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游歐洲的路線,寫出經過的主要國家、城市,描述可能見到的景觀。

熱心網友

造訪羅馬兩次,依然意猶未盡。奉上個人總結出來的暴走路線(不含梵蒂岡),我們幾個旅伴戲稱為“踩平羅馬” 我們住在火車站附近的東北李大哥家庭旅館,所以,從火車站出發。1、首先沿VIA D。 MANIN前往圣瑪麗亞大教堂,這是羅馬四大教堂中的老幺,建議先去看,否則看了圣彼得再回來什么教堂都不希罕了。2、前往斗獸場。路線有兩個選擇:a、沿教堂前廣場正對的VIA CARLO ALLERTO去維多利奧廣場(里面常常有表演)后右轉沿VIA MECENATE一直走(這個路口附近有很多小攤販)。路的右邊是埃斯奎利諾丘,上面的戚樹公園有尼祿金殿(也是廢墟了),可以從中穿過(VIALE DOMUE ARUEA),出來就正對斗獸場,也是拍照的最佳角度。b、放棄維多利奧廣場,從圣瑪麗亞教堂后面的廣場出發,沿VIA CAVOUR大路一直向西南方向走,到達VENOSTA廣場后可以去ESQUILINO丘登高遠望一下:)也可以沿原路繼續前進。很快在路左邊會發現一段石階,前面的石門爬滿綠色的藤本植物。從這里上去,就是圣彼的鐐銬教堂。這座外表樸素的教堂珍藏著當年圣彼得受難時所帶鐐銬,并且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摩西”。個人非常推薦。此路的出口正對羅馬舊墟。3、到達斗獸場后建議還是上一下PALATINO丘,和斗獸場聯票10歐。這里應該是俯瞰古羅馬全景最精華的地方了。建議買一本古今對照的介紹書對照著參觀。不要錯過看CAMPIDOGLIO廣場,廣場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有羅馬最頂級的博物館。凱旋門、羅馬舊墟、圖拉真廣場都掃平了之后一直北上就到了威尼斯廣場。羅馬最漂亮的廣場,兼顧了大氣和精致。4、離開威尼斯廣場,向西沿VIA DEL PLEBISCNO第二個路口就是耶穌廣場,旁邊的耶穌教堂是羅馬圓頂教堂的鼻祖,內部裝飾華貴,屋頂的半浮雕非常生動。在這里你會發現基督教和天主教還是有很大差別的。5、繼續向前穿行,再過兩個路口,就會看到叫做阿根廷圣地的一塊廢墟。這里的妙處是已經成為了貓的天堂,隨便找找就能看到2、30只。我去兩次都看到有羅馬人來此喂食,頗有意思。6、到達阿根廷廣場后直接右轉,沿VIA DEI CESTARI向北直行就可到達萬神殿。路上你會看到一尊石象陀著的比較小型的埃及方尖碑,這里的智慧女神廟上的圣瑪麗亞教堂可是羅馬非常重要的小教堂,里面收藏了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救世主”,和貝爾尼尼參與設計的兩座墓雕。我第一次去就錯過了。萬神殿其實進去了就覺得還是廢墟味道太重,當年的古希臘眾神雕塑早已不見蹤影。最重要的拉斐爾墓也似乎離這位藝術大師給人們帶來的憧憬相距甚遠。不過萬神殿門前的廣場常常有熱鬧的表演,還會邀路人參加,遠處樓房簡陋的陽臺上總是坐著獨自喝酒的中年人,俯瞰腳下的喧嘩的俗市。7、從萬神殿出來,直接左轉,大概過兩個路口,就是NAVONA廣場。沿途有一個教堂,名字忘記了,里面的大理石裝飾繁瑣奢華至極,和威尼斯有的一拼。法國大使館也很漂亮,很多游人和門口執勤的衛兵合影。這一路冰淇淋店無數,不過,稍等,后面我有推薦。巴黎概況: 巴黎的起源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蘭西”這個國家,也未曾有今天我們稱為“法蘭西人”的兩千多年前,便有也古代巴黎。不過,那里的巴黎還只是賽納河中間“西堤”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島上的主人是古代高盧部族的“巴黎希人”。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開始在此定冊并逐漸將其發展成為一座城市。名為“呂堤茲”。公元3、4世紀時,為紀念此地最早的主人, 巴黎希人將該城命名為“巴黎”。 公元6世紀初,巴黎開始成為法國的王都。10世紀末,休·卡佩國王在此建造了皇宮。此后又經過了兩三個世紀,巴黎的主人換成了菲利浦·奧古斯都(1165-1223年)。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當時的國王亨利四世將巴黎大大擴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紀,巴黎仍在逐步擴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法蘭西第一帝國后期,巴黎擁有70多萬居民,千余條大街;第二帝國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圍的一些村莊;到拿破侖三世時,始在巴黎開辟了一些寬闊的街道,修建了許多園林和公園,使巴黎開始形成今日的樣子。 巴黎的文化 巴黎是法國的文化中心。早在1469年,法國第一家印刷場在拉丁區誕生,至今巴黎的新聞出版業仍雄踞首位。世界最大的通訊社之一法新社(Agence France Présse)設在交易所廣場,150家分社遍布全球。巴黎出版的《世界報》(LeMonde)和《費加羅報》享有國際聲譽。拉丁區也是法國高等教育的搖籃,古老的巴黎大學現已分為13所獨立的大學,共有30多萬學生,其中5所分布在郊區。 盧浮宮(Louvre Museum) 景點基本資料景點地址: Musée du Louvre,75058 Paris Cedex 01 如何到達: Palais Louvre/Musee Du Louvre站下車 開放時間: 9:00~18:00,周四至21:45,周二休館景點電話: (33) 01 40 20 50 50 景點傳真: (33) 01 40 20 54 42 --------------------------------------------------------------------------------景點概況   盧浮宮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賽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占地面積為24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曲折歷史 盧浮宮有著非常曲折復雜的歷史,而這又是和巴黎以至法國的歷史錯綜地交織在一起的。人們到這里當然是為了親眼看到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同時也是想看盧浮宮這座建筑本身,因為它既是一件偉大的藝術杰作,也是法國近千年來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經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還有許多著名藝術家在這里生活,他們有的在這里壽終正寢,有的被謀殺,死于非命,血濺盧浮宮。 