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關于“的”“地”“得”的用法 可能處于粗心疏忽,或認識上的模糊,發(fā)現很多朋友對“的”“地”“得”的使用很隨便。此乃小事,對只愛看不愛寫的人來說無所謂。可對于喜歡文字并經常發(fā)帖的朋友來說,則是大事,和錯白字一樣,容易讓人不好意思。 “的”“地”“得”各有自己的習慣用法,比如“我的,他的,賣菜的,的確”;“地球,道地,境地,心地”;“得獎,得當,飯得了,不得罵人,均得參加”。 可是,在此要講的重點并不是以上這些,以上這些屬于固定詞語, 容易記憶,不會出錯。容易出錯是表現詞性的地方。下面我一一 講來: 一,“的”:用在詞或語后表明形容詞性。比如高大的建筑。建筑是名詞,高大是形容詞,高大是來形容建筑的。什么樣的建筑?高大的建筑。這里就要用“的”來連接。此類舉例很多:綠色“的”菠菜,空中飛翔“的”鳥,這才是一個完整“的” 我。。。。。。記住:“的”的后面是名詞。 二,“地”:用在詞或詞組后表明副詞性。比如飛快地跑。跑是動詞,飛快是形容詞,飛快是來形容跑的。怎么樣的跑?飛快地跑。這里就要用“地”來連接。此類舉例很多:大聲地唱,生氣地高聲大罵,嗚嗚地哭了,順利地跑到了目的地。。。。。。記住:“地”的后面是動詞。 三,“得”:用在動詞后表示可能比如跑得真快。跑是動詞,跑得結果怎么樣?很快。這里就要用“得”來連接。此類舉例很多:飛得高,興奮得失眠了,長得賊漂亮。。。。。。記住:“得”的前面是動詞。 最后,把“的,地,得”用在一段話里給以總結: 美麗的姑娘,婀娜地走在彎曲的田間小路上,她走得如此輕松歡快。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心網友
前面許多回答都很好,我用我的話來說:1. 怎么樣“的”東西 (或是:什么樣“的”東西)2. 怎么樣“地”干3. 干“得”怎么樣東西---就是名詞,干---就是動詞,順便說一下:我的;我干的;是第一種的簡略詞----后面省略了名詞(所謂“的”字結構)說多了就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在語句中起到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的作用。謝謝你的提問!
熱心網友
名詞前用“的”。動詞前“地”。形容詞前用“得”。
熱心網友
的1用在定語后,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系 [-ic,-ve…]。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 [of,'s]。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 pron。 附著在詞或短語之后,構成“的”字結構,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賣菜的;吃的助詞。“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推的推,拉的拉用在謂語動詞后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如:誰買的書?;他是昨天進的城;我是在預售處訂的票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如: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這件事兒我是知道的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口]∶表示相乘。如:這間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方]∶表示相加。如: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同“得”,后面帶補語那知進了園門,園子里已結坐的滿滿的了。――《老殘游記》同“地”(de)。用在狀語后,表示狀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修飾關系另見的2確實;實在 [really;indeed]不因霜葉辭林去,的當山翁未覺秋。――秦觀《淮海集》又如:的對;的據(真憑實據);的覺(果然;的確);的是(的確是)必定;一定 [certainly]。如:的決(處決;處斬);的的(特意)另見de;d?得1d?(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貝”(財貨)加“手”,左邊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著財貨,自然是有所得。本義:得到,獲得)同本義(本來沒有而爭取得來成為己有) [get;obtain;gain]得,行有所得也。――《說文》三人行必得我?guī)熝伞(D―《論語》。釋文:“本或作必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難得。――《世說新語·假譎》賣炭得錢何所營。――唐·白居易《賣炭翁》工之僑得良桐焉。――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閑兒(有空閑時間;得空);得勝回頭(宋元說書人在開講正書前先說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勝回頭);得職(獲得官職);得情報;得錢;得獎找到 [discover;obtain;find out]知得而不知喪。――《易·文言》慮而后后能得。――《禮記·大學》。注:“謂得事之宜也。”至德不得。――《莊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聊齋志異·促織》得知 [hear of;learn about]故無術者得于不用。――《韓非子》禮得其報則樂。――《禮記·樂記》。注:“謂曉其義。”武王得之矣。――《呂氏春秋·義賞》。注:“猶知也。”捕獲 [catch]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亦指被捕獲;被逮捕。又如:得俊(俘獲敵方的勇猛將士)成功;完成 [succeed]已經傳人畫圖樣去了。明日就得。――《紅樓夢》又如:得算(計謀成功);得策(謀略得當)適,合 [fit;befit;suit]傲嘯東軒下,聊復得此生。――陶淵明《飲酒》具備 [have;possess]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勸學》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孟子·告子上》地廣而不得者國危,兵強而凌敵者身亡。――《鹽鐵論·擊之》助動詞。能,能夠 [can]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論語·微子》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進退不得,為之奈何?――《吳子·應變》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史記·項羽本紀》得意,滿足 [be proud of;revel in]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史記·管晏列傳》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世說新語·文學》又如:洋洋得意看到 [see]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得d?