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間發現自己長了痔瘡,郁悶的要死,還好初次,只長了一顆,生活飲食方面有沒有什么注意事項?聽說好象不能根治,我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第二十二講 痔瘡的防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沈麒麟 主講--------------------------------------------------------------------------------本講提要: 痔瘡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痔瘡的病因和癥狀 痔瘡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痔瘡的預防 ...

熱心網友

第二十二講 痔瘡的防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沈麒麟 主講--------------------------------------------------------------------------------本講提要: 痔瘡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痔瘡的病因和癥狀 痔瘡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痔瘡的預防 主持人:老年朋友們,《老年中醫保健》節目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是痔瘡的防治。首先,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沈麒麟副教授給我們講一講痔的概念。沈麒麟:老年大學的朋友們,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直腸下端及肛管粘膜下痔靜脈叢發生曲張、瘀血所形成的柔軟的圓形突出物稱為痔稱痔核、痔瘡。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故有“十人九痔”之說。主持人:聽了沈老師的介紹,我們明白了一個問題,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十男九痔”,其實是偏面的,應該是“十人九痔”。那么痔瘡有幾種呢?沈麒麟:痔瘡大致有三種。即內痔、外痔、混合痔。1.內痔為發生于齒線以上的靜脈曲張團塊,又稱"里痔"。一般分Ⅲ期。 Ⅰ期內痔: 便血,色鮮紅,或無癥狀。肛門鏡檢查見齒線上有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紅。 Ⅱ期內痔: 便血色鮮紅,伴有腫物脫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復位。肛門鏡檢查見齒線上有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紅。 Ⅲ期內痔: 排便或其他原因增加腹壓時,肛內腫物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需手推或休息后緩慢回納,甚至可發生嵌頓,伴有劇烈疼痛,便血少見或無。肛門鏡檢查見齒線上方有粘膜隆起,表面多有纖維化。 2.外痔為發生于齒線以下的靜脈曲張團塊或贅皮。外痔一般有四種,即血栓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結締組織外痔和炎性外痔。 ⑴血栓外痔: 是外痔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常由于大便干結,排便困難及排便時用力過猛,劇烈活動,勞累過度或用力咳嗽,懷孕分娩等原因,使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滲到結締組織內,結為血塊。其臨床特點為起病較急,疼痛劇烈,病灶典型,局部檢查可見到肛門部皮下形成圓形或卵圓形的青紫色血塊,觸痛明顯,往往在排便、行走、咳嗽時癥情加重。 ⑵靜脈曲張性外痔: 肛門有墜脹感,團塊物按壓后可消失,排便時或久蹲,肛緣皮有柔軟青紫色團塊隆起。 ⑶結締組織外痔: 由于肛緣周圍急性及慢性炎癥反復刺激,肛周皮膚皺襞增生,底寬尖長,黃色或淡紅色,突出易見。 ⑷炎性外痔: 肛緣發生水腫。 3.混合痔系發生在同一方位齒線上下,形成一體的靜脈曲張團塊。