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熱心網友
我的童年像一條五彩繽紛的小溪,正緩緩地流著,而童年的趣事就像是一朵朵浪花,將永遠地珍藏在我的記憶中。記得我5歲的時候,特別喜歡玩沙。只要一看到沙灘,就趕緊脫掉小鞋沖向它的懷抱。在沙灘上爬來爬去,快樂得大喊大叫。沙灘我和小伙伴們的手中,一會兒變洞穴,一會兒變小山,一會兒又變成一座大城堡……玩得可有趣了。但是我每次都把自己搞得像一個小泥猴似的。媽媽用了各種方法叫我別弄臟衣服,可是我就是不聽,有時一聽到媽媽叫我,我就吟道:“危樓高百尺……”逗得媽媽又好氣又好笑。有時玩到天快黑時,媽媽叫我回家,我當“耳邊風”。媽媽不得不用竹條兒嚇唬我:“寧子,再不回家,就打你的小屁股!”只要媽媽一舉起竹條兒,我就連忙抱住媽媽說:“別打!別打!好媽媽,我回家就是!”說完我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地抓起兩把沙子塞進褲帶里……讀二年級時,暑假里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鄉下外婆家。快到中午了,我發現門旁的大黃狗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我問爸爸:“它為什么伸著舌頭呢?”爸爸說:“狗身上沒有汗腺,伸舌頭是為了散熱。”中午吃飯時,我吃了一碗面條,熱得滿頭大汗,就把舌頭伸得長長的。外婆問:“寧子,你在干什么呀?”我說:“我在散熱。”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還有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要求同學們寫一篇關于自己愛吃的食品,并特別強調內容要扣題。我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終于做成一篇〈蛋炒飯〉:吃蛋炒飯是我所喜歡的。我年年都要吃蛋炒飯,月月都要吃蛋炒飯,天天都要吃蛋炒飯,而且早餐也吃蛋炒飯,晚餐還吃蛋炒飯,我時時刻刻都想吃蛋炒飯……。老師寫在我作文后面的評語是:當心撐破肚皮……童年的趣事還有許許多多,它是多么值得我回憶啊!。
熱心網友
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首詩,童年是一本相冊,記錄了我們在童年所有的哭與笑,悲與歡。其中夾著一些不可抹掉的記憶。 記得四年前的一個暑假,我是在奶奶家度過的。有一件事可謂是我童年最興奮而又難忘的一部分。 一天晚上,我吃罷晚飯,和爺爺奶奶、幺姥、哥哥坐在庭院里乘涼。“今天,我摘了些玉米回來,今年的玉米可大了!”幺姥高興地說。哥哥說:“那我們就來比一比,誰搓的玉米多。”“好,真是一個好主意。”奶奶笑嘻嘻的說。幺姥自告奮勇地說:“我來做你倆比賽的裁判員”。“好呀!我同意!我贊成!”我天真地說。說辦就辦,我和哥哥連忙找位置就坐。爺爺端起背簍往下一到,又黃又長的玉米擺了一大片。好戲馬上開鑼,哥哥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獨特武器——膠鞋,他立即起身喊了“暫停”,向工具室跑去。一會兒,他手拿膠鞋喘著粗氣得意洋洋地向我們走來。我氣沖沖的說:“你拿個東西怎么這么慢呀?”“我看你嘴上功夫好,到了搓玉米時看你‘好’還是我‘好’。” 一切準備就緒。比賽開始了,我目不轉睛地盯住玉米,好像一眨眼就會贏不了。“哎!真她媽的倒霉。”幺姥“出口成章”。我用左手握緊玉米,用右手大母指使勁地搓著玉米,不一會兒手都搓紅了,火辣辣的。我很想休息一會兒,但我想,如果停下來,哥哥就會比我多搓一點,會被他看扁的。我不能輕易放棄,一定要堅持到最后,我在心里默默念到。過了一陣子,“戰士們”都累倒了,我趁此多搓了幾根金黃黃的玉米。“哈哈!這下應該超過了‘戰友們’了吧!”可天公不作美,哥哥又以很快的速度超過了我。我也毫不示弱,一口氣又搓了好多根玉米,我的手已被深深印下了一個個紅印章,好可憐啊!