不同的原子團,例如(同上)NaCL,CuSO(4)
熱心網友
你哪不懂???都不懂??你 可以去 K12,看下
熱心網友
你的問題問得也太模糊了騎馬^^^^^^^^^^青草'干草'馬奶……………………自己想想去吧化學其實與此一樣
熱心網友
你是上初三的吧?不要太著急(我上初三時也對酸堿鹽迷糊了好一陣吶,可我現在強項就是化學:]有點自吹自擂的說。。。)一般說 金屬氫氧化物顯堿性 根據酸堿質子理論 這就是堿了 (如NaOH)初中接觸的堿性氣體就只有NH3一般說 非金屬氧化物顯酸性 其水化物通常是含氧酸 (如H2SO4)初中接觸的非含氧酸大概只有HCl H2S不多說了 等你學了元素周期率后不用死記 自己會明白的
熱心網友
首先酸有酸性,堿有堿性,鹽的酸堿性就要看情況了,還有酸式鹽堿式鹽。從跟本上說呢。所謂酸堿性就是溶劑中的H+和OH-的濃度決定的。H+的濃度如果比OH-的濃度大,那么就是酸性,反之就是堿性了。(高中)還有一種說法(好像是路易斯酸的定義)。。對于某一個反應,反應后能得到質子的(H+ 其實就是個質子了)就是對于這個反應的堿,失去質子的就是對于這個反應的酸。。(高中奧賽或大學)
熱心網友
好好看 好好理解
熱心網友
給你一個建議,找一個家教,很快就會弄明白的。
熱心網友
看書,不懂問老師。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熱心網友
去圖書館看書
熱心網友
強烈抗議中國教育體制非常同情中國在校學生
熱心網友
最后有OH-的是堿.......開頭有H+的是酸 但一般看后面有酸根沒~如;CL- .... 鹽嘛~~~金屬單質加酸根是鹽!正鹽看中間有O,H不 有就不是正鹽了~
熱心網友
把沉淀那個表背熟,
熱心網友
簡單地說,酸就是分子放在水里只(記住,是“只”)電離H離子的化合物;堿是分子放在水里只電離OH根離子的化合物,而剩下的化合物(記住,是“化合物”)就是鹽啦!這只是最簡單的回答,只為了一目了然而已啦!其它的請看上面網友的幾篇較長的文章。
熱心網友
都是些化學用品,有的還有很多危險,所以要用的話,請你先學學它們的性質再去用它們!!!
熱心網友
這個問題你的書上就有很詳細的答案,多看看書,你就會弄明白的
熱心網友
路過.
熱心網友
關于酸堿鹽。酸:在水中所電離出的陽離子都是H+的物質叫做酸。如:HCL鹽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此為最最常見的三大強酸。它們在水中完全電離: 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通過上述可以發現它們在水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符合定義)注意幾點:1。嚴格的講H2SO4是二元強酸在水中是分兩步電離的,如下:H2SO4 = H+ + HSO4-HSO4- = H+ + SO42-2。請注意上面定義中的"全部"兩字的含義。比如H2SO4和NaHSO4(硫酸氫鈉)都能電離出H+,H2SO4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而NaHSO4是這樣電離的:NaHSO4 = Na+ + H+ + SO42-可見它所電離出的陽離子不全部是H+,還有Na+。所以NaHSO4并不是酸。3。還有很多種酸,如:H2S氫硫酸,H2CO3碳酸,H2SO3亞硫酸,HCN氫氰酸,CH3COOH醋酸,HCOOH甲酸,C6H5OH苯酚,C6H5COOH苯甲酸等等都是弱酸。什么是弱酸呢?簡單的說,在水中不完全電離的酸就是弱酸。由于它們在水中電離出的H+濃度比強酸小,所以酸性較弱。但它們仍然屬于酸,完全符合酸的定義。堿:在溶液中所電離出的陰離子都是OH-的物質叫做堿。如: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Ba(OH)2氫氧化鋇此為中學最最常見的三大強堿。它們在水中完全電離。 NaOH = Na+ + OH- KOH = K+ + OH-Ba(OH)2 =Ba2+ + OH-注意:1。Ba(OH)2是二元強堿。分兩步完全電離。Ba(OH)2 = Ba2+ + 2OH-2。同酸的一樣,注意"全部"兩字的含義。Cu(OH)2CO3 = Cu4+ + 2OH- + CO32-Cu(OH)2CO3叫做堿式碳酸銅又名孔雀石,有堿性。但它不是堿。3。既然有弱酸就有弱堿。常見的如:Fe(OH)3氫氧化鐵,Fe(OH)2氫氧化亞鐵,Cu(OH)2氫氧化銅,AL(OH)3氫氧化鋁,Zn(OH)3氫氧化鋅,NH3*H2O一水合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AL(OH)3和Zn(OH)3既有酸性也有堿性,為兩性氫氧化物,但可以算作弱堿)和弱酸一樣,弱堿在水中也不完全電離。堿性較弱。4。記住一個常見的準強堿Ca(OH)2氫氧化鈣,在水中溶解度適中,由于Ca的金屬性比較強,有時可當強堿用。鹽:在水中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鹽可看做是酸和堿中和后的產物。酸根離子來自于酸,金屬離子來自于堿。酸中的H+和堿中的OH-結合成水。水是極弱的電解質,這是酸和堿容易自發向生成鹽和水方向反應的原因。酸堿中和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學常見的鹽類很多,如:NaNO3硝酸鈉,Na2SO4硫酸鈉,K2CO3碳酸鉀,KCL氯酸鉀,NaCL氯化鈉,Cu(NO3)2硝酸銅,AL2(SO4)3硫酸鋁等等。(以下省略無數。。。)注意:1。鹽在水中不一定都是中性的。因為有的鹽會水解。往往強酸和弱堿反應生成的鹽水解成酸性。強堿和弱酸反應生成的鹽水解成堿性。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的鹽一般不水解。總之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2。鹽的種類很多,應由酸堿中和的角度去考慮鹽類。即某種鹽是由什么樣的酸和堿反應生成的。這樣思考比較有益。3。某些溶解度較小的鹽類屬于沉淀類。比如CaCO3碳酸鈣白色沉淀,Fe(OH)3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Fe(OH)2白色絮狀沉淀,AgCL氯化銀,BaSO4硫酸鋇和BaCO3碳酸鋇白色沉淀等。最后關于復分解反應:在溶液中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大多是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而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溶液中能電離出離子。因此,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實際上是電解質在溶液中發生的離子間的互換反應。當溶液中存在的某些離子能互相結合而使其濃度迅速減小的話,那么反應就向減小離子濃度的方向進行。用離子方程式能表示復分解反應的實質。例如酸和堿發生的中和反應,其實質就是H+和OH-結合生成了極難電離的水,而使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迅速減小,致使反應瞬時間完成。一般復分解反應都有如下的規律:1。向難電離的方向進行。即生成沉淀或弱電解質的方向進行。如CaCO3,H2O等。2。向生成氣體的方向進行。如CO2,SO2等。滿足以上其一即可發生復分解反應。補充:酸遇石蕊變紅,遇酚酞不變色。堿遇石蕊變藍,遇酚酞變紅。