(返回)主持人:聽你這一介紹,原來痔瘡有那么多種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為什么容易得痔瘡呢?沈麒麟: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減退,腹肌收縮力下降,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便秘。又因為老年人胃腸道分泌消化液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易使糞便秘結而造成排便困難。而經常便秘是誘發痔瘡的主要因素之一。主持人:痔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沈麒麟:痔瘡發生的原因,多年來爭論不休,不少學者各抒己見,匯總起來,可分為誘因和惹因兩大類。誘因包括遺傳、年齡、風俗、習慣、氣候、妊娠、生理稟賦、消化道疾患等等。惹因包括濫用瀉藥、食物及便秘時對肛門的刺激。還與過緊的腰束、肛門痙攣、肛門括約肌弛緩、肥胖,以及肝臟的阻塞等有關。主持人:前面說了痔瘡是常見病和多發病,那么痔瘡有遺傳性嗎?沈麒麟:痔瘡有否遺傳性,目前還未得到證實,但人的性格、神經系統和組織類型是可以遺傳的。古人對此也早有論說,如竇漢卿說:“亦有父子相傳者,母血父精而成”。明代薛己亦說:“有因在母腹中受熱”的小兒患痔瘡的。從臨床詢問病史表明,大部分患者的父母幾乎均患有痔瘡,父母代血管組織彈性脆弱常可遺傳給下一代,而痔瘡也是一種局部的血管病變,所以說,痔瘡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主持人:患痔瘡有性別差異嗎?沈麒麟:俗話有“十人九痔”之說,但從人群發病率和流行病學調查看,男性和女性患痔瘡的概率是一樣的。主持人:沈老師,聽了以上介紹,我們知道了痔瘡的發病原因等知識,那么痔瘡會不會癌變?沈麒麟:痔瘡是直腸下部及肛管皮膚下的痔靜脈叢擴張、彎曲、隆起成團的一種靜脈瘤(或稱為靜脈血管團),它是一種良性瘤,在病理及其臨床表現上與惡性腫瘤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從發病機理看,痔瘡一般不會發生癌變。主持人:便血一定是痔瘡嗎?沈麒麟:便血是痔瘡特別是內痔的一個典型癥狀,但并不是痔瘡的特有癥狀,更不能認為便血就是痔瘡。在臨床上有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如肛門、直腸、結腸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等。那么痔瘡便血是怎么回事,與其它便血如何區別呢?早期內痔以便血為主,其出血的特點為間歇性、無痛性、周期性,出血的性質為鮮血,出血的方式為手紙帶血、糞便帶血或滴血、噴射狀出血。中醫描述痔出血:"痔下之血,一線似箭,或點滴不已。"出血的原因為排便時糞便擦破隆起的曲張痔靜脈和排便用力時使血管內壓增高、痔靜脈破裂而引起。內痔出血在大便干燥時最易發生和加重。然而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千萬不要以為大便出血就是痔瘡而買藥自服,不去醫院檢查,從而延誤或掩蓋其它嚴重疾病,貽誤治療時機。主持人:痔瘡便血與其他便血怎樣區別?沈麒麟: 1.內痔出血: 多為反復發作的無痛性便血,以便紙帶血、滴血、噴射出血為主。 2.肛裂出血: 多因便秘而出血,糞便帶鮮血或滴鮮血,伴有肛門周期性疼痛,出血與肛門疼痛是一致的。 3.直腸息肉出血: 多見于兒童,慢性無痛性便帶鮮血,大便時息肉常可脫出肛外,有蒂,可還納。 4.直腸癌出血: 應特別提高警惕,因在臨床常被誤診為痔瘡而延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造成嚴重的后果。直腸癌多見于40歲以上者,可有排便不暢,便次增多,里急后重或墜脹感,膿血便伴有臭味。 5.下消化道出血: 潰瘍性結腸炎、家族性息肉病等下消化道疾病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臨床上易將此現象誤診為痔出血。此種出血多為膿血或粘液血便,深紫色,并多與糞便相混合。 主持人:痔瘡的常見癥狀有哪些?沈麒麟:痔瘡的常見癥狀: ①便血。 內痔早期的主要癥狀,有噴射狀出血、點滴出血、手紙沾血等,血色鮮紅,外痔一般不出血。 ②脫出。 這是中晚期內痔主要癥狀,其原因為內痔痔核增大,粘膜纖維化,排便時內痔脫出肛外。 ③墜痛。 外痔疼痛性癥狀。內痔一般不痛,墜痛常發生在內痔感染、嵌頓和絞窄性壞死,也常導致劇烈的墜痛。 