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船不進行接舷格斗,而是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與敵艦隊平行行駛,利用本艦隊一側的舷炮對敵集中火力齊射,因而得名“戰列艦”。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群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制的帆船。  184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侖”號。它裝有舷炮100蒸汽戰列艦時代。但它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61年,英國第一艘鐵殼裝甲戰列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到達20年后才逐漸消失。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于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艦的名稱取代了戰列艦。  1906年,英國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的裝甲艦“無畏”號下水了,并恢復了戰列艦的名稱。“無畏”號是由意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設計并監造,排水量17 900噸,航速40公里/小時,裝備有安裝在家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材座,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此后,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無畏”號建造造自己的戰列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無畏”艦就是戰列艦的同義詞,戰列艦的多少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準。世界上最后一艘戰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下水的。這期間,戰列艦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徑,裝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后建造的上百艘戰列艦中,無一不承襲了“無畏”號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72 800噸,最高航速為50公里/小時,艦上裝有3聯457毫米主炮9門,炮彈重達1460公斤,還有12門3聯裝155毫米副炮和12門雙聯裝128毫米平高兩用炮。“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后被美軍飛機擊沉,這標志著戰列艦的沒落,它在海戰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都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估計今后也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建造戰列艦了。(圖)(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后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

熱心網友

要了解更多軍事知識請上 戰火虛擬軍事社區

熱心網友

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船不進行接舷格斗,而是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與敵艦隊平行行駛,利用本艦隊一側的舷炮對敵集中火力齊射,因而得名“戰列艦”。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群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制的帆船。  184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侖”號。它裝有舷炮100蒸汽戰列艦時代。但它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61年,英國第一艘鐵殼裝甲戰列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到達20年后才逐漸消失。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于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艦的名稱取代了戰列艦。  1906年,英國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的裝甲艦“無畏”號下水了,并恢復了戰列艦的名稱。“無畏”號是由意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設計并監造,排水量17 900噸,航速40公里/小時,裝備有安裝在家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材座,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此后,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無畏”號建造造自己的戰列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無畏”艦就是戰列艦的同義詞,戰列艦的多少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準。世界上最后一艘戰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下水的。這期間,戰列艦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徑,裝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后建造的上百艘戰列艦中,無一不承襲了“無畏”號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72 800噸,最高航速為50公里/小時,艦上裝有3聯457毫米主炮9門,炮彈重達1460公斤,還有12門3聯裝155毫米副炮和12門雙聯裝128毫米平高兩用炮。“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后被美軍飛機擊沉,這標志著戰列艦的沒落,它在海戰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都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估計今后也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建造戰列艦了。(圖)(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后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提問者請及時處理問題: | 采納答案 | 舉行投票 | 提高懸。

熱心網友

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