堿性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的化合物叫做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與堿反應生成鹽的化合物叫做酸性氧化物。一般堿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與水反應能生成相應的酸或堿。但也有特例。如SiO2為酸性氧化物。但不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H3PO4,應引起注意。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般的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屬氧化物。給你幾個命題吧。1。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對的。2。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錯的。有些金屬氧化物如Na2O2過氧化鈉,AL2O3三氧化二鋁不是堿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對的。有可能是金屬氧化物。4。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錯的。某些不成鹽氧化物如CO,是非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到此告一段落。我猜上邊都是COPY其它網站的,而以上確為本人原創。一共寫了一個多小時呢。由于本人也僅僅是高三的學生。寫得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見諒。另,如果你是初中生的話,可以有選擇的看,相信你看后定會有所收獲。。
熱心網友
這的問題不是一下就能說清的,你哪里不明白?QQ: 7
熱心網友
1。酸:酸的定義: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在此定義中,注意:① 酸一定是化合物。② 酸電離時所得陽離子只有氫離子。如果物質電離時陽離子除氫離子外還有其他陽離子,則不是酸。 2、堿堿的定義:電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堿。但有些物質電離時所產生的陰離子除OH-外,還有其它陰離子,則不是堿,如Cu2(OH)2CO3,Mg(OH)Cl等。 3、鹽鹽的定義: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包括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鹽。三、酸堿鹽的通性1。酸:(1)酸的分類和命名 (2)酸的通性由于不同的酸的水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氫離子(H+),所以酸都有一些相似的性質。1。酸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的酚酞遇酸不變色。2。酸能跟多種活潑金屬起反應,通常生成鹽和氫氣。3。酸能跟某些金屬氧化物起反應,生成鹽和水。4。酸能跟某些鹽起反應,生成另一種酸和另一種鹽。5。酸跟堿起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三、堿的通性1、堿的命名和分類(1)堿的命名(2)堿的分類(3) 堿的通性在不同的堿的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氫氧根離子(OH-),所以它們都有一些相似的性質。跟指示劑作用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跟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堿能跟酸起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堿能跟某些鹽起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堿。 四、鹽的性質:鹽是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許多種鹽,例如,調味用的食鹽(主要成分NaCl),洗滌用的純堿(Na2CO3),消毒用的高錳酸鉀(KMnO4),等等。 五、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堿性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鈣、氧化鎂等都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一般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是不是都是堿性氧化物?不是!大多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有些金屬氧化物是兩性氧化物;還有很少一部分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概念:凡能跟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和少數金屬氧化物,可見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少數非金屬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數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熱心網友
是問酸堿鹽的定義嗎?書上有呀!所謂酸一般來說(中學水平)是指可以給出質子的,如HCl,H2SO4,CH3COOH,像NH4+其實也是酸。所謂堿就是可以接受質子的,書上說有OH-根的,如NaOH,KOH……其實NH3也是堿。鹽就是像BaSO4這樣由酸根和金屬或非金屬組成的。中學的書有很多是不科學的,日后隨著學習的深入會明白的。
熱心網友
“酸、堿、鹽”疑點十問1。 氯化鈉晶體不能導電,是因為氯化鈉晶體中不存在帶有電荷的微粒,這句話對嗎?不對,因為氯化鈉是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但由于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氯化鈉晶體中的和按一定規則緊密地排列著,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圍內振動,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干燥的氯化鈉不導電是因為其中的帶電微粒(即陰、陽離子)不能自由移動。2。 氯化氫溶于水可電離產生,故氯化氫屬于離子化合物,對嗎?不對,氯化氫是典型的共價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在氯化氫分子中氫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對共用電子對結合在一起,由于氯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于氫原子,所以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偏離氫原子。