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脂肪肝一詞源自病理學,系指肝臟彌漫性脂肪浸潤,根據是否伴有炎癥、壞死和纖維化,分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則是臨床概念,可根據有無過量飲酒史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與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有關。病因病機脂肪肝是一種肝組織脂肪積蓄過多所致的肝臟疾病。一般來說,正常肝臟中脂肪含量約占肝濕重4%-7%。在某種病因下,如果肝內脂肪占肝濕重達到或超過10%時...

熱心網友

脂肪肝一詞源自病理學,系指肝臟彌漫性脂肪浸潤,根據是否伴有炎癥、壞死和纖維化,分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病則是臨床概念,可根據有無過量飲酒史分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與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有關。病因病機脂肪肝是一種肝組織脂肪積蓄過多所致的肝臟疾病。一般來說,正常肝臟中脂肪含量約占肝濕重4%-7%。在某種病因下,如果肝內脂肪占肝濕重達到或超過10%時,即為脂肪肝。在臨床上,輕度病者,可無癥狀或僅覺肝區悶脹感。中、重度病者,則有肝區悶脹,甚或疼痛、疲乏無力、消化不良等。并肝臟腫大、腹部飽滿、肝功能異常、高脂血癥等。約6%-8%的病者可轉化為肝纖維化、肝硬化,部分病者可并發糖耐量異常、高粘血癥、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脂肪肝以輕、中度肝功能異常伴高脂血癥為特點,可經藥物治療或節食、運動等措施而自行緩解。脂肪肝是現代社會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的盛行,脂肪肝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1997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曾民德教授對上海機關、公司職員等“白領”階段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31-60歲年齡組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12.9%。目前我國60%-90%脂肪肝,由于營養過剩所致,多伴腹型肥胖。臨床約半數以上肥胖病者合并脂肪肝。部分脂肪肝系酒精性肝損害、肝炎后所引起。現代醫學認為,脂肪肝是肝內過多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蓄。主要原因有:1.營養過剩性脂肪肝 常伴有內臟性肥胖,本類型脂肪肝占了我國脂肪肝病者60%-90%。最常見于城鎮人口、白領階層。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導致脂肪肝最為直接的原因。2.酒精性脂肪肝 本類型脂肪肝,占了我國脂肪肝病者的第二位。長期慢性的酗酒,可導致肝細胞的脂肪樣變性。肝穿刺結果顯示:慢性嗜酒者肝穿刺活檢標本中75%-95%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潤。3.激素 長期大量激素的使用,也是導致脂肪肝的一種病因。如使用腦垂體后葉素、促腎上腺激素和皮質激素等,都會引起肝臟的脂肪浸潤,尤其是皮質激素的長期大量使用。4.中毒 藥物性、化學毒品以及某些內源性毒性物質,均可引起脂肪肝。其中臨床常用藥物如四環素,是引起脂肪肝的典型代表。一般認為,靜脈每天超過2g的四環素,就會引起脂肪肝的危險,少數甚至可導致急性肝壞死。某些抗精神病藥物,也可引起脂肪肝?;瘜W物質如四氯化碳、氯仿、磷、吐根堿、砷以及鉛等均可導致脂肪肝。5.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本類型脂肪肝目前我國極少見。蛋白質缺乏性營養不良,是此類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例如:南美和非洲兒童發生的Kwashiorkor病常伴有嚴重的脂肪肝。6.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本病是伴有腦病的急性脂肪肝,屬重癥脂肪肝。發病機理尚不明確,有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亦有懷疑與阿司匹林、醇類等化學藥品有關并提出病兒有易感性的可能。7.妊娠急性脂肪肝 本病又稱產科急性黃色肝萎縮,是妊娠的嚴重并發癥,臨床較為少見,預后惡劣。主要原因是口服或靜脈滴注四環素過多,營養不良、腎盂腎炎等也是輔助原因。本病易導致多系統的損害,腦、腎、胰、心等組織均有脂肪變性,以肝臟最為嚴重。臨床表現一、癥狀1.輕度癥狀 輕度病者大多無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覺,或僅覺近期腹部脹滿感。根據文獻記載,約25%以上脂肪肝患者臨床多無癥狀。絕大多數脂肪肝是由集體、個人常規體檢而確診。2.典型癥狀 一般來說,中、重度病者絕大多數有一定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疲乏、消化不良,惡心,厭食,腹脹,肝區脹悶,甚或疼痛。