另外,晚期內痔反復脫出,可引起肛門括約肌松弛和分泌增多,致使肛緣常潮濕不潔,出現瘙癢和濕疹,嚴重時還可引起摩擦痛和癢痛,內痔出血還可引起貧血。 主持人:痔瘡發作有季節性嗎?沈麒麟:痔瘡發作一般無明顯季節性,但在寒冷的冬季,人們喜歡吃一些熱性辛辣的食物御寒,如涮羊肉、麻辣火鍋,飲用烈性白酒等。吃了這些食物后,大便容易秘結,刺激腸道,引發痔疾。又因冬季著衣多而厚,有些人因不便而不堅持每天清洗肛門,使肛門口細菌容易繁殖,增加感染,加重病情。所以冬天為痔瘡相對多發的季節。主持人:為什么痔瘡患者在便后有排便不凈及下墜感?沈麒麟:臨床上常見到中氣不足的老年人及體質虛弱的痔瘡患者,在大便后仍有排便不凈或肛門下墜的感覺,主要由于痔核經常脫出肛外,或患者為了盡快的將大便解凈,常常用力努掙,致使肛門部血液回流受阻,痔靜脈郁血擴張,又因排便時壓力向下和糞便的刺激,即使大便已解完,依然存在下墜及未解完大便的感覺。如果出現以上癥狀的同時,再伴有排便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或大便變形者,則要高度懷疑有肛門直腸癌腫發生的可能,應認真檢查,及時治療。主持人:為什么痔瘡患者容易發生貧血?沈麒麟:內痔患者初期在便后僅帶血少許,但隨著痔核的增大,出血也越來越多,由于長期反復便血而形成慢性失血性貧血,而致頭暈、乏力、少氣懶言、心悸、面色萎黃等癥狀出現。(返回)主持人:痔瘡的治療原則是什么?沈麒麟:一般無癥狀的痔無需治療。有癥狀的痔,即痔瘡,需進行治療。治療的目的在于減輕、消除主要癥狀,而非根治。主持人:痔瘡的內治方法有哪些?沈麒麟:一般治療包括注意飲食結構,多飲水、多進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防治腹瀉等。中醫內治以辨證論治為主,即應用內服藥物消除痔瘡所引起的癥狀。如出血實證宜清熱涼血祛風,用涼血地黃湯;濕熱下注,宜清利濕熱,用臟連丸、槐角丸等。虛癥宜養心健脾,用歸脾湯或十全大補湯。如脫出氣虛宜補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血虛宜補血養血,用四物湯。如肛門腫脹癢痛,宜清熱祛風,除濕活血,用止痛如神湯。如便秘,宜潤腸通便,用麻仁丸等。主持人:痔瘡的外治方法有那些?沈麒麟:痔瘡的外治法有: ①熏洗法。 用藥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用手巾蘸藥汁乘熱敷患處,冷則更換。此法具有活血消腫、止痛止癢、收斂等作用。 ②外敷法。 即以藥物敷于患處,如五倍子膏、消痔膏、金霉素眼膏等。這些藥物具有清火、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等作用。 ③塞藥法。 即以藥物做成栓劑,塞入肛內,如消痔錠、痔瘡栓等。這些藥物具有清熱消炎、收斂、止血止痛作用。 ④插藥療法。 又名枯痔釘療法,是中醫治療內痔的一種獨特有效的方法。枯痔釘具有腐蝕作用,能使痔核干枯壞死,達到脫落痊愈的目的。 ⑤注射療法。 一般用于內痔,近期療效甚佳。多數系用痔核局部粘膜下層注射。此療法是在痔區粘膜下層內圍繞血管的纖維組織收縮,壓迫了擴張的靜脈和動脈壁肌層的固定作用,從而減輕或消除了痔核的脫垂。此法術后疼痛等反應輕,國內廣為應用。 主持人:哪些痔瘡一定要考慮手術?用哪些方法?沈麒麟:當非手術治療無效或Ⅱ期以上內痔周圍組織被廣泛破壞后一定要考慮手術。結扎療法是治療痔瘡的基本方法之一,應用較普遍。其方法有: ①單獨結扎法。 適用痔核大蒂小的痔。方法是以7號絲線成瓶口結,扣住痔核根部,抽緊后痔核變暗紫色,五至七天便可脫落而愈。 ②膠圈套扎法。 以小膠圈套扎在痔的基底部,造成機械性縮緊,阻斷痔的血液供應,產生缺血性壞死,繼之脫落而愈。 ③貫穿結扎法。 于痔根部貫穿縫扎,七日后痔核缺血壞死脫落,創面愈合。近期、遠期療效均較理想。 ④外切內扎法。 適用于皮垂性混合痔、靜脈曲張性混合痔。在外痔部分?quot;V"字形剪切并切至齒線平面,然后結扎。既可解決外痔部分,又可減少術后疼痛反應。 主持人:痔瘡術后還會復發嗎?沈麒麟:由于痔瘡的發病原因很多,從便秘、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酒,到久行、久坐、久站、懷孕分娩等等,均為痔瘡的發病因素,因此,痔瘡的發病率極高。主持人:為什么痔瘡術后會出現小便不利?沈麒麟:少數患者在痔瘡手術后有小便不利的現象出現,這是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引起小便不利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神經反射引起的,因為支配肛管周圍的第四骶神經同時支配排尿活動,如果損傷過多,或者塞敷料太深,就會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約肌痙攣而小便不利,或者由于麻醉不全、前列腺肥大等因素也可導致術后尿潴留,一旦出現小便不利,不要緊張,根據引起原因作對癥處理,一般多能自行緩解。