當氯化氫溶于水時,由于水分子的作用使該共用電子對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當于氯原子完全獲得了一個電子,形成,氫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電子,形成了。類似的例子如硫酸,它屬于共價化合物,但溶于水后可電離產生。3。 酸溶液與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顯酸性,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酸性溶液是顯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氫離子,但陽離子不一定只有氫離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于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除了氫離子外還有鈉離子,所以也表現出酸性,可使石蕊變紅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是酸溶液。4。 只要在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對嗎?不對,因為中和反應是特指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它屬于復分解反應,而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未必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就不是復分解反應,那更談不上中和反應,即使是生成鹽和水的復分解反應也未必是中和反應,如,雖然能生成鹽和水,但由于反應物不是酸與堿,所以不是中和反應。5。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此話對嗎?堿性氧化物是指能與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可以說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不能說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是金屬氧化物但不是堿性氧化物。6。 怎樣保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怎樣檢驗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否變質?固體氫氧化鈉吸濕性特強,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還能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起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氫氧化鈣雖不像氧氧化鈉那樣潮解,但也有吸濕性,同時也容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必須密封保存。不僅固態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需密封保存,而且它們的水溶液由于容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須密封保存。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往往因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變質為碳酸鈉、碳酸鈣,要檢驗它們是否變質,只要加一些稀鹽酸即可,如果有氣體產生表示已變質,否則未變質。7。 結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兩種或多種微粒。那么硫酸銅晶體究竟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判斷純凈物與混合物的依據是看該物質的組成(或構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該物質中所含微粒的種數。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為,即該晶體中微粒與分子之間的個數比是固定的,為1:5,所以硫酸銅晶體中各元素之間的質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銅晶體是純凈物。類似的碳酸鈉晶體也是純凈物。8。 碳酸鈉屬于鹽,為什么其水溶液呈堿性?碳酸鈉溶于水后電離產生,和水分子發生如下反應:,溶液中產生一定量的離子,所以溶液顯堿性,如果給碳酸鈉溶液加熱,可產生更多的,使溶液的堿性更強。9。 為什么硝酸鉀、硝酸鈉、硫酸鋇等物質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物質間發生復分解反應必須滿足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即生成物中必須有水或氣體或沉淀,硝酸鉀是鹽,鹽能與酸、堿、鹽起反應,分別生成新酸、新堿與新鹽,但硝酸鉀與酸、堿、鹽反應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堿是氫氧化鉀,生成的新鹽必定是硝酸鹽或鉀鹽,其中既無氣體也沒有沉淀,而反應又不生成水,不具備復分解反應發生時對生成物的必要條件,同理,硝酸鈉一般也不發生復分解反應。根據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反應物必須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鋇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鋇不可能發生復分解反應。10。 鑒別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時,除了加溶液、溶液外,為什么還要加稀硝酸?以鈉鹽為例說明。在含有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的溶液鑒別反應中,必須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離子的干擾,如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等。例如:鑒別離子。不溶于稀硝酸,而能溶于稀硝酸。離子的鑒定也有類似反應發生。。
熱心網友
你是不是自己預習?應該下學期剛開學學的.我就是去年這時候學的.你得先仔細看課本,有好些內容必背,再做課外題.
熱心網友
查詢課本!!
熱心網友
我認為有必要把沉淀那個表背熟,再把相關的題做明白就可以了.
熱心網友
你哪不懂???都不懂??你 可以去 K12,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