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2歲半,近日頭上長黃水瘡。一段時間以來他因為治咳喘在吃湯藥,里面有不少玄參、太子參,不知是否吃了上火引發。請問應怎樣治療。
熱心網友
不管什么原因,應先去醫院檢查一下,讓醫生看看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要隨便亂治,要盡早治,別耽誤了。
熱心網友
黃水瘡是以皮膚上遍發水皰,壁薄透明,流出黃水為特征的常見化膿性皮膚病。又稱滴膿瘡、膿皰瘡,相當于現代醫學的膿皰病。多因脾胃濕熱過盛,兼受風邪相搏而成。證見初起皮膚患處先起紅斑,繼之成粟米樣水皰,逐漸增大,皰液初呈透明,后為混濁,基底紅暈,隨即變為膿皰,癢而兼痛,搔破黃水淋漓,蔓延不止,瘡水干后結痂而愈。黃水瘡多發生于小兒頭面、耳、項等處,重者可延及全身。 治宜祛風勝濕,清熱涼血,內服升麻消毒飲加蒼術、黃連;風邪勝者服消風散;濕熱重者服平胃散加黃芩、黃連。外治:熱重者用青蛤散外敷;濕重者用碧玉散或三石散外敷。應注意皮膚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