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均60出頭,都是高血壓,他們血脂不高,但血液粘稠度高,請教專家應該吃什么藥。
熱心網友
降血壓用藥有技巧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教授 吳學思在我國,存在著一個與高血壓相關的危險現象,就是所謂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與之對應的就是令人擔憂的“三低”:即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 為什么高血壓防治中存在這“三低”呢?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壓治療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另一方面是不少病人還存在著明顯的認識誤區。表現在:1.不愿意服降壓藥,寧可用...
熱心網友
降血壓用藥有技巧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教授 吳學思在我國,存在著一個與高血壓相關的危險現象,就是所謂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與之對應的就是令人擔憂的“三低”:即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 為什么高血壓防治中存在這“三低”呢?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壓治療的復雜性和長期性,另一方面是不少病人還存在著明顯的認識誤區。表現在:1.不愿意服降壓藥,寧可用降壓儀、穿降壓鞋;2.對治療的期望值過高,頻繁換藥、換醫生;3.按廣告或患友的建議用藥,道聽途說,不按醫囑服藥;4.不堅持用藥,沒有癥狀不服藥,血壓正常就停藥,對藥物副作用顧慮過多,吃吃停停,不堅持用藥。您也許身邊就有高血壓患者,您也許就是剛被診斷為高血壓的病人,您打算怎么治療呢? 明確高血壓的治療目標 高血壓的診斷是指未服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患者過去診斷為高血壓,在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血壓雖低于140/90mmHg,亦為高血壓。長期血壓增高會造成心、腦、腎(靶器官)的損害。腦卒中的發生與血壓的數值呈正關,如果血壓降低6mmHg,中風的發生則減少34%。與沒有高血壓的人相比,高血壓患者的心力衰竭危險性至少增加6倍。舒張壓每降低5mmHg,終末期腎臟疾病的危險性至少降低25%。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長期、有效控制血壓;降壓的靶目標為<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腎病患者<130/80mmHg,最終目標為預防(逆轉)心、腎等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國內外開始進行了眾多大規模臨床治療試驗,結果表明:高血壓病患者積極接受降壓藥物治療,是能明顯降低各種心腦血管病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包括腦卒中或高血壓腦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動脈夾層瘤及其破裂、腎功衰竭),證實了高血壓應早期積極治療及有效控制的重要意義。 了解高血壓治療方法 高血壓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降壓藥物分為五大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這五大類藥物均可被選擇為開始降壓的即一線降壓藥物,由于各類降壓藥物作用特點不同,故選用時應根據每個高血壓者的具體情況,如高血壓的程度、心率、是否伴有糖尿病、尿蛋白、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衰等,因人而異地考慮。利尿劑為最常用的一線降壓藥,如氫氯噻嗪,適用于老年人、肥胖者、有腎衰或心衰的高血壓患者,使用時應注意補鉀。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氨酰心安等,特別適用于年輕人、發生過心肌梗死、伴心絞痛、心率偏快或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鈣拮抗劑適用于老年人和心絞痛的高血壓患者,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痛、面部潮紅、踝部水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適用于年輕人、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患者、有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它具有靶器官的保護作用,常見不良反應為干咳。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劑(沙坦類)為最新一類的降壓藥物,如蘆沙坦(科素亞)、纈沙坦(代文)、伊貝沙坦(安博維)、替米沙坦(美卡素)等,對伴心力衰竭、糖尿病、腎損害患者也有靶器官保護的作用,其不良反應少,特別適用于使用其他降壓藥物有不良反應的患者,能明顯提高患者的治療順應性。 藥物治療時應掌握以下原則:1.平穩降壓,長期、持續治療。2.平穩降壓就是從低劑量開始,輕中度血壓增高者一般從單藥單劑量開始,每2~4周復查,根據血壓和有無不良反應調整藥物或劑量。3.如單藥單劑量不足以降血壓時,提倡兩種藥物的聯合使用,好于大劑量單一用藥。4.要盡量把血壓降到上述的靶目標,達靶目標后則應維持此時的藥物,需要長期、持續治療,因為高血壓本身就是中老年性疾病,隨著年老會發生和加重,一般不會自愈,而是需要藥物來控制且維持,切切不可突然停藥或撤藥,以免血壓波動引發心腦血管急性事件。5.藥物服用應盡量簡便,以利于患者堅持治療。 非藥物治療也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用藥,不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同樣收不到好的療效。