典型脂肪肝的癥狀是由于肝功能異常及肝內脂肪積蓄所引起,癥狀類似于肝炎。肝區疼痛常在安靜休息或重體力勞動之后,或大量酗酒之后加重。癥狀輕重與脂肪肝病變程度不相一致,常因人而異。二、體征1.肝大 中、重度病者由于脂肪堆積過多,肝臟可腫大。75%脂肪肝有肝大體征,4%病例脾臟腫大。某些脂肪肝病者,出現類似慢性肝炎癥狀而就診。由于脂肪肝多伴肥胖,腹壁脂肪較厚,觸診多不滿意,較難以發現早期肝臟腫大體征,須借助于B超聲波肝臟檢查而確診。2.黃疸 15%脂肪肝病者有輕度黃疸,多系阻塞性黃疸,結合膽紅素增多,持續數周??呻S肝中脂肪減少而消退,膽囊造影正常。3.輕度體液潴留 12%患者有輕度體液潴留現象,重癥可見下肢浮腫或腹水??赡芘c腹部脂肪積蓄,下肢靜脈回流障礙和肝功能失調有關。當肝中脂肪減少時,體液潴留可糾正。4.蜘蛛痣及門脈高壓 8%病例有蜘蛛痣及門脈高壓。這一體征是暫時改變,脂肪肝治愈后,可完全恢復。5.維生素缺乏癥 約有半數以上病例有各種維生素缺乏的表現:包括末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角膜干燥癥,皮膚過度角化及皮下瘀斑等。三、常見并發癥1.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脂肪肝最為主要的并發癥,也可以說是直接致病原因。尤其是高甘油三酯或伴高膽固醇血癥者,最為常見。其主要表現頭暈、頭痛、胸悶不適等癥狀。2.高粘血癥 血液中纖維蛋白原成分含量升高,各種纖維因子濃度過高,從而血液粘度升高。其主要表現有肢體麻木,頭暈胸悶、易并發動脈、靜脈血栓等病證。3.肝纖維化與肝硬化 因為長期脂肪肝失于治療,且各種致病因子持久或反復地作用于肝臟組織,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再生和纖維組織異常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其結果擾亂了肝組織的正常結構,導致肝臟形體異常、質地變硬。臨床表現以肝功能不斷衰退和門靜脈高壓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如消化不良、疲乏、出血、色素沉著、腹水、精神癥狀等。實驗診斷可見肝功能異常、肝纖維化指標升高、甚至表現出凝血機制異常等脂肪肝防治的八大誤區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8年前,上海曾在白領中作過一次調查,脂肪肝的檢出率為12.9%;如今,白領中檢出脂肪肝的比例已達到20%以上,而且有漸趨低齡化的傾向。然而,人們對脂肪肝的認識尚存在許多誤區,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實施?! ≌`區之一:脂肪肝不是病,看不看無所謂   隨著周圍人群脂肪肝檢出率的增高,大家對之已不以為然,總認為脂肪肝至多算是一種亞健康狀態,而不是真正的疾病,根本無需治療。那么脂肪肝究竟是不是病,要不要治療呢?   醫學界曾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肝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理狀態,不會引起肝炎和肝纖維化。但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與生活行為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其理由有三:1、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單純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現已明確為隱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變,并為肝功能衰竭的少見原因;2、即使是單純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臟脆弱,較易受到藥物、工業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傷害,從而導致其他類型肝病發生率增高,并且脂肪肝作為供肝用于肝移植極易發生移植肝無功能;3、對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現可能提示“惡性肥胖”,因為這種人很容易發生高脂血癥、糖尿病和高血壓,最終發生冠心病、腦中風的概率也會顯著增加。為此,無論是從肝病還是從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應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病,其科學命名應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即使是健康查體發現的無癥狀性脂肪肝亦不能掉以輕心,應該及時到醫院診治。   誤區之二: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   臨床上,許多脂肪肝患者曾長期就診于多家醫院,嘗試了不少藥物,但就是不見好轉,因而悲觀地認為脂肪肝不可能治愈。   事實上,單純性脂肪肝是各種肝毒性損傷的早期表現,如能及時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疾病,肝內脂肪沉積在數月內就可完全消退。