我見我盆里的玉米棒已十分多了,便主動提出休戰,說:“你們看我的玉米棒連盆子都裝不下了。”“你這點算什么!”哥哥說完拿出藏在身后的盆子。“哇!”我兩眼直瞪瞪地望著那兒。“停——停!不準再搓了,馬上清點數目”幺姥大喊著。我和哥哥的個數相差無幾,但是其他三位“選手”遠遠的超過了我們倆。看著我們的勞動結晶,我們都笑了。 回首童年往事真是不計其數,但其中這件事最有趣。人生只有一個童年,我多么希望再回到那多姿多彩的童年,多么希望再有一個幼稚、天真的時期。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努力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啊!童年,金色的童年,它充滿了歡樂,令人留戀…… 三年前一個漆黑的夜晚,江維表哥提著煤油燈帶著我和哥哥走在鄉間的田埂上。我邊走邊向四處張望。四周黑漆漆的,就像被罩上了一塊大黑布,我又害怕又高興,害怕的是在這么黑的晚上,只有我們三個人行走;高興的是表哥帶我們去抓鱔魚。 正走著,忽然,表哥停住了腳步,提起煤油燈,兩眼盯著田埂下,我剛要開口,表哥用手勢制止了我,我只好不吱聲了。我借著昏暗的燈光一看,只看見田埂下有一個洞,洞口朝天。仔細看看,這洞口比較光滑、濕潤,我知道這是鱔魚洞,怪不得剛才表哥不讓我說話。忽然從洞里冒出一些小泡泡。“有鱔魚”!我不禁脫口而出,叫了起來。表哥臉上頓時流露出喜悅的神色。他讓哥哥舉著煤油燈,又把魚簍遞給我拿著。只見他把一個扎滿鐵針的器具伸進洞里,捅了幾下,又轉了幾下。不一會兒便拖出一條鱔魚,這條鱔魚足有一尺長,身體呈黃色,隱約有些黑紋。雖然它全身被鐵針刺得鮮血淋淋,可還在甩尾巴擺腦袋拼命地掙扎。表哥把它抓住,丟進魚簍里。 我們又找到了第二個洞,只見洞口旁,直挺挺地躺著一條鱔魚,我心想:這條鱔魚怎么死啦?我們那里的習慣是不能食用死鱔魚的。我正想一腳踢開它,表哥忙攔阻我,說:“別忙,看看它是不是裝死?”裝死?鱔魚還會裝死?哥哥拎著燈,我們都好奇地湊近去看。表哥用鱔魚鉤輕輕地撥拉了一下,不動。再用尖針戳了一下,看,直的身體扭動了。“哈!活的!活的!”我們開心地笑著。當然,這條鱔魚也成了我們的戰利品。 那天晚上捉了幾條鱔魚已經記不清了,但那種喜悅、興奮,新奇的感受都深深地留在心里。 。
熱心網友
難以下筆
熱心網友
我的童年多姿多彩,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 五歲時,閃耀著赤色的光芒。我牙很好,特別愛吃小豆子。小豆子是什么顏色,我搞不清楚,便蹦著跳著去問媽媽。媽媽聽了后,撫摸著我的頭,說:“這是赤色。”聽了媽媽說,我便記住了小豆子是赤色。 六歲時,閃耀著橙色的光芒。一次,媽媽買來水果,我知道是桔子,吃上去酸酸的,它的顏色不用問媽媽,我也知道是橙色。因為我有一身漂亮的衣服,它就是橙色。 七歲時,閃耀著黃色的光芒。天空中掛著一個“火球”,其實它不是“火球”,它是太陽。太陽光是黃色的,如果世界上沒有太陽,人們便不能生存下去。 八歲時,閃耀著綠色的光芒。我跟爸爸去公園,爸爸指著一棵高大挺拔的樹的樹葉問我:“這是什么顏色?”“綠色。”我說。“那這花好看嗎?”爸爸又問。“好看。”我回答。爸爸這時說:“好看是好看,但再美的花要綠葉襯,才會更美。綠色還能使人神清氣爽。”“嗯! ”我邊答應著邊欣賞著景色。 九歲時,閃耀著青色的光芒。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我出去玩,發現了蒼苔,它是青色的。我還記得爸爸曾說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那是因為青色是從藍色提煉出的,但是顏色比藍色深。 十歲時,閃耀著藍色的光芒。天空是藍色的,無邊無際,任從小鳥暢游。天空倒映在水面上,水也成藍的了,從遠處看時水天相接,真叫人贊嘆。 十一歲時,閃耀著紫色的光芒。姐姐家是平房,門前種了一些喇叭花,是紫色的。讓人一看,似乎有人給它注入了生命,讓它無聲地唱歌,如果你仔細聽,就會聽到優美的歌聲。 