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丟啦。你從那里聽來的謠言。

熱心網友

怎么看不懂

熱心網友

媒體大聯姻 是喜還是憂 2004-09-30 16:31:02 李希光   美國在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ISP(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公司,1991年,由Quantum公司更名為美國在線,其創辦歷史還不足15年,但在1998年它就以價值42.8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網景公司(1994年由詹姆斯·克拉克和馬克·安德里森創立)。1999年1月其市值又第一次超過時代華納,而最終在2000年1月10日,亨利·盧斯和他的《時代》帝國成為了歷史。   而時代華納公司則擁有傲人的歷史,1923年,第一期《時代》周刊出版。1965年,時代公司就開始涉足新興的有線電視業務。1989年,時代又以140億美元收購華納兄弟,創造了時代華納。而1996年,時代華納又以76億美元收購特納廣播系統公司,從而使時代華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傳媒公司。   近日,一則驚人的消息震動了世界———美國在線公司并購時代華納公司,組建成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值為3500億美元的互聯網和傳媒業的龐然大物。消息一出,兩家公司的股票飆升,一時間,這個世界傳媒新巨頭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A 新舊媒體 合二為一   從經濟學角度看,兩大公司的合并或收購的最根本的理由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說白了,就是兩個公司合并的價值超過單個公司的價值,也就是經典的協同理論說:1+1>2或1+1=3。但是,更多的人相信,這次大合并的最大意義在于新舊媒體終于結婚了,它將加速舊媒體與新媒體的結合。   時代華納擁有CNN、HBO、LittleBrown出版公司、唱片公司、兩個電影制片廠、《時代》雜志、《財富》雜志、《人物》雜志和《體育畫報》等等。而15年前誕生的美國在線是世界第一大的互聯網提供商。它一直在倡導開放式的網絡準入,而且在各種場合宣揚保護網絡的競爭者。   從這次合并看,合并的雙方各有所需。其中起最強勁的推動作用的因素是技術革命。美國在線作為美國最大的撥號上網的互聯網服務公司需要一種新戰略,這種新戰略是把它的客戶推向高速寬帶入口,而這個入口受控于電話公司、有線電視臺(如時代華納)。而時代華納作為一個傳統的媒體公司,面對來自新媒體的猛烈挑戰認識到,像它這種融信息、娛樂為一體的公司,其未來的命運在于數字化。但是,完全靠它自己的力量,時代華納是無法把有線新聞和華納兄弟公司的傳統產品通過它自己的站點來取得傳媒上的優勢的。時代華納這個超級媒體集團需要一個可靠的途徑挽救它那十年來在數字王國里一直沒有成功的互聯網戰略。時代華納在網絡世界里的弱勢包括了它號稱的“全方位的網絡服務”———交互電視的實驗和很不成熟的“探路者網站入口”。   時代華納需要互聯網去繼續發展壯大它的音樂、出版和影視業,世界上有2000萬人在使用美國在線的電子郵箱,而且這支隊伍在與日俱增。美國在線的這些用戶將成為時代華納產品內容的互聯網上的受眾。美國在線公司看中了時代華納公司帶給它的新聞和娛樂這兩塊大肥肉,想要從新聞和娛樂界中擠出甜美的奶水來。通過收購時代華納,它從這項合并中將獲得進入一個龐大的娛樂和信息王國大門的入場券。   B 強強合并 前途未卜   在過去的一個星期里,傳媒大多贊美這次大合并給人類帶來了福音:“人類獲取信息和交流方式的一場革命”、“媒體、娛樂和通訊的一體化”、“消費者的新受益”等等。   毫無疑問,美國在線把時代華納娶進家來,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完整的嫁妝:有線電視網、有線電視臺、出版公司、電影制片廠和唱片公司。這一切將會帶來無與倫比的市場和權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結婚后就會由此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走上一條金光大道。   