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絕對有效;多數藥物和工業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藥或脫離有毒工作環境后亦可康復;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在補充熱量和蛋白質后即可好轉;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體重和減少腰圍則肝內脂肪沉積亦可很快消退。但是如果單純性脂肪肝已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則病變完全康復常需半年乃至數年以上時間,少數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進展為不可逆轉的肝硬化。因此,應加強脂肪肝的早期診治,部分脂肪肝患者難以康復的原因可能是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及療程不夠長。   誤區之三:治療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藥物   許多患者經常輾轉于各大醫院或藥房詢求治療脂肪肝的特效藥物,事實上至今國內外尚未發現治療脂肪肝的靈丹妙藥,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這類現代都市病,通過節食、鍛煉等措施減肥比保肝藥物治療更為重要,尤其是單純性肥胖性脂肪肝。對于伴有轉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減肥則是確保保肝藥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條件。過去大家都比較輕視減肥,連許多臨床醫生亦錯誤認為“不需用藥就是不需要治療”。其實,在脂肪肝的綜合治療中,保肝藥物僅僅是一種輔助治療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轉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個短期的強化行為;而需要病人長期高度重視和調整的,是病人的飲食、運動和不良行為的修正。這些非藥物治療措施需要貫徹終身,否則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會復發。因此,脂肪肝病人一定要了解主動參與治療的重要性,力爭找出并糾正自己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千萬不要以為單純依靠花錢買藥就可求得健康。   誤區之四: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藥物   盡管高脂血癥與脂肪肝關系密切,但兩者之間通常并非因果關系,至今國內外尚無降血脂藥物能夠有效減少肝臟脂肪沉積的正規臨床試驗。為此,有了脂肪肝并非都得服用降血脂藥物,而降血脂藥物應用不當有時非但不能減輕脂肪肝,反可加重肝臟損傷。其原因可能為脂肪肝的出現代表肝臟對脂質代謝紊亂的處理已達極限,這時候再用降血脂藥物就相當于“鞭打快?!?,即脂肪化的肝臟對降血脂藥物的耐受性下降,應用不當易發生藥物性肝病。   目前認為,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癥,那么就不要用降血脂藥物。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癥,需根據高脂血癥的原因、程度以及發生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病變的概率,酌情決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藥物。如果是酒精中毒引起的,那么戒酒對降低血脂和減輕脂肪肝都有好處;是藥物引起的,能停藥則盡量停藥,假如不能戒酒或停藥而血脂增高又不是太明顯就不要管它,因為你“管”它就可能會增加肝臟負擔。對于肥胖、糖尿病引起的高脂血癥,如果血脂不是很高,主要通過節食、運動等控制體重和血糖來調整血脂和防治脂肪肝;如果治療3至6月后,血脂還是較高則可使用降血脂藥物,但常需適當減量或同時聯用保肝藥物。有高脂血癥家族史并且血脂增高明顯者則要用降血脂藥物治療,因為這個時候降血脂藥物可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誤區之五:脂肪肝伴有轉氨酶升高需服用降酶藥物   以往人們經常誤認為血清轉氨酶增高就是肝炎,而肝炎則都是病毒性的,有傳染性。只要轉氨酶降至正常,那么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也不用害怕。為此,國人一旦發現轉氨酶升高,往往就急于應用藥物使轉氨酶降至正常,從而恢復“正常生活”。殊不知這種做法只是自欺欺人,因其可隱蓋病情并放松實施基礎治療而易導致肝病惡化。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有脂肪肝的成人或是兒童,健康檢查發現的轉氨酶增高主要與肥胖和脂肪肝有關,而這種轉氨酶增高并無傳染性。大家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在3-6月內體重下降5%-10%,就可使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增高的血清轉氨酶降至正常水平。