天變陰了,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后,天空中掛著七條彩帶,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同時閃耀著童年的光芒! 歲月像流水一般漸漸地過去了,然而每當我想起幼年的時候由于自己的年輕無知而做錯的一些事情,就禁不住笑出聲來。 我剛入學那年的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我很快地寫完作業,獨自呆在家里,感到寂寞,于是便到院子里去曬太陽。忽然,我被一陣悅耳的鳥鳴聲迷住了,抬頭一看,原來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鳥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著。我想:“小鳥能在天空中飛翔,那么我們人類為什么不能飛翔呢?”想到這,我立刻跑進屋,找出了爸爸親手給我做的風箏,用一根長繩綁住風箏,另一頭綁在我的肩膀上。這下可以了,有了翅膀了,我可以飛了。我高興地站在高凳子上,大聲喊著:“一、二、三,飛!”我雙腳一蹬,凳子倒了。我原想飛上天空,哪知不僅沒有飛起來,還把屁股摔得生疼,半天沒有爬起來。這還不說,更糟的是風箏也摔壞了。真倒霉呀! 你看我的想法多么可笑呀! 我的童年多姿多彩,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 五歲時,閃耀著赤色的光芒。我牙很好,特別愛吃小豆子。小豆子是什么顏色,我搞不清楚,便蹦著跳著去問媽媽。媽媽聽了后,撫摸著我的頭,說:“這是赤色。”聽了媽媽說,我便記住了小豆子是赤色。 六歲時,閃耀著橙色的光芒。一次,媽媽買來水果,我知道是桔子,吃上去酸酸的,它的顏色不用問媽媽,我也知道是橙色。因為我有一身漂亮的衣服,它就是橙色。 七歲時,閃耀著黃色的光芒。天空中掛著一個“火球”,其實它不是“火球”,它是太陽。太陽光是黃色的,如果世界上沒有太陽,人們便不能生存下去。 八歲時,閃耀著綠色的光芒。我跟爸爸去公園,爸爸指著一棵高大挺拔的樹的樹葉問我:“這是什么顏色?”“綠色。”我說。“那這花好看嗎?”爸爸又問。“好看。”我回答。爸爸這時說:“好看是好看,但再美的花要綠葉襯,才會更美。綠色還能使人神清氣爽。”“嗯! ”我邊答應著邊欣賞著景色。 九歲時,閃耀著青色的光芒。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我出去玩,發現了蒼苔,它是青色的。我還記得爸爸曾說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那是因為青色是從藍色提煉出的,但是顏色比藍色深。 十歲時,閃耀著藍色的光芒。天空是藍色的,無邊無際,任從小鳥暢游。天空倒映在水面上,水也成藍的了,從遠處看時水天相接,真叫人贊嘆。 十一歲時,閃耀著紫色的光芒。姐姐家是平房,門前種了一些喇叭花,是紫色的。讓人一看,似乎有人給它注入了生命,讓它無聲地唱歌,如果你仔細聽,就會聽到優美的歌聲。 天變陰了,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后,天空中掛著七條彩帶,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同時閃耀著童年的光芒!我的童年多姿多彩,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 五歲時,閃耀著赤色的光芒。我牙很好,特別愛吃小豆子。小豆子是什么顏色,我搞不清楚,便蹦著跳著去問媽媽。媽媽聽了后,撫摸著我的頭,說:“這是赤色。”聽了媽媽說,我便記住了小豆子是赤色。 六歲時,閃耀著橙色的光芒。一次,媽媽買來水果,我知道是桔子,吃上去酸酸的,它的顏色不用問媽媽,我也知道是橙色。因為我有一身漂亮的衣服,它就是橙色。 七歲時,閃耀著黃色的光芒。天空中掛著一個“火球”,其實它不是“火球”,它是太陽。太陽光是黃色的,如果世界上沒有太陽,人們便不能生存下去。 