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報披露期間,投資者不僅要關注中報的投資機遇,更要注意防范中報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有十類: 一、上市公司的業績滑坡風險;對于業績較差、行業前景暗淡、成長性差的個股應該引起警惕,防止其因為業績因素而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二、高度控盤莊股的跳水風險;思達高科表演的高臺跳水,給持股的投資者造成沉重的打擊,中報披露期間,不排除會有部分高度控盤的莊股,借助利好題材或業績利好乘機出逃的可能性。 三、即將退市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因連續三年虧損被交易所暫停上市的ST上市公司。如果其中期報表實現盈利并獲得會計師的認可,其股票將恢復上市,否則將可能面臨終止上市。例如:*ST龍滌、*ST長風等。 四、牽扯在上市公司擔保鏈中的個股風險;有些上市公司雖然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卻和其它即將退市的公司相互擔保,牽扯在上市公司擔保鏈中,投資者對于一損俱損的擔保鏈風險應予以高度重視。 例如:截止今年4月,南方建材?000906對外擔保總額38?634萬元,占到公司凈資產的93.24%。 五、上市公司在業績、分配方案等方面的變臉風險;有些上市公司明明宣布有優厚的分配預案或良好,轉眼間卻又改變,其中是否藏有“特殊”情況,往往很難澄清,但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卻是現實的。 六、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風險;如果公布的改革方案不理想,則有可能導致股價遭受重創。例如:由于市場對中信證券和蘇寧電器對價支付方案的不認同,導致這兩只股票在周三雙雙跌停。 七、業績明升暗降的風險;投資者要注意分析上市公司預增預盈的真實原因。主要是分析上市公司是否有新的利潤增長點形成、是否有新的投資項目投產、是否有真正能取得實質性收益的收購,或該公司是否遇到有利于公司發展的一系列情況等等。對于業績增長是來自于偶然性收入,如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因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差錯更正而調整的利潤、發行新股凍結資金的利息或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等,則不能說明公司的業績真的提高了。 八、行業景氣度下降的風險;要注意預增預盈公司所處行業,對不同行業的股票要區別對待,比如房地產業現在明顯感受到調控壓力,還有鋼鐵業的產品市場價格出現明顯見頂跡象,對于一些周期性行業的投資,還是要盡量慎重些。 九、對績優股的追漲風險;對于業績預盈和預增的股票,投資者不能一味盲目追高,因為有部分預增股票已經得到了市場的熱情炒作,股價偏高,這時候投資者再追漲,市場機會相對偏小,而風險較大。 十、重倉股大幅減倉風險,由于券商面臨重組,基金面臨贖回壓力,因此一些重倉股的減倉動作對個股行情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投資者需要加以規避。
熱心網友
業績地雷,主要是對外擔保和或有負債的不公布而導致的不可預測性,其它經營范圍的營業和各種報表是可預測的,故我們對各行業進行理性投資,最關健看企業的誠信度,但現在誠信也可以造假了,真的不可適從,不如跟潮流還好.
熱心網友
風險時期,風險的股票,風險的投資,決不干這樣的傻事。謹慎,等待。
熱心網友
!!!!!!!!!!!!!!!!!!!!!!!!
熱心網友
謹慎。
熱心網友
寫得好,有專業的水準,不過鋼鐵是價格瀑跌,不是見頂,已在虧損的邊緣。有色金屬是見頂,銅除外,據說是中期公司又是一個中航油,中國的無知的井底之蛙在國內靠資本優勢和權力欺負我們,到國外莫不是還想做莊,可惜上市公司銅類的股票遇基金笨蛋只會亂跑結果股價成了沒人要的白菜,悲哀啊,中國的價值投資不過是主力的道具。基金的倉位還在高位,我記得2003-2004的基金主導行情,倉位是50%,2004年4月見頂時80%,2005年初抱團取暖時75%,現在更低,我想這就是出貨吧,等3季度基金倉位降到50%可能就是底了。關于基金重倉股我有一種看法,跌是基金減倉所至,如果基本面轉好至少不差,基金早晚還得回來,2003-2004行情就是例子,基金受監管不可能大量買進ST等績差股或概念股重組股,只能在權重績優股轉,它不肯鎖倉最后肯定不如散戶操作,等待觀望是我們最好的選擇,?簧討刈櫚故歉恍└齬紗瓷埠芪O棧煥獻芫燒什還苤灰糠指齬苫岜┑?。
熱心網友
外加一條:政策風險(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