有報道稱,體重每降低1%,轉氨酶下降8.3%;體重下降10%,增高的轉氨酶基本恢復正常,伴腫大的肝臟回縮和脂肪肝逆轉;而體重居高不下者轉氨酶往往持續升高,即使應用保肝和降酶藥物也難以奏效。   誤區之六:脂肪肝伴有轉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動   臨床上,大約1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血清轉氨酶增高,這種情況與急性病毒性肝炎不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無需休息和加強營養,亦不需采取相關消毒和隔離措施。然而,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家屬和同事往往要求患者少活動,多休息,結果患者體重和腰圍有增無減,血清轉氨酶異常和脂肪肝持續存在。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轉氨酶升高與飲食結構西化和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關系密切,而在節制飲食的同時,每周堅持150分鐘以上中等量的有氧運動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轉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強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鍛煉。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鍛煉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3公里,每周5次以上。   誤區之七: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肥胖性脂肪肝抗病毒治療最為重要   我國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國,近年來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又不斷增多,兩病合并存在的概率越來越高。對于肥胖、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轉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療,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用抗病毒藥物。事實上,患者的肝臟損害并不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你再抗病毒也沒有用。此外,即使是乙型肝炎,肥胖和脂肪肝的存在會大大降低抗病毒治療成功的概率。為此,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與肥胖性脂肪肝并存時,應首先考慮減肥治療。如果減肥后患者的轉氨酶和脂肪肝恢復正常,那么其主要矛盾就是肥胖而非病毒感染,此時就無需抗病毒治療;如果減肥治療半年后,患者轉氨酶持續異常則再抗病毒治療也不遲,畢竟管好自己的體重比較容易做到,而抗病毒治療療程長、成本大而成功率又低。   誤區之八: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水果多多益善   新鮮水果富含水分、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經常食用無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的保健作用并非越多越好。因為水果含有一定的糖類,長期過多進食可導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誘發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和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水果。   當前我們應時刻考慮膳食熱量過??赡軐】祹淼奈:?,應盡可能選用蘋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時以蘿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代替水果;盡量在餐前或兩餐之間饑餓時進食水果,以減少正餐進食量。同理,富含蛋白質和鈣的牛奶適量飲用有益于健康,但是睡前一杯牛奶因易導致熱量過剩,對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就不合適。   總之,對于溫飽解決以后的廣大群眾而言,缺少的不是“營養(熱量)”,而是運動;急需的不是補品和藥物,而是科學的生活方式。當前只要我們做到“少吃、多動,少飲酒、慎用藥”,就一定能夠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嚴重的流行現狀。    脂肪肝預示5種危險脂肪肝在肥胖人群、糖尿病與高脂血癥人群、嗜酒人群中的高發病率以及近年呈現的低齡化、擴大化傾向,使脂肪肝和化學性肝臟損害的防治,成為社會性的自我保健課題。肝臟幾乎參與人體的一切代謝過程。