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缺鐵性貧血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營養缺乏性疾病之一,也是小兒常見的營養缺乏病,我國6個月至6歲嬰幼兒中較多見,患病率約為40%左右,農村高于城市。主要原因與斷奶期喂養不當,未及時補充鐵質有關。嬰兒每天需要鐵約為0。5--1。5毫克,一般人乳含鐵約為1。5毫克/升,牛奶為0。5毫克/升;而人乳中的鐵有50%可被吸收。顯然如果不通過其他途徑補充鐵劑,就必然會導致小兒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小兒常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眼結膜、指甲床和手掌蒼白,食欲減退、活動減少、生長發育遲緩,因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而且,缺鐵還會影響嬰幼兒智能發育,出現神經精神癥狀。血象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均低于正常值,做血清鐵蛋白、血清鐵等生化檢驗可確診本病。如發現小兒有貧血的癥狀,應去醫院做貧血原因檢查,不應擅自盲目用補血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缺鐵性貧血雖然對兒童危害不淺,但它是可以預防的。 要預防嬰兒的缺鐵性貧血,主要注意輔食的添加,出生三個月后的嬰兒因不能進食肉類,可加蛋黃或豆漿,稍大一點的嬰兒,可逐漸加肉湯或肉粥等食物。另外強化奶粉、強化餅干、強化食鹽、強化代乳品等。此外,維生素養C能加強鐵的吸收,因此食用維生素C豐富的果汁、或每天給小量的維生素C,對預防缺鐵能起輔助作用。對于大上點的幼兒,要注意營養的全面,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一般動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較高,達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幾。下面介紹一些鐵含量高和吸收率強的食品,以供參考。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 100克豬肝含鐵 25毫克,而且也較易被人體吸收,便于嬰兒食用。 各種瘦肉:雖然瘦肉里含鐵量不很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歡。 雞蛋黃:每 100克雞蛋黃含鐵 7毫克,盡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其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它營養素,所以它是嬰幼兒補充鐵的一種較好的輔助食品。 動物血液:豬血、雞血、鴨血等動物血液里鐵的利用率為12%,市場上出售的血豆腐,是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的一種好食品。 黃豆及其制品:每100克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 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 7%,遠較米、面中的鐵吸收率為高,要多給孩子吃豆制品。 芝麻醬: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素,是一種極好的嬰幼兒營養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添加在多種嬰幼兒食品中,深受兒童們歡迎。 綠色帶葉的蔬菜:雖然植物性食品中鐵的吸收率不高,但菜每天是都要吃的,所以蔬菜也是補充鐵的一個來源。 木耳和蘑菇:鐵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每 1OO克含鐵 185毫克,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它作為補血佳品,此外海帶、紫菜等水產品也是較好的預防和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的食品。 。

熱心網友

同意1樓

熱心網友

吃蛋黃,肝泥,瘦肉,綠色蔬菜、棗等。

熱心網友

按樓上的

熱心網友

嬰幼兒貧血以缺鐵性貧血占大多數。患兒貧血的主要原因與媽媽有很大相關 ,一是母體孕期營養不足。二是分娩后母乳不足 ,三是兒童偏食、挑食。  那么如何預防和糾正兒童缺鐵性貧血呢 ?首先要讓母親調整食物結構 ,合理飲食。婦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應做到葷素搭配 ,粗細糧搭配 ,豆類食品與蔬菜瓜果類混食。不偏食 ,同時適當地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魚類、蛋類、瘦肉、豆制品、核桃、大棗、芝麻醬、黑木耳、綠葉蔬菜等 ,以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此外。哺乳期婦女還應常喝營養湯 ,如豬蹄花生米湯、雞湯、魚湯、蓮子大棗紅糖湯、豆腐青菜湯、醪糟雞蛋湯等 ,以促進乳汁分泌 ,滿足兒童身體需要。  第二提倡母乳喂養 ,科學育兒 ,適時添加輔食 ,糾正兒童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  第三對于血液化驗證實確實缺鐵的兒童 ,也可在醫師指導下可補充鐵制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