近年來,時代華納在互聯網上比其它任何媒體花的錢都多,而受益甚微。而美國在線擔心的是搭不上“寬帶列車”。   兩家公司都把對方視為彌補自己缺陷的最佳配偶。   但是,將來要出現的問題是:這樣一個超級規模的公司合并在互聯網上行得通嗎?美國在線的網絡在線服務技術是一流的,但是,這種技術到底能不能令人們在網上簡單便捷地使用時代華納提供的各項服務?如果美國在線一如既往,在合并后的新公司里,繼續提倡“開放準入”,時代華納有線電視臺又將如何幫助美國在線征服寬帶的世界?在不遠的將來,會不會有更多的舊媒體與新媒體結婚?   C 媒體大亨 控制信息   大購并的消息讓人產生三大疑問:其一,這兩家媒體公司在正式宣布之前,是如何向記者保密的?他們又是如何向他們公司內部數以千計的記者保密的?其二,信息全球化是否意味著全球的信息都將在西方媒體巨頭的嚴格控制下流通的?其三,這種新舊媒體結合而形成的新的超級媒體霸王在信息的內容上和網絡上究竟會有多么開放?   合并之前,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和《時代》周刊主要是通過各自的渠道傳播自己的聲音,他們所能控制和操縱的人群僅僅是影視觀眾和印刷媒體讀者,他們在新媒體(網絡空間)的聲音與他們在舊媒體(影視、廣播、報紙、雜志)的影響相比,畢竟是微弱的。盡管舊媒體的新聞報道與觀點支配著整個西方主流社會,聽不到不同的聲音,但是,很多有不同意見的人透過國際互聯網,還是傳出了不同的聲音,使人們對事件的認識在比較中和平衡中接近真相。   生活在今天的網絡空間里,人們僅僅透過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管道,就能得到所需要的一切內容或傳播想要發出的任何內容的信息。美國媒體超級霸王構筑的網絡新體系會不會對他們不喜歡的內容區別對待,構建一種高度歧視性的平臺?   很多人都在期望合并后的新公司會給新聞娛樂傳播帶來新的形式和節目,而不愿看到兩大媒體的結合使消費者在購買新聞娛樂服務時又失去了一種選擇。   但是,網絡專家指出,這種大合并給人們帶來的新節目,從本質上講,不是新的娛樂性或新聞性節目或形式,而是廣播與個人電腦之間的搭賣關系,美國在線的電視節目將接入時代華納公司的內容。這暗示著網絡可能變得越來越像電視。   這次合并將把影響世界新聞、娛樂、出版的幾大傳媒公司的所有權集中在媒體寡頭手中。幾個媒體寡頭將控制著信息的生產和流通。   無論是即將到來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還是現在的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等媒體寡頭,當世界上只剩下了幾家公司控制全球信息的流通,那么,有誰來保證真實的聲音或不同的聲音能夠不受控制地在全球范圍內及時、準確地傳播?   D 影響傳媒 真實可信   這次大合并的一個負面影響是對網絡自由世界的威脅。   而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大合并預示著不同意見的終結過程將要開始。在這個新的網絡空間里,純消費的信息將得到很好的傳播,而不同的聲音和非主流的聲音將被掩藏起來。   不錯,這次大合并可能會給娛樂、通訊和商業重新定位。   但是,更有可能給民主、多元化和媒體的質量帶來危害。將來進入人們腦海里的信息是少數幾家媒體巨頭制作的信息,并在他們的控制下流向世界各個角落的信息。這種趨勢將有可能無法保證記者的獨立性和媒體的多元化。信息內容的控制與信息流通系統的所有者必須分離。否則,媒體公司的所有者將會成為信息的守門員,他們將根據他們的市場戰略設置內容。   全球媒體經濟的重組和信息全球化進程的負面效應破壞了西方新聞界的社會結構,威脅傳媒的穩定性和獨立性,新聞從業人員的日常工作正在受到越來越重的商業壓力,因而降低了新聞的質量。國際記者聯合會最近在全球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新聞業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但是,新聞記者將面臨西方媒體大亨們更大的剝削和壓榨。 (摘自2000年1月18日《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