八歲時,閃耀著綠色的光芒。我跟爸爸去公園,爸爸指著一棵高大挺拔的樹的樹葉問我:“這是什么顏色?”“綠色。”我說。“那這花好看嗎?”爸爸又問。“好看。”我回答。爸爸這時說:“好看是好看,但再美的花要綠葉襯,才會更美。綠色還能使人神清氣爽。”“嗯! ”我邊答應著邊欣賞著景色。 九歲時,閃耀著青色的光芒。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我出去玩,發現了蒼苔,它是青色的。我還記得爸爸曾說過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那是因為青色是從藍色提煉出的,但是顏色比藍色深。 十歲時,閃耀著藍色的光芒。天空是藍色的,無邊無際,任從小鳥暢游。天空倒映在水面上,水也成藍的了,從遠處看時水天相接,真叫人贊嘆。 十一歲時,閃耀著紫色的光芒。姐姐家是平房,門前種了一些喇叭花,是紫色的。讓人一看,似乎有人給它注入了生命,讓它無聲地唱歌,如果你仔細聽,就會聽到優美的歌聲。 天變陰了,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后,天空中掛著七條彩帶,閃耀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芒,同時閃耀著童年的光芒!。
熱心網友
那是還上三年級時,發生在一次課外活動上的事。 班長李雪嬌說:“來來來,看誰組的詞最可笑,最有意思!”王子鈺張開兩只手說:“企鵝張開了兩只黑肚皮。”大家都笑了起來:“難道企鵝有兩只肚皮呢?還是黑的呢”?武智泉接著說:“溫暖的巴掌。”大家又笑了。劉子羽說:“你爸爸的巴掌打在你的屁股上,還溫暖個鬼呀!”我說:“白白的青草。”大家都感到奇怪,班長歪著頭問:“蔚睿,青草是白的嗎?”我一本正經的說:“當然是白色的呀!青草是我畫的,還沒涂顏色呢!”大家笑彎了腰。末了,班長問:“誰是第一名?”大家說:“蔚睿第一名!”“童年呀!你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的微笑,是青春的前奏,是前進的序曲。”那份童真,那份稚嫩,永遠縈繞我心懷。
熱心網友
童年趣事(轉貼) 打磚打磚是南方的游戲。 我后來去了北方, 問了問, 回答是簡單的玩法有, 也不流行。我出生在安徽, 十歲前一直生活在安徽,對打磚是相當得熟悉。水平雖然不是很高, 但技巧一流。 這也是我典型的做事的路子, 實力不行, 技巧補。 就象當年靠托福, 我敢說聽力技巧天下第一。 每篇短文最多能聽懂一個整句加幾個單詞。 15題以后的單句只能聽見NOT的實力, 硬被我考了63分的聽力。 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差點就報名新東方教聽力去了當年磚頭是戰略物資。 打磚是有些犯忌的。 碰上認真的大人, 還會臭罵一頓。 幸虧我們那里當時是國家基建單位, 當地的磚窯又多, 所以還能玩得起來。打磚有兩種基本玩法。 一種是簡單玩法。 兩三個人, 一人拿一塊磚頭做本命磚, 放在五到十米遠處, 再找塊石頭(實在不行, 拿塊磚頭), 輪流擲向其他人的本命磚, 在其他人的倒了后,誰的本命磚沒被打倒就算贏了。 贏了后的獎勵不過自己樂樂, 所以也沒什么勁。 通常是正式玩前(人手不足)時的練習。正式玩法十分復雜, 玩起來時間也長。 需要六個人。 五塊磚三塊在后, 兩塊在前。 在離前面兩塊磚大約十米處拿粉筆劃條線做投擲線。 大家拳頭, 剪刀, 布猜出投擲次序。 每人拿一塊石頭輪流投擲。 那五塊磚頗有講究。 后排中間的那塊是皇帝(法官), 它的左邊的那塊叫聾子(陪審團), 右邊的是宰相(檢查官), 前排的兩塊是打手(庭警)。當一個人把一塊磚打倒后, 就把磚放回原地放倒, 再把手里的石頭放在上面算是占住了。 別人繼續打。 如果別人把他的石頭從磚上打下來, 那就算別人把他趕跑了。 打下的那人占住磚而被打下的人回到線前重新投。當五塊磚都被占住的時候, 最后那人就只有三次投的機會, 叫做救命三招。 三次里如果他不能把別人打下, 他就是犯人。 