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飼養要下小魚的孔雀魚,需要什么環境,水溫……
熱心網友
--孔雀魚的繁殖 雌魚體內受精的卵成熟后,腹部會鼓起,下腹部會膨脹變黑,這即是所謂的 “妊娠狀態”。當雌魚在水族箱旁邊上下游來游去,有異常行動出現時,則是即將產仔的前兆。這時,??梢钥吹酱启~的下腹部內有稚魚的容姿及其大眼睛。在這種情況下,若有其他的水族箱,最好能和雄魚分開飼養,以免受到雄魚的追逐干擾而歇斯底里地跳出水族箱外。健康的雌魚確認其受精后,就應和雄魚分離另外飼養,產仔期接近時,再把它放入產卵專用的水族箱或產卵箱內,初產時腹部并沒有想像中的大。通常雌魚和雄魚在一起個月左右就能產仔了。雄魚和雌魚混養時,大概不到二個月齡就能產仔,此外,一旦交配過后的雌魚,即使之后幾乎沒有和雄魚接觸,也會有三次產仔的時期。然而白化系的魚在第三次時,有一半以上是放卵出來的,這時若不再跟雄魚交配,則不會產仔。健康雌魚約21~25天為一個繁殖循環期。不過會因水溫不同或白化等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產仔數依品種及系統而有差別,初產時約10只左右,第二次約20~30只,第三次約30~50只。如德國黃尾禮服一次只產幾只的品種也有,其中也有一次就產下將近100只的雌魚,但產仔數越多并不能代表就是理想的。產仔可以準備特用的水族箱或使用產仔箱,水族箱內部可以種滿水草,營造出讓雌魚產仔的有利環境。將它放在新的水中,溫度調高2℃左右,刺激后一兩天就會產仔。繁盛的水草是稚魚最佳的隱藏之所,不過要注意雌魚可能會不小心將仔魚吃掉,特別是白化系統的品種,因其視力較弱,而稚魚的體色和魚餌相似,所以很容易誤食。產仔箱輕巧且使用容易,但不可太早放入,以預產期的前一天放入最為適當,完成產仔后應立刻將母魚撈出,以保持空間廣闊。產仔結束后,要讓母魚在別的水族箱中充分休養,并慎重地考慮是否讓雌魚再度產仔,以免水族箱魚數過量,不方便管理。稚魚在三周內的身體狀況相當重要,有必要一日數次充分地喂食。除了注意營養均衡外,也要避免水質惡化。稚魚停留在產仔箱約10天左右,可以用吸管將剩余的餌食或雜質去除,以維持水質狀況。之后放入30厘米的小水族箱,水族箱并不需要太大,30厘米即可。你可以滴入數滴的甲基藍于產仔的水族箱中,以達到疾病的預防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