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病人,她是癲癇病,是后天被嚇得的,一直吃中西藥物治療,已經有所好轉,但是沒有完全治好。請問到底能不能治好。
熱心網友
8、藥物治療 為什么要進行藥物治療? 癲癇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均可造成神經元損害、智力減退、外傷、甚至突然意外的死亡等。治療最重要的目的是控制發作,維持神經精神功能的正常,而控制發作的主要手段是藥物治療。正規應用現有的抗癲癇藥物,約70%-80%的癲癇病人能獲控制,許多病人可以終身治愈。有明確病灶的、藥物治療無效的或產生無法耐受的毒副作用的病人需考慮手術治療。 抗...
熱心網友
8、藥物治療 為什么要進行藥物治療? 癲癇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均可造成神經元損害、智力減退、外傷、甚至突然意外的死亡等。治療最重要的目的是控制發作,維持神經精神功能的正常,而控制發作的主要手段是藥物治療。正規應用現有的抗癲癇藥物,約70%-80%的癲癇病人能獲控制,許多病人可以終身治愈。有明確病灶的、藥物治療無效的或產生無法耐受的毒副作用的病人需考慮手術治療。 抗癲癇的一線藥物有哪些? 苯妥英鈉(大侖丁)、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撲癇酮、乙琥胺、氯硝安定、苯巴比妥等為常用一線藥物。 新型抗癲癇藥物有哪些? 妥泰、拉莫三嗪、加巴噴丁、安乙烯酸、奧卡西平、非氨酯類等,請按醫囑選用。 藥物治療前應注意什么? 藥物治療前首先診斷應確定無疑,明確癲癇的治療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要了解藥物的毒副作用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項。治療的目的是讓患者和健康人一樣生活,所以在嚴格遵守醫囑的同時,更要尊重患者的人格。 抗癲癇治療的用藥原則? 癲癇病用藥的基本原則是: ⑴ 選用最適合的控制本類型發作的藥物。 ⑵ 從小劑量開始用藥,逐漸增加至發作被控制或出現明顯的藥物毒副作用。及時檢測血藥濃度便于調藥。 ⑶ 如果一種藥物控制發作不理想,在醫生指導下可增加第二種藥物,待發作控制后試行將第一種藥物逐漸減量,在減藥期間若又發作,則用原藥量行兩種藥物聯合治療。 ⑷ 盡可能應用單藥治療。 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影響因素? 有以下情況時,藥物治療效果可能不理想: ⑴ 有明顯的腦結構上的損害。 ⑵ 從嬰兒期開始發作。 ⑶ 患有多種類型的發作。 ⑷ 智力發育不全。 治療失敗的原因? ⑴ 血藥濃度低于治療范圍。 ⑵ 選藥不合理。 ⑶ 未按醫囑服藥。 ⑷ 患者和家屬反應的病情不全面。 ⑸ 產生耐藥性。 ⑹ 并發進行性的神經系統疾病。 ⑺ 單一用藥可能不如聯合用藥。 測定抗癲癇藥血清濃度的重要性? 癲癇病人血清中的活性藥物濃度與療效及副作用之間的關系比劑量和效果之間的關系更密切,因此監測血清藥物濃度是非常重要的。 ⑴ 每一種藥物在血清中都有一個最好的治療濃度范圍。,在此范圍內,大多數病人顯示出最佳的治療效果和最小的毒副作用。 ⑵ 許多抗癲癇藥物的治療范圍很窄,療效和中毒血清水平之間的安全范圍很小。 ⑶ 按照每千克體重所給藥物獲得的血清藥物水平在不同的病人之間可能有明顯的差異。 ⑷ 即使發作類型相同,同一種藥物對不同的患者的療效也有差異。藥效不佳時,首先應明確該藥的血清濃度已達到最佳的治療水平。 ⑸ 多藥連用時,很可能引起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影響藥物的代謝和治療效果。 ⑹ 在聯合用藥或減、停藥物時,藥物濃度檢查也是必要的。 ⑺ 其它疾病也可影響抗癲癇藥物的吸收排泄而改變血清藥物水平。 何時測定抗癲癇藥的血清濃度? ⑴ 開始用藥、調整劑量或加用其它藥物時,治療開始2-3周,估計藥物濃度達到穩態時。 ⑵ 治療失敗、毒副作用明顯時。 ⑶ 患者合并其它疾病影響用藥時。 ⑷ 妊娠期,為了控制發作、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孕婦和胎兒的損害。 ⑸ 臨床癥狀發生變化時。 以上均應進行血清藥物濃度檢測。而且必須了解患者的年齡、體重、性別、肝腎功能、服藥情況等,標本采集最好在早晨第一次服藥前進行。 如何判斷可否減量或停藥? ⑴ 至少2年不發作的癲癇患者,可根據腦電圖情況逐漸減量至停藥。 ⑵ 腦電圖有發展傾向則不能停藥。 ⑶ 如果腦疾病仍活躍也不應停藥。 ⑷ 青春期前患者長須服藥至青春期后。 ⑸ 已有反復發作經歷或考慮復發難以處理的不應停藥。 ⑹ 致癇灶切除滿意的手術,服藥1年,腦電圖無癇樣發作波者可適當早期減量或停藥。 9、手術治療? 