如果打下, 被打下的人使用救命三招, 直到犯人產生為止。 然后就是對犯人的審問和懲罰。 首先由宰相(檢查官)說明犯人的罪行。 宰相(檢查官)就一通胡編, 羞辱犯人一遍。 然后由皇帝(法官)定罪, 定下懲罰措施。 例如, 打手心三下, 格吱一次, 捏鼻子一下等等。 由兩個打手(庭警)執行。執行完了, 皇帝(法官)問聾子(陪審團),聽見了么?(夠了么?)。 聾子說沒有, 則繼續懲罰。 如果說有, 則結束游戲。 這個游戲的關鍵在于自己手中的石頭。 太大, 則不容易投。 太小, 則容易被別人打下。這個游戲好玩的地方是可以看出誰與誰的關系好。 當時大家都小, 沒有心機。 一切都在游戲中表現出來。中國的關系學, 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 所謂高舉輕打(打手), 莫須有(宰相), 輕罪重判(皇帝), 裝聾做啞(聾子), 就是那時候潛移默化的。官兵抓強盜誰說中國人不講究團隊精神? 誰說中國人不講個人英雄主義?官兵抓強盜是我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 首先, 這個游戲不需要任何玩具/道具, 唯一需要的是人。 而當時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 其次, 這個游戲可以帶女孩玩 。。。玩這個游戲, 需要的是跑的快, 頭腦靈, 有點美式足球里的跑鋒的味道。 我從小跑的就慢, 但偏偏最愛玩這個游戲。 游戲一開始, 由兩個大家公認的跑得最快的人選材。 他倆使用拳頭,剪刀,布的方法決定選材權(有點想NBA的DRAFT:-)。 贏的人要一個同伴, 然后輸的人選一個。 如此繼續, 直到所有的參加者分配完為止。 基本上, 這是公平的。 一般的, 兩邊的實力相當。 因為都是玩了多少的伙伴了, 誰跑的快大家都很清楚。 我大多數情況下是最后被選上的。 如果是單數, 很可能落了單(甚至有時在有女孩參加的情況下)。 不過, 即使這樣, 也沒打擊我的積極性。分幫完畢, 首領使用三局兩勝的辦法猜拳猜出誰是強盜(贏的一方), 誰是官兵。也許是從小的反叛精神, 也許是向往自由, 也許是痛恨責任, 總之, 大家都喜歡扮強盜而不喜歡當官兵。之后, 就是一邊選棵大樹當做"家"。 沒有大樹就選堵墻。 不過墻遠不如大樹好。 大樹當家可以從各個方向歸家, 戰術變化多很多。 雙方隊員歸自己的家。 然后游戲正式開始。 強盜的目的是想辦法沖到對方家里。 如果官兵家里沒有關押的強盜, 就算強盜搶劫成功。 如果有關押的強盜,就算把關押的強盜們救出。 官兵是不被允許常呆在離自己家兩米以內(有些象籃球的三秒區)。 強盜的家是強盜休息的地方。 當被官兵追得緊了, 可以跑回家休息。 只要身體任何地方碰到家就算安全了。(象棒球中的上壘)。 剛被救出的強盜可以大模大樣走回家, 重新出發。(象電腦游戲中剛得到一條新命, 在一定時間內, 刀槍不入)。 當所有強盜都被抓光后, 兩邊對換角色。抓強盜是"抓住后, 打三下"才算數。 所以比較難。 碰上力大的, 往往掙脫。 因此, 一對一的抓不容易。 因此, 多個官兵的配合極為重要。 當多個強盜被抓后, 強盜們手拉手接成人串。最后那人用一只手碰在官兵的"家"上。 人串來回掃動, 只要有一個在逃的強盜用身體任何部位碰到人串的任何人的任何部位, 整個人串被救。 所以, 當被抓強盜多了后, 官兵必須留人守家,否則前功盡棄。 最關鍵的時刻是只剩一兩個強盜的時候。 官兵希望盡快抓住他們好結束。 而在逃強盜則要拼死突入, 救出大隊人馬。 我常常是最先被抓等別人救的。 因此, 在組織人串上, 我是拿手好戲。 我每每站在人串頭上, 伸長了手等待同伴的來到。 由于強盜被抓后, 唯一的要求是必須"導電"碰到官兵的"家", 所以人串的移動配合非常重要。當人串長了后, 甚至可以用來阻擋官兵。 當我扮官兵時, 往往最無趣也最關鍵的守家職責由我擔當。 我一跑不快, 二沒力氣, 所以主要是大呼小叫提醒隊友。 所以我用眼用腦甚至多于用手用腳。