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三大定律

熱心網友

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    分離規律、獨立分配規律和連鎖遺傳是遺傳學的三大基本規律。  (1)分離規律 分離規律是遺傳學中最基本的一個規律。它從本質上闡明了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是以自成單位的基因存在的。基因作為遺傳單位在體細胞中是成雙的,它在遺傳上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因此,在減數分裂的配子形成過程中,成對的基因在雜種細胞中能夠彼此互不干擾,獨立分離,通過基因重組在子代繼續表現各自的作用。這一規律從理論上說明了生物界由于雜交和分離所出現的變異的普遍性。  以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為例(表9-2):表9-2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親本(P):          紅花(母本)×白花(父本)                    ↓雜種第一代(F1)            紅花                     ↓ 雜種第二代(F2):       紅花    白花株數              705     224比例              3。15  :   1 注:表中×表示雜交  可見,紅花與白花雜交所產生的F1植株,全開紅花。在F2群體中出現了開紅花和開白花兩類,比例3∶1。孟備爾曾反過來做白花為花的雜交,結果完全一致,這說明F1 和F2的性狀表現不受親本組合方式的影響,父本性狀和母本性狀在其后代中還將是分離的。  (2)獨立分配規律 該定律是在分離規律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多對基國間自由組合的關系,解釋了不同基因的獨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發生變異的重要來源之一。  按照獨立分配定律,在顯性作用完全的條件下,親本間有2對基因差異時,F2有22=4種表現型;4對基因差異,F2有24=16種表現型。設兩個親本有20對基因的判別,這些基因都是獨立遺傳的,那末F2將有220=1048576種不同的表現型。這個規律說明通過雜交造成基因的重組,是生物界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獨立分配定律是指兩對以上獨立基因的分離和重組,是對分離規律的發展。因此分離定律的應用完全適用于獨立分配規律。  (3)連鎖遺傳規律 1900年孟德爾遺傳規律被重新發現后,人們以更炎的動植物為材料進行雜交試驗,其中屬于兩對性狀遺傳的結果,有的符合獨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爾根以果蠅為試驗材料進行研究,最后確認所謂不符合獨立遺傳規律的一些例證,實際上不屬獨立遺傳,而屬另一類遺傳,即連鎖遺傳。于是繼孟德爾的兩條遺傳規律之后,連鎖遺傳成為遺傳學中的第三個遺傳規律。所謂連鎖遺傳定律,就是原來為同一親本所具有的兩個性狀,在F2中常常有連系在一起遺傳的傾向,這種現象稱為連鎖遺傳。  連鎖遺傳定律的發現,證實了染色體是控制性狀遺傳基因的載體。通過交換的測定進一步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具有一定的距離的順序,呈直線排列。這為遺傳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地科學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