癲癇外科現狀 我國的癲癇病人在500萬以上,每年還有新發病人約30萬,不僅患者本人極其痛苦,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盡管新的抗癲癇藥物不斷出現,療效不斷提高,但大多數患者需終身服藥和受藥物副作用的困擾,有20%-30%的癲癇病人藥物難以控制,其中至少一半可通過手術治愈或再輔以抗癲癇藥物而得到控制。中國每年約有25000-30000癲癇病人需要手術,但每年僅少數接受了手術,而且絕大多數是低水平的,甚至是錯誤的手術治療。因此,有必要在進行癲癇內科治療的同時,對癲癇外科作客觀的了解,避免步入誤區。 手術治療癲癇的目的? 完全控制或者緩解癲癇發作。完全控制是指在不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情況下完全停止發作,意味著手術完全切除了產生癲癇的組織;而緩解是指產生癲癇的組織未能完全切除,只是破壞了癲癇的傳導通路或癲癇放電的放大結構,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單藥劑量一般可減少。 哪類癲癇病人適合手術治療? 過去曾用正規藥物治療無效、病程在4年以上、每月至少發作用4次以上作為衡量標準。現已不再沿用,而以癲癇發作是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標準。一般手術病人的選擇標準為:⑴ 局限性發作;⑵ 正規藥物治療無效,2年以上仍無緩解趨勢;⑶ 癲癇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⑷ 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能配合完成術前評價和術后康復者;⑸ 致癲癇病灶不在腦的重要功能區,手術不會給病人帶來明顯殘疾的。⑹ 經CT、核磁共振(MRI)等檢查發現腦部有明確病灶、腦電圖可定位致癇灶,可經手術切除者。在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癥的基礎上,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 常用的手術方法有那些? ⑴ 腦皮質致癇灶切除術:為較常用、也是效果較好的方法,如腦部有明顯的占位病變如腫瘤、腦膿腫、炎性病灶、血管畸形,腦囊腫等,經腦電監測切除致癇灶和病灶,手術后約60%-90%的癲癇可以治愈。 ⑵ 前顳葉切除術:目前應用最多的手術方法,如果定位準確80%以上的病人癲癇發作可完全停止。且很少引起功能損傷。 ⑶ 選擇性杏仁、海馬切除術 :選擇性切除杏仁核和海馬,避免顳葉皮層的損傷。癲癇完全控制率為42.85%,有效率為85.71%。 ⑷ 大腦半球切除術:適用于頑固性癲癇、致癇灶累及大部或全部一側大腦半球患者,對側已有功能代償者,Wada證實言語中樞位于健側半球者。癲癇控制和有效率近 100%。 ⑸ 胼胝體切開術:胼胝體是聯接左右大腦半球的神經組織,是癲癇放電向對側傳導的連合纖維,將其切斷的目的就是將癲癇放電限制在異常的一側,不使癲癇擴散,此手術較適用于致癇灶廣泛、多發或位于重要功能區不能切除者僅5%-10%停止發作,65%-75%明顯改善,也有個別病人發作增加。 ⑹ 多處軟膜下橫纖維切斷術:手術在多處軟腦膜下切斷神經元的橫向纖維,以阻斷癲癇病灶神經元同步放電的擴散。主要適用主要機能區難治性癲癇。 ⑺ 立體定向手術;此手術優點是不需開顱、對腦組織損傷少小,但對定位的精確性要求較高。手術的目的是通過產體定向破壞致癲的神經核團、阻斷癲癇放電的擴散,顳葉癲癇尤為適合此手術。 ⑻ 慢性小腦刺激術和迷走神經刺激術:該手術是將特別的深部腦刺激電極,放置于雙側小腦皮層的前葉或后葉,通過埋于皮下的無線電接受器相接刺激小腦,從而達到減少癲癇病發作次數的目的,此方法較適用于全身性或雙側顳葉有病灶的患者,臨床療效達70%。迷走神經刺激術將微型刺激器埋植在左鎖骨下皮下組織,將電極經皮下隧道引入頸下部,纏繞在迷走神經上。通過刺激抑制癲癇發作。有效率在50%-75%不等。 為了使您對我們的治療工作有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我們將患者及家屬關心的一些問題總結如下,對其中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進一步咨詢。咨詢室電話:010- -2882 手術的效果如何? 癲癇病一直是困繞著神經科醫生的一類難治性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影響著社會和家庭生活。目前有前顳葉切除術、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切除、腦皮質致癇灶切除術、腦立體定向手術、大腦連合切開術、軟腦膜下橫纖維切斷術、大腦半球切除術和慢性小腦刺激術等多種手術方式。不同的術式其治愈率、有效率、致殘率和死亡率也不同,總體治愈率在60%-80%、有效率71%-95%、致殘率5%-17%、死亡率0-4%。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致癇灶的精確定位、切除的完全與否以及抗癲癇藥物有效合理的應用。