目前醫院的肝功檢查不過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肝臟具有代謝和儲藏能量、分泌膽汁促進消化與吸收、合成蛋白質、解毒和排毒等維持生命的重要功能,肝臟的種種特殊性,使其成為我們生活方式健康與否的“晴雨表”。   患了脂肪肝到底預示著什么呢?首先預示著肝臟代謝異常。一般來說,營養過剩形成的脂肪肝是一種良性肝病,如果波及的肝細胞不多,患者常常沒有特異性的癥狀。但是,脂肪肝反應出的肝臟代謝異常,卻有可能影響其他器官產生嚴重的疾病?! ≈靖问歉鞣N肝毒性損傷的早期表現。脂肪肝的第二種預示便是:肝臟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損害。脂肪肝使肝內合成的磷脂和血漿脂蛋白減少,長此以往將會影響神經和血管功能,并引起記憶力衰退和動脈硬化。脂肪肝的第三種預示是:存在慢性肝細胞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可能。有人擔心脂肪肝會不會變成肝癌,其實脂肪肝與肝癌并無直接關系,但如果同時罹患病毒性肝炎,或者繼續嗜酒無度,則有可能迅速形成肝硬化。研究顯示,70%的肝硬化最終會演變為肝癌,肝硬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狀態?! 〉谒姆N預示:全身各組織器官的功能衰退。肝臟脂肪堆積,使肝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而白蛋白是維持組織器官功能的重要蛋白質。白蛋白低下的人,食欲極差,疲乏無力,易感多種疾病。  第五種預示:壽命縮短。不同病因所致的脂肪肝及其并發的基礎性疾病,都會對患者的生命產生或輕或重、或近或遠的影響。例如,肥胖癥和糖尿病并發脂肪肝,患者雖無性命之憂,但生命質量卻大打折扣。調查發現,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可有心腦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腎臟疾病,唯獨少見肝臟疾病。可見,肝臟的健康,對人的壽命影響直接而深刻。  脂肪肝已成為現今生活方式、健康狀態的“晴雨表”,有效預防與治療脂肪肝,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自我保健方式。專家建議,脂肪肝的防治,應從祛除病因開始,戒酒、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加強運動。此外,可選用無毒副作用的多肽類生物制品輔助治療。“多肽”是涉及人體內各種細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通俗地說,多肽是一種“小型蛋白質”,由多個氨基酸聚合而成,人體的所有細胞幾乎都受多肽調節。受損的肝臟補充多肽,可以提高蛋白質合成能力,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的解毒機能。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是否有好療法?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目前國內外公認有效的也只有干擾素,同樣應該早期治療,在急性丙型肝炎的恢復期,選用干擾素70%以上的患者可獲痊愈,這可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大大減少。若患者在急性期延誤了治療時間,則60%左右的感染者將發展為慢性丙型肝炎,以后自愈原可能性甚少。由于干擾素單獨使用療效不能令人滿意,臨床上傾向聯合用藥。例如,干擾素加胸腺肽或干擾素加病毒唑片,與單用干擾素40%左右的有效率相比,療效提高10%-20%。由此可見,阻斷慢性丙型肝炎的發展關鍵是進行病原治療,在控制和消滅病原的過程中,也應認識到必伴有肝組織的損害,因此對應用干擾素治療的病人應重視病例選擇,治療過程中應定期隨訪,最好請有經驗的醫生動態觀察治療的反應、療效以及B超觀察肝臟的變化,以調整劑量和掌握療程?!?(作者:北京佑安醫院 金 瑞教授)中年人如何遠離脂肪肝?康大夫: 脂肪肝是當今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中年人更是一個很大的患病群體。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如營養障礙(過?;虿蛔悖⒋罅匡嬀?、藥物中毒、妊娠及許多慢性疾病等。大約半數脂肪肝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常見的表現有:肝區悶疼不適、食欲不振、惡心、腹脹、體重下降等。脂肪肝有可能會導致肝硬化,據統計,長期飲酒者中,近60%發生脂肪肝,20%~30%最終會發展為肝硬化。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肝纖維化的幾率為25%,而導致肝硬化的概率較低,只有約1.5%~8%,且發展進程相對較慢,不易被發現。目前B超是首選的診斷方法,建議中年以上的人群應定期通過B超進行排查。   對于已患脂肪肝的患者,只要及時治療是可以逆轉的,對于脂肪肝,既不可掉以輕心,也不必憂心忡忡,應該說,脂肪肝是一種容易治療和恢復的病癥,關鍵在于合理治療。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防治:   控制飲食:飲食結構合理,做到葷素搭配,營養不良者,應增加營養,提高熱量,飲酒者必須徹底戒酒。燕麥、玉米、海帶、紫菜、大蒜、蘋果、牛奶、洋蔥、甘蔗、胡蘿卜、山楂、木耳、冬瓜都有降血脂作用。