盧浮宮始建于1190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北岸的巴黎地區,菲利普二世于1200年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在以后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并無國王居住。 16世紀中葉,弗朗西斯一世繼承王位后,便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他下令由建筑師皮爾萊斯科在原來城堡的基礎上重新建筑一座宮殿。弗朗西斯還請當時著名的畫家為他畫肖像,他崇拜意大利派的畫家,購買了當時意大利最著名的畫家法埃洛的繪畫。包括《蒙娜麗莎》等珍品。 弗蘭西斯一世的兒子亨利二世即位后,把他父親毀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來。亨利喜愛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筑藝術的裝飾,對意大利式的建筑并不感興趣。他沿襲了父親的嗜好,但卻沒有他父親一樣的審美觀。 亨利四世在位期間,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盧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這是一個長達300米的華麗的走廊,走廊非常長,亨利在這里栽滿了樹木,還養了鳥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騎著馬追捕狐貍。 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他被稱為太陽國王。他登基時只有5歲,在盧浮宮做了72年的國王――法國歷史上最長的時代。路易十四把盧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包括卡什代、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戀藝術和建筑,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 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盧浮宮“競技場”院子里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臺。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于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6年,直到拿破侖一世搬進了盧浮宮。拿破侖在這座建筑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競技場院里修建了拱門,拱門上的第一批雕刻馬群是從威尼斯的圣馬可教堂上取下來的。 拿破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盧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盧浮宮。拿破侖不斷地向外擴張,并稱雄于歐洲,于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侖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侖博物館,巨大的長廊也布滿了他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盧浮宮里,拿破侖的光彩持續了12年,一直到滑鐵盧戰役的慘敗。 對拿破侖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于法國。這樣的觀點是德國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侖失勢后,他們來到盧浮宮,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于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他掠奪的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 拿破侖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盧浮宮建造以來所遇到的投資最多的“建筑人”,5年內的建筑比所有的前輩在700年內修建的還要多。3個世紀以前想到的宏偉的設計圖留給了拿破侖三世來完成,當它竣工后,盧浮宮變成了皇家慶祝活動的場所,富麗堂皇是拿破侖三世修建任何東西的特點。這樣,直到拿破侖三世時,盧浮宮整個宏偉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將近600年。 各館簡介據統計,目前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占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顯然,用一天兩天的時間根本無法欣賞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如果你要參觀盧浮宮,得先制訂一個計劃,逐個參觀六大展館,切忌倉促地走馬觀花。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細細口味;如果時間較緊的話,可選擇有代表性的藝術展品觀賞。 東方藝術館 東方藝術館建于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國。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遠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制的泥像等。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1843年,法國人保羅-埃米爾·博塔發現了這些雕像,冒著各種危險將它們運到巴黎。其中兩個雕像于1847年陳列在盧浮宮內的世界上第一個亞述博物館中,第三個雕像在淺鹽湖的船舶失事中幸免于難,于1856年運到巴黎。第四個雕像則沉入湖底,是用石膏塑像替代的,第五個雕像是惟一的一頭頭部轉向參觀者的公牛。在“東方古文博物館”第四廳,有一件我們比較熟悉的文物:《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倫,共282條,以鍥形文字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巖上。玄武巖高2。5米,中部為282條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著的司法之神向站著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國王則右手致答謝,以示對神授的法律表示尊敬。 