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先找方程式中化學價變化的物質:升高的用“+”表示,降低用“-”表示;在草稿上寫出升高了m,即:+m,(例如由+1變為+3即寫:+2);同樣表示出降低了n,即-n(例如由-3變為-2即寫:-1);得失電子要相等。所以要找出m和n的最小公倍數,即:(+m)*a=(-n)*b;a,b則為含有該元素的配平系數(據上述例子中+2*1=-1*2,其系數分別是1,2,該+,-號表示得失記號,不屬于運算符號)如果有具體的方程分析可能會更清楚些,而且有些反映比較復雜,我上面寫的也只是對一些簡單的反映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表述中不恰當或不理解的地方也在所難免。關鍵還是看得失電子多少,來看他們的最小公倍數(還是該稱最大公約數呀,哈哈,忘了)來確定系數。
熱心網友
根據得失電子數守恒 一種元素失多少電子 就必定有1種或者幾種元素得同樣多的電子具體可以去看各種輔導書 講起來很麻煩的 你又不給分......沒動力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