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最后的英雄在大隊人馬包抄下, 繞開圈子, 在前堵后追情況下, 如同橄欖球的跑鋒最后TOUCHDOWN時, 一個魚躍, 撲向望眼欲穿的同伴們。 大批官兵一涌而上, 十幾雙手在他身上拍著, 十幾張嘴數著, 一二三。 大家的焦點是先抓住了, 還是先救出了。 最后英雄的形象, 頗為悲壯。 當時孩子們認真的情形, 竟有些婉約了。傳媒當然沒有因特網。 電視也較罕見, 不過 。。。一。 收音機那時,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收音機。 很長時間內, 那是除了電燈之外的唯一電器。 電風扇是八一年的事情了。 在我們家, 電視是八二年買的。我們家的收音機是上海制造的紅梅牌的小收音機。那時候, 上海制造是質量的保證。(雖然我不太喜歡上海那地)。 我和大哥小的時候, 拿收音機當玩具, 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一個角都摔沒了, 可聲音依然清晰。等稍大點, 是聽而不是摔收音機以后, 我的保留節目是小喇叭。 好象是每星期天上午十點播出。現在我還記得詞呢。 一個清脆略發嗲的童音: "達滴達, 達滴達, 小朋友, 小喇叭開始廣播了"。 最后是, "小朋友, 再見"。 偶爾, 是唱著的"我是小丁鐺, 工作特別忙, 聽眾來信我收看, 我為小喇叭, 開信箱。達滴,達滴, 達滴達"。小喇叭之后則是哥哥的"星星火炬"節目。 他特愛聽。 可等我到他的年齡時, 我也沒對這個節目感興趣。再大一點后, 最喜歡的就是每個星期天傍晚七點的星期天相聲了。 從那時起, 感受到明星效應。 著名相聲演員姜昆,李文華的相聲確實比其他的相聲要好聽些。 那時候,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 基本功特扎實。 姜昆是我上中學后表演相聲時的目標。我從小就是睡蟲。 一直到我上大學前, 八點半"全國人民廣播電臺聯播節目"結束時, 就是我上床睡覺時。 可五年大學下來, 我再也不能在十點前睡覺了。 現在更糟糕。 一點以前是無論如何也合不上眼的。等到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劉蘭方播講的評書"岳飛傳"紅遍大江南北。 什么"八大錘", "挑滑車"都是熱門話題。 可笑的是, 我一直以為劉蘭方是男的, 而且認為她的說書方法就是評書的標準。 等聽袁闊成的"三國演義"的時候, 很長時間里接受不了袁闊成的說評書方法。 過了很多年以后, 在一朋友家重聽劉的"岳飛傳", 發現實際上比袁闊成的評書是差遠了。等"隋唐"的時候, 我已經上四年級了, 對"隋唐"不感興趣。 也許因為"隋唐"是內戰, 不如"岳飛傳"震撼人心。之后, 就是今晚八點半了。 我二十歲生日那天, 花了兩千塊錢(平生第一次花錢過百, 不過是自己掙的)請了二十個同學(從中學到研究生)吃飯卡拉OK回來, 一隔壁的同學沖過來大聲喊, 大胖球, 你媽媽在今晚八點半給你點歌了。 我醉熏熏地狂沖去他們宿舍, 坐在他的床上, 靜靜地聽歌, 淚流滿面。 是呀, 從此就不一樣了, 我摸著才剃的光頭(迄今為止, 唯一的一次理光頭, 為了慶祝二十生日, MAYBE SAME THING FOR 30), 在他的床上睡到天亮。2。 大喇叭當時, 掛在電線桿上的大喇叭是重要的消息來源。 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 經常放些進行曲什么的鼓舞人心。 我自己為其中一曲瞎編了些詞(也許是什么地方看來的原詞, 不記得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的歌聲多么嘹亮。歌唱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邁向前方。。。3。 報紙雜志我們家訂了一份"小學生報"和一份"我們愛科學"。小學生報上有關于寧柏的報道。 后來他成了我的師兄。 我跟他下過三盤圍棋, 都輸了。 但我覺的他心理素質有些不行(瞎感覺的)。 