古埃及藝術館 古埃及藝術館建立于1826年,早于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等。這里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墻、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 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建成的時間更早,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更多,大約有7000余件。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侖率領的法軍在意大利獲勝后,劫獲了許多意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盧浮宮。后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里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該館內占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中,有兩件備受世人贊美的最矚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二是愛神“維納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創作于公元前3世紀,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無頭無手的雕像,1863年從薩姆特拉斯島的神廟廢墟中發掘出來。該雕像盡管已失去了手和頭,但看得出她正迎風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場戰爭的勝利。根據研究,這是雕塑家為紀念希臘羅地島的一場勝利海戰而制作的。勝利女神迎風微微前傾身軀,健美的胸部披著薄薄的長袍,體魄健壯而又不失輕靈,富有質感。女神雖然失去了頭部和雙臂,但在人們的眼里它仍是完整完美的。現在,勝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萬人的瞻仰,成為已知雕像中表現熱情奔放與動態的最完美的作品。“維納斯”對于人們來說更加熟悉了。她身高2。02米,創作于公元2世紀。她是希臘的美神,不知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圍每天擠滿了觀眾。她半裸著身軀,極為端莊、自然,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最杰出的作品。“維納斯”能收藏在盧浮宮是很偶然的。1820年,希臘愛琴海米洛島上的一位農民在挖土時發現了一尊美神。消息傳出,正好有一艘法國軍艦泊在米洛港,艦長得知消息后立即趕到現場,想買下,卻沒有現金。結果,“維納斯”被一位希臘商人買下,并準備運往君士坦丁堡。眼見寶物就要失去,法國人不甘心,立即驅艦前去阻攔。雙方發生了混戰,結果使珍品遭到損壞,雕像的雙臂被打碎。雙方爭執不下,后由米洛地方當局出面解決,由法國人用錢買下雕像,貢獻給法國國王。就這樣,“維納斯”被運到法國,在當時立即引起轟動。 繪畫館 盧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較杰出的作品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巖間圣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里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18世紀)、路易·達維德的《拿破侖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19世紀)、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19世紀)、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19世紀)等。 有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杰出、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達·花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外面用玻璃罩著,顯然是特別的保護。玻璃罩周圍射出的柔和的燈光,足以使觀眾看清畫面的各個細節。《蒙娜麗落》又稱《永恒的微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蒙娜麗莎端莊俊秀,臉上含著深沉、溫和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你覺得溫文爾雅,令人陶醉;有時仿佛內含哀愁,似顯凄楚;有時又略呈揶揄之狀,雖則美麗動人卻又有點不可接近……更妙的在于,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注視著你,生動異常,仿佛她就在你身邊。 雕像館 雕像館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里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酥》、《圣母與天使》、意大利的雕塑《圣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 珍寶館 珍寶館原來是雕像館的一部分,后來由于珍藏品增多,1893年便獨立組成展館。最初,珍寶館的展品主要是大革命時從王室沒收而來的珍寶。后來,博物館組織人馬到處收購,加之有人捐贈,展品便大大豐富,現在有展品6000多件。其中有重達137克拉的大鉆石,有鑲滿寶石的王冠,還有鍍金的圣母像、歷代王朝王室的家具、裝飾用具等。 建筑結構 盧浮宮博物館聞名天下,不僅僅在于她的展品之豐富、之珍貴,更在于博物館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藝術建筑。 據統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占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臥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筑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處處都是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讓人嘆為觀止。