如處理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可給予導尿。主持人:痔瘡術后應注意什么?沈麒麟:手術當天應減少活動,注意臥床休息,不要解大便,可以進半流質,但不要吃面、豆類及奶制食品,以防胃腸脹氣,隔天可改成少渣軟食或普食。最好在術后三天再解大便,并可適當活動。每天便后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肛門,然后換藥,避免創口感染。若作內痔結扎術者,在術后7~10天時,應注意臥床休息,盡量減少活動,以防在脫線階段而引起大出血。如果在手術三天后仍不解大便或大便干燥者,可服些潤腸藥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做到排便定時,以每日或隔日一次條形軟便為宜。(返回)主持人:沈老師,聽了你的介紹,我們收獲不小。請你再給我們講一講怎樣才能預防痔瘡的發生?沈麒麟:以上講了引起痔瘡的因素很多,但是,很多因素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的。所以,若能針對痔瘡發生的各種因素采取適當的措施,就可以預防或減少痔瘡的發生。1. 加強身體鍛煉。 特別是從事久坐、久站、久蹲、久行工作的人,肛門直腸部位靜脈血回流困難,易造成痔靜脈叢擴張淤血屈曲而形成痔瘡。所以,要適當變換工作體位,積極參加體操、跑步、打太極拳等體育活動。 2. 做到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 應適當節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入,如辣椒、生蔥、生蒜等。應多食素菜、水果等。 3.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是引起痔瘡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積極預防。尤其老年人要重視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一有便意及時解便,否則,日久會抑制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飲食方面要注意經常吃粗糧雜糧,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絲瓜等。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要定時,排便時不要看書報,也不要久蹲不起或過度用力。 4. 積極治療與痔瘡有關的疾病。 如痢疾、腹瀉、肝硬化,以及一些引起腹內壓增高的疾病,如腹內腫瘤、子宮肌瘤、前列腺肥大等。。 5. 婦女要節制生育。 妊娠要避免久站、久坐,安排好活動與休息,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和蔬菜,少食辛辣煎炒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 6. 保持肛門局部衛生。 便后用柔軟的手紙擦揩肛門。如能堅持便后或臨睡前用溫水清洗肛門,效果會更好。 7. 保持情志舒暢。 心理障礙可能通過抑制外周自主神經對結腸的支配而引起便秘。情緒緊張、憂郁焦慮,或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項工作,或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驚恐等,都會使便意消失,形成習慣性便秘。精神心理因素是直腸性便秘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情志,亦是預防痔瘡的重要因素之一。

熱心網友

我國素有“十人九痔”的說法,表明痔瘡的發病率是相當的高。治療和預防痔瘡的主要措施是保持大便的通暢,因此必須讓病人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以防大便燥結而損傷痔部皮膚引起出血。可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便秘時可服用緩瀉劑,或口服蜂蜜,使大便通暢。解完大便后可和40℃的溫開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即pp粉)溶液坐浴。目的有二,一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二是保持肛門皮膚的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熱心網友

