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熱心網友
給航天員提供了一個睡袋,睡覺時,航天員一定要將手臂放進睡袋里,把雙手束在胸前,以免無意中碰到儀器設備的開關 航天飛行時的一次日落日出,晝夜周期長短不一,因為它和飛船繞地球飛行的軌道高低相關。神舟系列飛船在太空飛行過程中約90分鐘一個晝夜周期,最長的黑夜僅僅是37分鐘。因此航天員的作息時間表不能像在地面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樣制定,而只能依據人的生物節律和飛行任務需要統籌安排。根據飛行程序,24小時雙人乘組的航天員可以每人輪換睡眠6~7小時。 航天員在太空中睡眠也很特別,反正在失重環境里不分上和下,站著躺著睡都一樣。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這樣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所以,航天員既可以筆直地站著靠艙壁睡,又可以靠著天花板睡,總之你想怎么睡都是可以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中國航天醫學工程學科與航天飛行訓練仿真技術方向學術帶頭人陳善廣說,我們專門給航天員提供了一個睡袋,人就睡在睡袋里面,不過睡袋是掛在軌道艙的艙壁上。“神五”時,航天員的任務比較多比較重,楊利偉只睡了個把小時。但是“神六”不一樣了,我們在地面進行過試驗,把他們的作息時間進行了科學的安排,操作任務的間隙安排他們進行必要的休息,一天至少要睡六七個小時。 睡覺時,航天員一定要將手臂放進睡袋里,把雙手束在胸前,以免無意中碰到儀器設備的開關。同時由于在失重的環境中,睡眠中的人會有四肢脫離軀干的感覺。一名前蘇聯的宇航員就曾在朦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當成向自己漂來的“怪物”,嚇出一身冷汗。。
熱心網友
睡在睡袋中,并將睡袋固定在艙壁上,以免在艙內亂飛。時間是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在地面上就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