參觀這座藝術殿堂也夠得上一次難以忘懷的美好享受。 在盧浮宮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最初一直是比較分散的建筑群,并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一個整體。這種情況到1981年后得到了改變,1981年9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當選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后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許諾:“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這指的是讓財政部搬出“黎塞留側翼”。 “黎塞留側翼”建于1852~1857年間,長195米,寬80米,是盧浮宮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871年以來一直由財政部占據。1989年7月當時的財政部長愛德華·巴拉迪爾在再三請求下方才離開這賞心悅目的地方。 “黎塞留側翼”的收回及開放,一下子使盧浮宮增加了2。1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3個庭院和165個新展廳,共展出藝術品1。2萬件,其中3000件是從存放室取出的,盧浮宮博物館的展品由此大大增加。 “金字塔” 密特朗總統對盧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造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盧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觀眾在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歡的展廳,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去一個展廳而要穿過其他幾個展廳,有時甚至要繞行七八百米。一個現代的博物館,后勤服務設施一般占總面積的一半。過去盧浮宮博物館只有20%的面積用于后勤。有了這座“金字塔”,博物館便有了足夠的服務空間,包括接待大廳、辦公室、貯藏室以及售票處、郵局、小賣部、更衣室、休息室等,盧浮宮博物館的服務功能因此而更加齊全。 =============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   景點基本資料 景點地址: Champs de Mars, Paris 7e 如何到達: 公車:42, 69, 72, 82 and 87 出租車: Station Quai Branly, Pilier Ouest 開放時間: 9月至6月 9:30-23:00;7、8月 9:30-午夜景點電話: 33 (0)1 45 51 05 78 景點傳真: 33 (0)1 44 54 19 31 --------------------------------------------------------------------------------景點概況   要體會巴黎的浪漫風情,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天幕低垂之際登上艾菲爾鐵塔,落日輝映晚霞,等待星辰交替的巴黎夜景,是巴黎的沈靜之美。建于1886年,艾菲爾鐵塔是為了隨后1889年萬國博覽會而建,當時的建筑師艾菲爾就曾發豪語:我想為現代科學與法國工業的榮耀,建立一個像凱旋門那般雄偉的建筑!因此在自1887年到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目前仍是巴黎最有名的地標,到處可見鐵塔紀念品。 艾菲爾鐵塔高320公尺,建筑設計最著名的是防范強風吹襲的對稱鋼筋設計,兼具實用與美感考量。艾菲爾鐵塔共分3層,隨游客目的樓層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費。抵達第2層時,先四周瀏覽一下巴黎的景色,這時高度還不算太高,可以清楚辨識出主要地標物,不過要繼續攻頂的游客非常多,最好先加入排隊等電梯的隊伍,一排隊一邊欣賞風景,比較不會浪費時間,觀光旺季時排隊1、2個小時很平常。搭乘快速升降梯抵達274公尺高的頂層后,就可以慢慢欣賞巴黎的景物了,白天視野佳時,可遠眺72公里遠。最佳建議在黃昏時前往,可同時欣賞白天與夜晚不同景色,特別是燈火通明的凱旋門方向,令人目光不忍稍移。鐵塔建于1886年,兩年后完工,高212。27公尺,后來又加了電視天線20公尺,使它成為巴黎最高的建筑。 要親近鐵塔,照巴黎地鐵圖來看,應該是在Champ De Mars Tour Eiffel下車,但純就景致來說,建議你在Trocadero下車比較好,因為一出地鐵站就是夏悠宮,走上夏悠宮階梯前的展望臺,可以望見塞納河彼端的艾菲爾鐵塔,鐵塔的丑陋都因遠觀而化為美好了。 ====================--------------------------------------------------------------------------------景點概況   悲壯的凱旋門背后其實含藏了一小段韻事,因元配約瑟芬不孕,同時締結外交關系,拿破侖另娶奧皇女兒瑪麗路易絲,為了舉辦一個風光豪華、畢生難忘的婚禮,拿破侖計畫讓新娘穿越凱旋門到羅浮宮舉行婚禮,而下令建造凱旋門。凱旋門上的雄偉雕刻是不能錯過的欣賞重點,內容多在描繪拿破侖帝國出征勝利事跡,正面右邊是路德(Francois Rude)所雕的「馬賽曲」,刻劃人民出征捍衛國家的壯烈,所有帝國軍隊將領的名字都刻在拱門內墻上。 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廣場是巴黎12條大道的交叉衢口,這些大道部份就是以法國知名將領命名。如果要了望整個巴黎市區,可以先搭乘電梯到拿破侖博物館,再續往凱旋門頂樓,一面可以經香榭大道望至羅浮宮方向,另一邊可以遠眺拉德方斯凱旋門。 凱旋門內的無名戰士墓,埋葬了一位一次大戰的無名法國士兵,1921年至今,紀念火焰和鮮花花束從未中斷。 拿破侖博物館入口在拱門下,購票地點在地下通道內。 。

熱心網友

你大概要玩幾天?時間長的話你可以選擇自助游,因為那樣你可以自己選擇在哪玩的時間你可以自己控制.路線是:中國飛英國倫敦,那里有許多有意義的建筑,可以到皇家公園,那里環境幽雅,還可以去羅兵汗的家鄉,那里也很寧靜;從英國到法國,可以去首都.法國去意大利.(建議)你也可以去旅行社咨詢,建議你選擇自助游祝你玩的愉快!

熱心網友

新浪的旅游欄目就挺全,國內外很多旅游信息。

熱心網友

,自己去看吧。

熱心網友

看看網上的游記類帖子好了。

熱心網友

買旅游的書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