由于每位病人的個體差異,病情輕重不一,具體療效可能有所差異。我們在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李勇杰教授領導下,利用國際上最先進的視頻腦電監測、偶極子定位、皮層和深部電極技術結合磁共振(MRI)、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精確定位癲癇灶,選擇恰當的手術方法。治療效果較常規手術更精確、可靠、安全性更高。 關于手術的費用? ⑴ 預交住院費3.5萬元,包括治療、床位、用藥、化驗、檢查等費用。 ⑵ 術前、術中、術后需要視頻腦電圖檢查,個別病人術前可能需要多次視頻腦電圖檢查和分析,不能明確定位者,可能需要立體定向手術埋置深部電極,定位致癇灶,費用可能增加1~2萬元。 ⑶ 有重要臟器疾病或需要特殊檢查的患者,費用也會響應有所增加。 ⑷ 境外人員收費標準依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手術的風險如何? 多數癲癇病人需要全身麻醉、開顱手術,手術操作復雜、時間也較長,可能發生并發癥、甚至致殘或死亡。不同病人手術方式可能不同,主管醫生會向您詳細說明。全身健康狀況較差、不能配合手術的和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手術風險加大。但是我們擁有國內外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腦電專家、麻醉專家、訓練有素的護理隊伍,采用顯微手術、術中腦電監測等先進技術,手術風險會降到最低。 住院時間多長? 如能按預計定期確定并完成手術,且術后病人無并發癥等特殊情況發生,則術后7-10天拆線,總計住院時間約20至30天。 術后嚴格遵守醫囑的必要性? 因為癲癇發作會造成病人本身的傷害也可能誤傷他人,反復的發作會使病人身心受到嚴重傷害并加大控制癲癇的難度。因此,病人和家屬有必要嚴格遵守醫囑,出院后請仍按時按量服用抗癲癇藥、定期檢查血象、肝功能、血液藥物濃度等,切勿自行停藥或減量。特殊情況及時就診。為了確保您順利康復和今后的治療,沒有特殊情況,請按醫療規程,在術后3個月、半年、1年、2年和3年到醫院復查。
熱心網友
癲癇病通過正確的治療,大多數癲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預后是良好的.癲癇有許多類型,癲癇的治療目前還是首選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多數的病人都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有一少部分適合手術治療,比如腦腫瘤、腦出血等器質性病變.但手術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術后還需要堅持服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建議采用以補益心腎、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活血化淤、平肝瀉火的中藥進行治療,調理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
熱心網友
癲癇病通過正確的治療,大多數癲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預后是良好的.癲癇有許多類型,癲癇的治療目前還是首選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多數的病人都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有一少部分適合手術治療,比如腦腫瘤、腦出血等器質性病變.但手術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術后還需要堅持服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建議采用以補益心腎、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活血化淤、平肝瀉火的中藥進行治療,調理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愈的目的.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復發.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熱心網友
藥物也治不了你說的這毛病。針灸可以減緩,這還是找對醫生的前提下。或者就是手術治療。年齡太大,依我之見還是手術治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