我第一次看見他時, 心想, 他怎么這么丑呀。 (SORRY, MY TRUE FEELING AT THE MOMENT)。 他的確不是凡人像。 上了研究生, 不知哪里來了一人到我們宿舍, 知道我是寧的師弟后, 得意地說, 呵, 那時他多有名呀。 現在也不過是個講師。 我都是副教授了。 我十分氣憤, 約他下棋。 他高興應戰, 被我殺的他全盤一個子也不活。 算是小小教訓他出言不遜。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上父親辦公室看工人日報和參考消息。4。 作文通訊上四年級時, 被老師強迫買了一本作文通訊。當時十分氣憤。 但其中有篇文章吸引了我, 是講四國大戰(軍棋)的,大概是湖北或湖南的一個孩子寫的。 我以前從未玩過, 覺得十分好玩。 但家里絕不會同意買兩副軍棋的。所以只好心里想象解讒。 真正下四國大戰是上了大學以后的事情。 我挨個問大學同學(男生ONLY), 居然人人看過那篇作文通訊, 記得那篇文章。 可見大家的貧窮也挺可憐的。5。電視阿童木是我每周六去同我最要好的女生家看的。 唉, 初戀呀。。。在敵營十八年是去我母親的同事家看的。 至今我能唱它的主題歌:啊, 戰友, 你喬裝改扮, 顧得的先伸手, 啊, 戰友, 你舍生忘死, 深入敵穴去戰斗, 啊啊啊啊, 勝利在向你招手, 曙光在前頭。。。。。。我們家買電視后看的第一部電視劇是"排球女將", 然后是"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森林大帝", "血疑"。 到了"花仙子", 我就長大了, 不愛看電視了。 所以說, 熱愛"花仙子"的網友, 你們小一輩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歌一直到上大學的時候都能唱出來, 現在忘了。 好象是德語的。 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能唱的一模一樣。
熱心網友
女孩特有的童年趣事 在我的記憶中,童年是我最留戀的時光。如果上蒼讓我重新在這世上走一趟,我愿把生命的精彩定位在童年。童年里的生活,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只有在童年,生命才能隨心所欲的演繹著各種燿眼的光環,展示著無邪與美好……天上飄蕩的風箏、蓖麻樹上的蓖麻、玉蘭樹上的白蘭花、池塘摸蚌、小溪抓魚、水中嬉戲、沙灘玩耍、踢踺、跳繩、跳格、丟手帕……就是我無憂無慮的、五彩繽紛的童年世界。 伴隨著童年的記憶,我又回到了“琴江河”畔,那清澈透明、碧綠恬靜的琴江河,那令人魂夢纏繞的琴江河,它遠看是那樣的綠,綠得像一條翡翠色的綢帶;它近看是那樣的清,清得可以看見河底那逍遙游動的魚蝦。它靜靜地流淌著,在陽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的碧水綠如藍,微風吹來閃爍著粼粼波光。還有那長長的護河堤下,一片密密麻麻的青竹林,林里一棵棵亭亭玉立的綠竹連成一片濃郁的青紗,蒼翠欲滴,臨風起舞,婀娜多姿。“琴江河”畔是那么的溫柔美麗,那么的讓人陶醉。 一、小河游泳 兒時家的附近就是“琴江河”,一到夏天我們就會三個一群、五個一幫地背著大人偷偷地溜到河里去游泳。那時,我們這些小不點的女孩子都不會游泳,剛開始,只是在齊大腿深的淺水區用小手拍打著水花玩耍,后來覺得這樣玩得不過癮了,就各自帶上一個臉盆,把臉盆放在水面上,用兩只小手扶著臉盆的邊緣,靠臉盆的浮力就可以雙腳離地,當我們回頭看到自己那雙小腳在水中拍打出來的一串串銀白色的漂亮水花時,那種愜意!簡直就無法形容。 記得有一次,我和姐姐還有兩個小伙伴,不知不覺中扶著盆漂到一個有漩渦的地帶,忽然,聽見有一個人在喊叫著說她站不穩,快拉她一把,我們這些毛頭孩子那里知道什么,就都靠了過去,其結果是都陷入了那個漩渦,那河水就漫到鼻子邊緣,而河底的沙子一觸到腳就會移動,根本就無法站住腳。當時我們個個嚇得臉色蒼白抱成一團,踮起腳尖斷斷續續地哭喊著,可那時正是中午時分,而且那天剛好河面上連一條船也沒有,根本就沒有人會聽到我們的哭喊聲。