收獲,心得 [what one has learned]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開鄭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潛傳》德,道德,有德之人 [virtue]尚得推賢不失序。――《荀子》得d?必須,應該 [must]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得d?合適;正確 [suitable;right]于彼計則得。――馬中錫《中山狼傳》歷古今之得失。――《漢書》得d?用在口語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all right]。如:得,就這么辦;得了,別說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應之詞)用在口語中,瞧。在情況變壞時表示無可奈何 [look,look!]。如:得,又搞錯了;得,全完了另見de;d?i地1de助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認真地學習;天氣漸漸地冷了;有計劃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動態(tài),相當于“著”。常附在立、臥、坐等不及物動詞的后頭后妻向床上臥地不起。――《舜子變文》還用于狀語后或補語前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杜甫《越女詞》另見d?地2??d?(形聲。從土,也聲。本義:大地)同本義,與“天”相對 [the earth]立字士力于一者為地。――《春秋·元命苞》土乙力為地。――《爾雅·釋地》地生養(yǎng)萬物。――《管子·形勢解》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極僻遠的地方);地宮(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陰間);地脈(風水);地遁(隱入地下;入土而逃)地面;陸地 [ground;land]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樂府詩集·木蘭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靜夜思》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處);地市(地下的市鎮(zhèn));地平(地面平坦)土地;田地 [land;fields]殫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又如:濕地;好地;下地干活兒;地頭(地上,與天上相對;方面);地靈(土地山川的靈秀之氣)領土,屬地;地區(qū) [territory]。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戰(zhàn)國策·魏策》又如:各地;內地;本地;割地(割讓領土);地方;場所 [place;locality]此地空余黃鶴樓。――唐·崔顥《黃鶴樓》英雄無用武之地。――《資治通鑒》又如:各地文化站;產地(物品出產的地方);墳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遷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無賴)地位 [position]。如:地業(yè)(地位與事業(yè));地望(地位和聲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賤,地位低下)心意活動的領域 [a person's mind]。如:心地;見地;識地路程;面積 [distance;area]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紅樓夢》又如:十里地居住地 [dwelling place]。如:地址;地鄰(鄰居;鄰里)花紋圖案或文字的襯托面;底子 [background]。如:地子(襯底;花紋的襯托面)地區(qū),中國省、自治區(qū)以下,縣以上設置的行政區(qū)域 [district]。如:省地縣三級地主的簡稱 [landlord]。如:地富(地主與富農)言語和行動可以回旋的地方 [roon for action]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yǎng)生主》另見 de。
熱心網友
人的生存得靠大地!
熱心網友
名詞前面用“的”,形容詞前面用“得”,動詞前面用“地”。
熱心網友
"的"+名詞動詞+"地"形容/動詞+"得"
熱心網友
助詞“的”“地”“得”的語法功能解說:口訣:“的”定“地”狀“得”后補。解說:“的”是定語的標志,表示“的”前面的詞或詞組對“的”后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起修飾限制作用,如:美麗的西雙版納。 “地”是狀語的標志,表示“地”前面的詞或詞組對“地”后面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起修飾限制作用,如:悄悄地走。非常地漂亮。 “得”后面是補語的標志。表示“得”后面的詞或詞組對“得”前面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起補充說明作用,如:擺放得整整齊齊。目的:希望你能永遠地記住美麗的“的”“地”“得”三位姑娘,愛得死去活來。
熱心網友
關于“的”、“地”、“得”的使用,不僅小學生經常出錯,包括中學生大學生也經常混洧不清。作為三個常用的漢字,必須搞清其用法。一、“的”這是個助詞,其后面一般是名詞性的成份。例:我們的祖國;;美麗的花。。在很多的時候,,它也可前面的動詞組成“的”字短語,例::我說的;;他寫的;;開車的;等。二“地”一般用在動詞和形容詞的前面,,起修飾作用。例::非常地漂亮、悄悄地走了。三、得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起補充作用。。例:;這朵怎么樣??美麗得很。。他走得太快了。當然以上說的是作為助詞的區(qū)別,。其實區(qū)分方法簡單,,但關鍵的一點是使用的時候要想一想不要隨隨便便地用。。如果你還是感到很難理解那么就請你對照上面說的用課文中的句子來驗證一下這樣你會加深理解的快來行動吧。
熱心網友
的字常出現在名詞前面,地字常出現在動詞前面,得字常出現在形容詞前面.如果的\地\得成為實詞時就不確定了.
熱心網友
名詞前用“的”,動詞后用“地”,形容詞前用“得”
熱心網友
不用想得太復雜,只要記住“地”用在動詞后面,“得”后加形容詞,“的”用在名詞后,句子寫多了就容易記住了
熱心網友
其實很簡單:“地”用在動詞前面;“得”后面的是形容詞,用來修飾它前面的詞;其他時候用“的”。
熱心網友
地用在動詞后面,的用在名詞后面,得用在形容詞后面,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