少攝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脂飲食。以蒸、燴、燉、燜烹調方式為宜,少用油炸、油煎、油炒。   體育運動:運動可消耗體能,促進脂肪代謝,這是減肥和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也有利脂肪肝的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體重不易驟降,如果1個月內降5公斤以上,這個速度明顯過快,會加快脂肪組織入肝,反而會加重脂肪肝。   合理用藥:目前臨床上尚無特別令人滿意的干預脂蛋白代謝的藥物,對輕型脂肪肝一般不用藥物治療,對中、重型可選擇性地使用降脂與去脂藥物。不過有人認為,藥物治療脂肪肝非但不能解決肝細胞堆積,相反有些藥物還會傷肝。常用中藥有何首烏、澤瀉、丹參、山楂、柴胡等有降脂作用的藥物。高膽固醇者,可用他汀類藥。維生素E、B類,可以保護肝細胞,防止脂肪堆積。而中藥大小柴胡、膽寧、血脂康、脂必妥對降血脂和治療脂肪肝有一定作用,而且毒性也較小。

熱心網友

如何治療脂肪肝對于已經檢查出脂肪肝的患者,如何治療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少脂肪肝患者會盲目服用各類保健品,其結果是,不僅不能控制病情,相反還會威脅健康。而且脂肪肝與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癥等有密切關系,在不當應用保健品后,有人肝臟的病變可能會加重。對于兒童脂肪肝患者,家長們更不能輕易給他們服用療效不明的保健品,如果一旦引起患兒肝臟大量脂肪積聚,更容易導致肝細胞的壞死,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熱心網友

如何治療脂肪肝對于已經檢查出脂肪肝的患者,如何治療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少脂肪肝患者會盲目服用各類保健品,其結果是,不僅不能控制病情,相反還會威脅健康。而且脂肪肝與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癥等有密切關系,在不當應用保健品后,有人肝臟的病變可能會加重。對于兒童脂肪肝患者,家長們更不能輕易給他們服用療效不明的保健品,如果一旦引起患兒肝臟大量脂肪積聚,更容易導致肝細胞的壞死,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因此,保健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靖稳狈τ嗅槍π缘挠行幬铩 《鄶祵W者認為治脂肪肝重點在于改變生活方式,如節食、運動、禁酒、戒煙,去除病因,治療原發疾病。根據脂肪肝發展的不同階段、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酌情選擇藥物。主要原則有:去除病因和誘因,停用肝毒藥物和避免接觸肝毒物質,以及糾正腸道菌群紊亂。腸源性內毒素血癥與脂肪肝的病程進展密切相關,應用微生態制劑和在必要時應用可抑制腸道菌群的抗生素,可減少腸道菌群的異位,抑制內毒素產生,減輕內毒素血癥,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但應慎重考慮藥物的毒副作用。  控制原發基礎疾病或伴隨疾病 胰島素抵抗、游離脂肪酸增加產生的糖脂代謝紊亂是脂肪肝形的原因之一。積極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糖脂代謝異常,可阻止肝細胞從脂肪變性向脂肪性肝炎發展。而通過抑制合成膽固醇的限速酶活性,減少膽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也是阻止脂肪肝進展的重要措施?! ⊙鯌?脂質過氧化是脂肪肝病程進展中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使脂肪變性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的關鍵,因此保護肝細胞膜,提高肝細胞抗氧化能力,可以減少肝內脂肪含量,促進脂肪肝消退,防治肝炎、壞死和纖維化,以阻止慢性肝病進展,對于病情的緩解或延緩具有積極意義?! ∈聦嵣?,至今國內外尚無治療脂肪性肝病的靈丹妙藥,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這類現代都市病,通過節食、鍛煉等措施減肥比保肝藥物治療更為重要,尤其是單純性肥胖性脂肪肝治療主要是改變生活方式,這也是單純性脂肪肝中治療惟一有效的選擇,但對治療3~6個月以上仍未緩解者,應注意:是否原發病因或誘因仍在起作用;致病因素不清以及病情已經發展為脂肪性肝炎。  保肝藥物是起輔助治療的 保肝藥物主要用于臨床上表現為血清轉氨酶持續異?;蚋位顧z存在炎癥、壞死和纖維化者;經過全面檢查但原發病因不明的隱源性脂肪肝;單純性脂肪肝基礎治療6個月仍無效或所采用的基礎治療可能會誘發和導致肝病惡化者。用藥方式主要采?。哼x用1~2種保肝藥物治療半年以上,或用至血清轉氨酶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提示脂肪肝消退為止。有少數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但病程仍可進展為不可逆轉的肝硬化。  總之,應加強脂肪性肝病的早診診治,適當應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