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曾戴上“最具營養價值乳品”頭銜的牛初乳,近段時間卻被群起而攻之。一些專家也紛紛對牛初乳提出質疑,給牛初乳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去年因非典而快速升溫的牛初乳,一度供不應求,全線斷貨。一時間,商家蜂擁而上,冒出大量品牌:完達山乳珍、海王牛初乳、新西蘭培芝、中科乳珍、日月牛初乳、長富諾力康牛初乳、晨光初乳……就在年初,還傳出伊利9000萬元打造初乳市場的消息。  然而最近,火極一時的牛初乳,寒風襲來,猶如走入嚴冬。  中山大學營養學系主任、保健食品監測中心質量負責人蔣卓勤教授認為,牛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沒錯,但人和牛是兩個不同物種,人病和牛病不同,免疫也存在種族差異性,只有人初乳的免疫因子才對人體產生作用,靠喝牛初乳來防人的病,是不現實的。蔣教授不無遺憾地說,牛初乳中確實有很高的蛋白質含量,但商家宣傳的種種神奇功效,對于牛來說有效,對于人則未必。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理事長則表示:“目前科學界對牛初乳的研究還很不夠,很多功能未得到科學論證,仍存在著爭議,還有待科學的進一步研究。”  牛初乳就是靠“增強免疫力”這些動人的概念受到追捧,一旦這些概念被質疑乃至推翻,商家苦心經營的市場似乎無所依托了。另外,行業長期以來的混亂和不規范同樣是責不可卸,夸大宣傳、濫竽充數、標準缺失,使牛初乳漸漸走入危險地帶。  “市面上不到10%的產品是真正的牛初乳,其它很多都在糊弄消費者!”王丁棉對此表示痛心。牛初乳是產量極少、收集困難、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但目前國內出現的牛初乳品牌近百種,廣東市場常見的就有二三十種,業內人士稱,獲得國家衛生部保健功能驗證的產品只有10個。  另外,牛初乳產品至今沒有統一的標準,某品牌牛初乳標明每100克中蛋白質含量≥12g,而另一品牌卻標著≥82g;某品牌牛初乳每100克含免疫球蛋白880m g,而有的竟標明高達26000m g……標準的缺位,令市場更加混亂。  據了解,目前國內只有新疆制定一  個地方性《生鮮牛初乳收購標準》。月前在北京召開的牛初乳開發利用研討會上,牛初乳的全國統一標準制定成為一個重要話題。  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透露,乳制品工業協會已和有關部門聯手制定牛初乳的生產、檢測等統一的國家標準,其中對牛初乳的定義、免疫球蛋白含量會有明確規定。這個標準將對在中國境內銷售、生產牛初乳的國內外廠家都有約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