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早期封建國家是怎樣形成的??   請盡快回復  謝謝

熱心網友

《歐洲早期封建國家》教案設計【教學目的】基礎知識:法蘭克王國的建立及全盛時期,查理大帝,法、意、德、英四國的形成,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和確立,封建等級制度,封建主和農奴,拜占廷帝國及其文化,基督教會勢力的膨脹。要求學生認識:1.封建制取代奴隸制是社會的進步。農奴比奴隸的處境有所改善,有一定生產積極性,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2.在世界范圍內,西歐進入封建社會比中國晚約1000年;西歐封建社會的特點。3.基督教會演變成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是歐洲最大的封建主。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分析、比較、客觀評價的能力。【教學重點】西歐主要封建國家和西歐封建社會。【教學難點】西歐封建社會初期的發展與經濟文化落后的原因。【教學用具】《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滅亡》、《查理帝國·凡爾登條約》掛圖兩幅,自制《歐洲封建國家形成圖示》小黑板一塊。板書:第8課 歐洲早期封建國家一、從法蘭克王國到查理帝國二、西歐主要封建國家1.查理帝國的分裂(843年法、意、德的雛形)2.英吉利王國(9世紀早期)三、西歐封建社會1.封建制度的確立(9世紀)2.封建等級制度3.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四、繁榮的拜占廷帝國五、基督教會勢力的膨脹副板書:中世紀 476年 封主 封臣 農奴【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學習古代希臘、羅馬奴隸制國家的歷史,大家了解了歐洲奴隸社會的情況。翻過奴隸制社會歷史的一頁,歐洲進入了封建制度占統治地位的時期,史學上稱“中古時期”或“中世紀”。本課就是敘述歐洲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的歷史。(板書課題)提問:現代歐洲主要國家有哪些?(學生集體回答:英、法、德、意等。)這些國家都是在歐洲封建時代形成的。它們形成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同中國封建時代相比又有什么特點?對歐洲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基督教會又是怎樣演變成為大封建主的?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沿著歷史的足跡,到公元5世紀的歐洲去看一看吧!(掛圖《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提問:西羅馬何時滅亡? 學生齊答:公元476年。)指圖講解: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入侵的號角伴著羅馬奴隸起義的義旗,沖垮了搖搖欲墜的西羅馬帝國。以此為標志,歐洲開始步入封建時代。日耳曼人在西羅馬的土地上建立了幾個國家,其中最主要的是法蘭克王國。我們今天要講的西歐大陸上的封建國家主要是由法蘭克王國演變而來的。一、從法蘭克王國到查理帝國(板書)(師生共同學習、歸納43頁小字課文)法蘭克人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居住在萊茵河下游,后來進入羅馬境內定居。在一個部落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戰勝西羅馬殘余勢力,奠定了國家基礎。克洛維成為法蘭克第一位國王。他接受了基督教,依靠武力和基督教會的支持擴張疆土,統一了法蘭克各部落。6世紀初,發展成為西歐大國,也是第一個接受基督教的日耳曼國家。(引導學生看43頁《6世紀初的法蘭克王國》圖)這時王國疆域西至大西洋,東到萊茵河中下游流域。法蘭克王國的強盛期是查理國王在位時。(讓學生看44頁《查理畫像》)查理身材魁梧,精力過人,酷愛以武力征服異族。他在位46年間,發動過53次戰爭,幾乎與歐洲各民族都打過仗。(掛《查理帝國·凡爾登條約》圖)查理把疆域一直擴展到歐洲中部,建都亞琛。公元800年,曾受查理保護的教皇為表示對查理的感謝,在圣誕節親自為其“加冕”,稱他為“羅馬人的皇帝”。自此,查理正式稱帝,法蘭克王國變成了查理帝國,在歐洲顯赫一時。提問:查理帝國為什么能稱雄歐洲?從查理畫像中能否得到啟示?(學生根據畫像分析回答:查理一手持劍,一手握有十字架。帝國強盛是依靠武力征服和教會支持實現的)。查理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他加強對全國的控制,保護基督教會利益,知人善任。還重視教育,率先學習、掌握了幾種外語和文化知識、并設立學校,對貴族子弟和少數平民子弟進行培養教育。但這些做法影響有限,當時整個歐洲的社會文化仍十分落后。以武力擴張為基礎的軍事帝國并不穩固。在查理死后陷入混亂,中央政權徒有其名,必然走向分裂。在帝國分裂的基礎上形成了西歐三個主要國家。二、西歐主要封建國家(板書)1.查理帝國的分裂(843年法、意、德的雛形(板書)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締結了凡爾登條約,把帝國分成三部分。(指《查理帝國·凡爾登條約》圖)后來西部發展為法蘭西,中部向南發展為意大利,東部發展為德意志。9世紀,西歐大陸上的三個主要國家形成。同時,在不列顛島上也出現了統一的英吉利王國。2.英吉利王國(9世紀早期)(板書)在5世紀末期法蘭克王國建立之時,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薩克森等部落渡過英吉利海峽進入不列顛,征服當地居民,建立起幾個小王國。9世紀早期形成了統一的英吉利王國。以上是西歐四個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過程:從5世紀到9世紀,封建制度也逐步形成確立起來,前后歷經近400年。西歐封建社會的情況是怎樣的呢?三、西歐封建社會(板書)9世紀時中國處在什么朝代?(學生齊答:唐朝。)對,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興盛期。而在西歐,封建制才剛剛確立。但封建制取代奴隸制,這畢竟是歷史的進步。