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彈!千五目標依稀可見! 2005年07月19日我國A股市場從未有過現在這樣好的市場環境和投資價值,而市場繼續低迷和對各類利好無動于衷是市場內在運行規律使然。目前大盤運行是2001年以來熊市大C浪下跌末端,意味著熊市即將結束,市場逆轉可能突然發生。即將展開中級反彈將是一波大級別行情。  A 股估值水平已經處于合理水平  我們知道,理論上股價是圍繞著價值波動。從成熟股市看,道.瓊斯指數100 多年,恒生指數30 多年都是圍繞著15 倍左右市盈率上下波動,15 倍市盈率是長期中軸,牛市往往大大超越中軸,而熊市往往跌至10 倍左右才止跌,可見15 倍左右市盈率是長期實踐中得到的合理市盈率水平。  雖然我國股市還是一個封閉的市場,但我國已經是一個對外依存都很高的經濟體,此外目前世界經濟正在不斷向一體化發展,我國經濟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因此我國股市的合理估值水平不應該與國際水平有太大的差距。我國A 股市場1993 年2 月開始的熊市,在1994 年的7 月結束,而當時的市盈率也正好是10 倍左右。其后,A 股市場在15 倍左右市盈率徘徊了一年半,在1996 年2 月才開始了一輪新的牛市。可見,我國A股市場也沒有脫離國際上普遍的市盈率運行規律。因此,我們認為我國A 股市場市盈率運行的長期中軸也應該在15 倍左右。  從目前的情況看,A 股的平均市盈率約為17 倍,已經基本到了合理的水平。當然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普遍存在水分,考慮這個因素后,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依然略顯偏高。但是,國際市場的市盈率都是指成份股,如道.瓊斯指數、恒生指數等,直接以整個A 股市場估值水平與國際市場的成份股的估值水平相比并不合適。而今年深滬兩市聯合推出的滬深300 指數與國際主要成份指數有很強的可比性,其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與國際主要指數基本相當。目前滬深300 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約為14 倍,已經略低于國際主要市場的長期15 倍的中軸,即使考慮到財務報表的水分因素,我國目前A 股的估值水平在經過4 年多的調整后已經處于合理水平。  股改后估值吸引力大增  股權分置改革已經啟動,從試點的46 家公司對流通股對價方案看,平均對價幅度相當于10 送3 股左右。在目前的低迷市道下,管理層先后2 批推出46 家公司作為試點。可以預期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目前的股價水平下,經過對價后的自然除權,A 股的整體平均市盈率水平將降低到13 倍左右,而滬深300 指數的市盈率則可降為11 倍左右,已經低于15 倍的國際成熟市場市盈率的長期中軸,并接近一般熊市終點10 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從這一點上講,股權分置改革推進的越快越有利于市場早日結束熊市。  從股價看,近年A 股的價格水平也不斷與國際市場接軌,H/A 股的比值從2001 年26%到2002 年29%,2003 年40%,2004 年67%,再到現在的75%。當前已經有包括青島啤酒、鞍鋼新軋、兗州煤業、中興通訊和海螺水泥在內的5 家上市公司,其A股價格明顯低于H 股。另外,還有如中國石化、華能國際等上市公司,其A 股價格也僅比H 股價格高出不到5%,從股價走勢上看也同樣存在倒掛的可能。如果考慮A 股含權,股權分置改革對價因素,可以預期股權分置改革后,A 股與H 股、A 股與B 股的股價將完成接軌,甚至出現A 股平均股價低于H 股和B 股的現象。可見,國際接軌對A 股的向下拉動作用,在A 股市場經過4 年的調整,以及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之后,目前已經不存在,而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國際接軌反過來還可能成為支撐A 股市場的重要因素。  大調整之后孕育大反彈

熱心網友

喜鵲

熱心網友

短時間不會,1100點左右可能.

熱心網友

哈哈,我平常看貼是不太回的,應該水平有限,怕誤人!但看到這個說法我忍不住要說兩句了!哈哈如果真有這樣的好事,我笑翻天哈哈~~

熱心網友

暈,那么多夜貓子,報到先,

熱心網友

發燒說胡話。

熱心網友

怎么你的思想好象有點與眾不同啊,

熱心網友

大反彈肯定有,但在沒有明顯的見底跡象之前暫時還不宜樂觀.

熱心網友

反彈么?技術上一點都不支持。

熱心網友

一般而言,在股市崩潰階段后期,所有的風險因素都會被非理性放大,證券市場會慣性性超跌。該階段,多有的絕對價值和相對價值的底線都可以跌破,高于銀行存款利息的股息收益率也好、低于國際水平的市盈率也好、凈資產也好,統統不能構成底部支撐。

熱心網友

有點像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