非藥物治療包括:減輕體重;飲食調整——減少鹽的攝入(6克/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戒煙、控制飲酒;適量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等;保持積極、豁達、輕松的心境。 高血壓是新世紀面臨的一大挑戰,讓我們多多重視它,重視其存在才會有更好的健康和幸福。 血液黏稠如何稀釋陳文貴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血液過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減慢,嚴重時可影響人體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引發心臟病和中風。因此,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原因使血液黏稠?有什么辦法讓它“稀稠”適宜? 水是血液黏稠的即刻因素,眾所周知,水是人體中的重要物質,流動著的血液,90%以上由水組成。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劑、腹瀉等引起的身體失水,都可使血容量減少,此時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紅細胞等)相對增多,血液黏稠度自然增加。一旦飲水充足,體內水分得到補充,黏稠的血液便立刻被稀釋。 有形成分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質基礎,能使血液變稠的有形物質有血液中的紅細胞以及蛋白質等。紅細胞數量越多、脆性越弱,血液黏稠度越高;血漿中的蛋白質、脂肪、糖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對血液黏稠度的影響不容忽視,當纖維蛋白原增高時,血液黏稠度會明顯升高。 使血液變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樣條件下,有些環境因素可以影響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稠度高,冬季低;清晨和上午高,傍晚和下午低;陰雨、悶熱、低氣壓時高,風和日麗時低;厚味飲食后高、清淡飲食后低;腹瀉、出汗后高,足量飲水后低。 這些因素中,有些與水平衡有關,有的與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關,有的則與人體生物鐘的運行規律有關。了解這些規律,有利于防治血液黏稠,預防發生有關疾病。 速效稀釋劑——水一夜沉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時耗用的水,都是血液變稠的相關因素。科學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 飲水首先要掌握時機。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飯前1小時)和就寢前,最好飲水200毫升。 還應飲用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會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會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凈水,因為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很快進入細胞內,對稀釋血液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或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組織細胞。 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醫學家推薦以下具有血液稀釋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西紅柿、紅葡萄、橘子、生姜;具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 血液過于黏稠的人,日常飲食宜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糖飲食,多吃些魚類、新鮮蔬菜和瓜果、豆類及豆制品。上述醫學家推薦的能稀釋血液的功能性食物,可根據情況選擇食用。也可服用阿司匹林40毫克,一日1次;維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潘生丁片50毫克,一日3次;中成藥復方丹參片3片,一日3次。上述藥物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熱心網友
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就是心、腦、腎等器官血管硬化,當前國際公認的可以防治這一過程,降低血粘度的藥物就是阿司匹林,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基本藥物之一,效果顯著,價格便宜,副作用小。如果沒有嚴重胃病或出血傾向、過敏的話終身服用。 中成藥這一類很多,主要是丹參、血栓通、銀杏葉等。 最后建議你如果沒有什么禁忌癥的情況下以服用阿司匹林為主,中藥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熱心網友
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就是心、腦、腎等器官血管硬化,當前國際公認的可以防治這一過程,降低血粘度的藥物就是阿司匹林,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的基本藥物之一,效果顯著,價格便宜,副作用小。如果沒有嚴重胃病或出血傾向、過敏的話終身服用。 中成藥這一類很多,主要是丹參、血栓通、銀杏葉等。 最后建議你如果沒有什么禁忌癥的情況下以服用阿司匹林為主,中藥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定期在正規的心血管專科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