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觀火》的 故事,只要譯文,生動有趣!
熱心網友
隔岸觀火是出自《三十六計》中的第九計。有點坐山觀虎斗的意思。當年趙國長平之戰失利后,為了除白起報仇,使用此計,送禮給當時的秦國丞相范睢(此人曾獻遠交近攻之計),并以種種好處與白起勝后將功過于他,范睢心眼小,好妒忌,因而勸秦王接受趙國投降,招回白起。范睢又用計將白起貶為庶民,使白起死于還鄉的路上。趙國使用此計,除掉白起,解除了心中的大患。
熱心網友
本計的大意是:敵人內部發生分裂,我便等待他發生內訌,自身消弱力量。
熱心網友
乾康和齊己都是唐朝的僧人。齊己在湘西道林寺時,乾康前去拜會。門人說:"和我師父交往的都是會作詩的人,請作一首絕句作為門剌。"乾康說道: 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問,報道門前是衲僧。 全詩大意: 隔岸紅塵中的人忙得風風火火, 山中寺門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 煮茶的童子請不要再難為我了, 你就說門前到訪的是個窮和尚。 齊己聽了大喜,每天都把乾康待為上賓。 人們從中引申出成語"隔岸觀火",隔著河看別人忙碌,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幫助,在一旁看熱鬧。完全是另外的意思。 (出自清o孫濤《全唐詩話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