在西歐封建社會里,主要矛盾是封建主與農奴之間的矛盾,土地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主要財富,在封建主內部形成了以土地分封為特征的等級制度。2.封建等級制度(板書)(讓學生看46頁等級制度示意圖,引導分析等級制的結構特點)在封建國家內,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他把所控制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臣屬,是封主;接受封地的大貴族成為其封臣,要效忠封主,為其出征作戰。大貴族又把土地分封給中小貴族,他們之間也構成了封主與封臣的關系。這樣,通過土地的層層分封,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統治階級的金字塔,壓迫剝削勞動人民。其中受壓迫奴役最重的是農奴。農奴是西歐封建社會的主要勞動者,由奴隸、隸農轉化而來,處境地位比奴隸有改善,又與自由農民不同。布置閱讀、提問:請同學們根據課文46頁小字課文,說說農奴的生活狀況和怎樣受封建主剝削的。(學生回答:農奴租種封建主的土地,用勞動產品交租。每周還要用三天時間無償為封建主耕種土地并隨時承擔蓋房、修橋、磨面等各種勞役。農奴的人身自由受到束縛,不得離開土地,生活十分貧困。)與農奴的貧困相對照,封建主控制土地,建立莊園,靠剝削農奴為生。他們居住在寬大舒適的城堡里,吃喝玩樂,過著寄生蟲般的生活。他們粗野無知,經常比武、打獵,甚至彼此混戰。了解了西歐封建社會的階級關系后,讓我們再來看其政治、經濟狀況。3.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板書)經濟:西歐封建社會初期幾百年中,因戰亂破壞較重,經濟發展緩慢,城市衰敗,工商業也不發達。但隨著社會的逐漸穩定,農奴生產積極性的提高,11、12世紀以后開始有了起色。提問: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是什么?(學生回答: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擴大,工商業活躍,城市開始繁榮。)14世紀新興的歐洲名城有哪些?(齊答: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它們不僅是本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路輻輳的大都市。特別是在意大利,由于位于地中海商路中心,15世紀城市工商業發展最為突出。(引導學生看48頁《15世紀的意大利》圖,找出名城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的位置。)威尼斯、熱那亞都是港口貿易繁榮的城市。佛羅倫薩的手工業十分興旺。盡管如此,歐洲封建城市與中國同時代的城市是無法相比的。我國唐都長安、宋都開封,都是國際性大都市,建筑布局規整,人口多達百萬,十分繁華。而西歐當時城市規模不大,街道狹窄,居民也不多。巴黎有6萬人就算得上大城市了。政治:西歐四國可分為兩種類型,發展體現了不平衡性。英、法兩國王權加強,15世紀發展為中央集權國家。而、德、意兩國長期分裂,處于割據狀態。以上我們對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再來看看歐洲東部封建社會發展的情況。(掛圖《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滅亡》,指圖講解)當5世紀西歐發生大裂變時,東羅馬帝國仍然存在并繼續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封建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東羅馬又稱拜占廷帝國。四、繁榮的拜占廷帝國(板書)拜占廷帝國繁榮發展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它沒有經受西歐那樣頻繁戰亂的破壞,相對穩定地獨立發展到封建社會。11世紀確立了封建制,經濟發展,工商業發達。其二,拜占廷地處東西方交匯區,文化發達。在保存希臘羅馬文化的同時,又吸收東方文化精華,創造出許多藝術精品。著名的圣索菲大教堂就是建筑與藝術的完美結晶。(讓學生著49頁圖)它興建于6世紀,是一座圓頂拱形建筑物,內外裝修十分豪華,給人以壯觀雄偉之感。它顯示了當時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術和藝術才能。提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修建得如此宏偉華麗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說明教會在當時具有重要社會地位和巨大影響。)對。在歐洲封建時代,基督教會的勢力迅速膨脹起來。五、基督教會勢力的膨脹(板書)基督教在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有巨大影響,特別是進入封建時代后,勢力不斷膨脹。當法蘭克作為日耳曼人國家第一個接受基督教后,不列顛各國君主也紛紛接受基督教。為爭取教會的支持,他們不斷地向教會贈送地產。例如:756年,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把他奪得的意大利中部包括羅馬城周圍的土地送給教皇。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后來的教皇國。除各國贈送土地之外,教會還巧取豪奪,在歐洲占據大量地產,僅在西歐,就有1/3的土地屬教會所有。教會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主,各國國王也無法相比。教會不但占據土地,剝削農奴,還向全體居民征收“什一吮”,搜刮財富,十分貪婪。教會還壟斷文化知識,控制人們思想,排斥神學以外的一切學說,為鞏固封建統治服務,使文化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在當時,反對封建剝削被認為是大逆不道;反對神學被視為異端,要受到宗教法庭的審判。教會已成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會的上層更是日益腐化,越來越成為歐洲人民反封建斗爭的主要目的 。

熱心網友

這是考試范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