我們就這樣在絕望的哭喊聲中拼命地掙扎著、掙扎著……也許是老天慈悲,不忍心讓我們這些無知的孩子過早地離開人世吧,終于,我們幸運地逃離了漩渦,算是有驚無險,待我們回過神來,第一個反應就是那被用來當救生圈用的臉盆,但,此時那盆早已漂流得很遠、很遠……。 二、沙灘玩耍 小河岸邊那一片黃澄澄的細軟沙灘,則是最讓我們這些貪玩孩童留連忘返的場所。每天放學后就是我進入自由國土無拘無束玩耍的大好時光。玩得最多的就是放風箏、跳高、捏泥人、捉“沙鉆”(沙鉆是沙灘上的一種小蟲,當你拔下一根發絲,尋找到“沙鉆”的蝸居,細心地用發絲的一端輕輕地觸動,藏在細沙底下的“沙鉆”感應到后就會自動爬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俘虜它們)、筑城墻建房屋等游戲,而玩的最好的小家伙就是“沙灘公主”了。當選為“沙灘公主”是享有特權的,可以無條件的索取小伙伴的漂亮風箏等玩具。 最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則是在沙灘上修建城墻、房屋。這一工程浩大,玩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首先得儲備好建筑材料(如:花草,竹枝、竹葉、泥巴等),選擇建筑場地(得選半干不濕的細沙,粘性較好,容易造型),然后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盡情地描繪沙灘藍圖。看著沙灘上那些用自己的小手一掬一掬地壘建起來的一座座設計獨特的城墻、街道、花園、房屋連成一片,在野花、竹葉的點綴下,再配上親手捏制的泥人,簡直就像童話小說里的宮殿,小伙伴們都爭著說自己的才是最漂亮的,誰也說服不了誰。 在沙灘上我們偶爾也會制造一些惡作劇,那時小河邊常有小船、竹排停泊,船上的大人們要到岸邊采購日常生活用品,當我們看到船上的人上了岸后,就會在他們的必經之路挖上幾個坑,然后再在坑上用細竹枝搭架,在竹架上面鋪紙蓋沙,通過這樣巧妙的偽裝,人們是很難發現有陷阱的。當這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就跑到附近竹林后面躲藏起來,等待著欣賞我們的杰作,每當看到有人中計踩著陷阱了,我們就會高興得歡呼雀躍。如果看到我們的計謀失敗(走路的人運氣好,沒有踩到陷阱),我們就會失望地說下次每人得多挖一個坑。 三、白蘭花 兒時家住政府機關大院,大院門口有兩棵高大的白玉蘭樹,每當花季來臨,那高聳挺拔的玉蘭花樹上就會掛滿一朵朵潔白無暇的白蘭花,微風吹來,芳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每天都吸引著好多孩童圍著它轉,能爬樹的都爬到樹上去采摘那含苞欲放的白蘭花,不能爬樹的就在樹下仰望著樹上的小伙伴,聲嘶力竭地喊叫著,這邊有好多,快過來,這邊,這邊……那引頸高呼的場面簡直就像一窩嗷嗷待哺的小麻雀。記得有一次,不知道為什么那玉蘭樹桿上涂滿了黑漆,也許是因為大院里的叔叔、阿姨們為我們的安全著想,不想讓我們這些孩子再去爬樹冒險,或許是我們的吵鬧聲已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當時我們也不知道那黑呼呼的東東是什么,只猶豫了片刻就一個個往上爬,當滿載白蘭花從樹上下來時,才發現一身的衣服都已染成了黑色,因為害怕回家受到媽媽的責罵,靈機一動就把衣服翻過來穿,等回到家脫下衣服一看,糟糕,身上也被染成黑色的了,不管怎么洗,就是洗不掉,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媽媽的懲罰。…………童年,那用上三天三夜也訴說不完的童年,夾雜著些許糗事、而且早已成為往事的童年,在哭笑聲的伴奏下更現色彩斑斕的童年,此刻,正一幕幕清晰地在眼前展現。忽然,我好像能真正讀懂“人至暮年常憶舊,白首最念少年時”這句話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