我國素有“十人九痔”的說法,表明痔瘡的發病率是相當的高。治療和預防痔瘡的主要措施是保持大便的通暢,因此必須讓病人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以防大便燥結而損傷痔部皮膚引起出血。可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便秘時可服用緩瀉劑,或口服蜂蜜,使大便通暢。解完大便后可和40℃的溫開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即pp粉)溶液坐浴。目的有二,一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二是保持肛門皮膚的清潔,防止繼發感染。勸告病人務必戒酒,不食或少食蔥、辣椒之類的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引起直腸和肛門局部的充血。本病好發于從事久坐、久站、久蹲體位的職工和相對活動較少的人,為預防痔瘡,這些人在工作一定時間后應進行工間體育活動,以減輕肛門直腸部充血。血栓性外痔時會突然有較劇烈的疼痛,但大部分病人經休息、熱水坐浴或熱敷療法及外涂消炎止痛膏,一般1-2周后可自行消失,不需手術。如血栓較大,也可手術取出血栓,換藥后即可回家。出血較多的病人,應及時勸其去醫院診治。如痔核脫出形成嵌頓痔時,應立即用手輕柔地把脫出物推回到肛門內,復位后必須俯臥半小時,防止痔核再度脫出。如復位困難,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婦女妊娠期間出現的痔,只要注意適當休息,食少渣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便后洗凈肛門,外涂痔瘡膏等方法護理,產后一般都能恢復。對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痔核切除術。特別是較大的孤立的出血性痔以手術切除為妥。對長期有粘液血便并伴有血塊者,應陪其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直腸腫瘤和其他肛門疾病。常有些直腸腫瘤病人一直當痔瘡醫治,待發現時腫瘤已處晚期,故應高度警惕。冬季氣候寒冷干燥,人們又喜歡吃麻辣食品和各式補品,造成了很多人痔瘡的發作。從醫學角度來說,調整飲食是預防痔瘡、減輕其癥狀、減少復發的重要因素。  得了痔瘡,在飲食上不要過于精細,應該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它能增加胃腸蠕動,令糞便變軟,不會積存,壓住靜脈血管。這類食物主要有燕麥、全麥面包、糙米、蔬菜和水果。但要注意,壯陽火的水果,如芒果、榴蓮、荔枝、龍眼不宜多吃。深色綠葉蔬菜不僅含纖維多,而且含有維生素K,對出血性痔瘡非常有效。同時,得了痔瘡要增加飲水量,特別是每天清晨醒來后要喝一大杯水,對清潔結腸、預防便秘作用很大。另外,要多吃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消腫、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黑芝麻、蜂蜜、竹筍、柿餅、香蕉、無花果、榧子、黑木耳等。  得了痔瘡的人最好別吃辛辣食物,包括辣椒、咖喱、胡椒、生姜、大茴香、白酒等。因為辛辣食物對直腸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會使它明顯充血,造成排便時肛門口灼痛。有些食物雖然不會惡化痔瘡,但可能在排便過程中引發患處進一步發癢,如咖啡、啤酒、可樂等,也不宜飲用過量。另外,飲食中還應該控制鹽的攝入量,過量的鹽會使體內液體停滯于循環系統,造成肛門及其他地方的靜脈隆起,使病情加重。痔瘡是否具有遺傳性,目前尚無定論。有的學者認為,一個家族中患痔瘡的人數較多,可能與該家族的人靜脈壁先天性薄弱,血管壁內彈性纖維少,膠原纖維多,缺乏彈性,不能耐受血管的壓力,在基本相同的條件下易擴張而形成痔瘡。但亦有學者認為這些推理不足以證明痔瘡有遺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