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冬季,我國北方比南方冷,這是人人都能想得通的事實。但是,到了夏季,北方有時反而比南方熱,這就似乎不合情理了。其實,從氣象角度分析,北方的夏季比南方更炎熱也是不奇怪的。 一般來說,低緯度的南方地區臨近赤道,陽光近乎直射,太陽輻射強,投向地面的熱量多,溫度比較高。到了高緯度的北方地區,陽光多為斜射,太陽輻射弱,投向地面的熱量少,溫度自然要低一些。但是,太陽高度角小的時期(早晚和冬季),太陽高度角度只要有小的變化,太陽輻射強度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當太陽高度角大的時期(中午前后和夏季),太陽高度即使變化較大,太陽輻射的強度變化卻不會太大。因此,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北方的太陽高度角也相對大了,北方的太陽輻射比南方弱不了多少,同時,北方的夏季,白天時間比南方要長,每天可能的日照時數比南方要多,如廣州7月每天的可能日照時數平均為13。3小時,而北京卻有14。6小時。日照時數多,陽光照射時間長,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相應增多,熱量多了,溫度自然會升得更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南方水田和河流湖泊很多,水分蒸發遠比北方多;南方森林多,植被厚,植物蒸騰量大;南方臨近溫度較高的海洋,海水蒸發相當驚人,大量的水汽又隨南風進入我國南方空中。這樣,南方空氣里面含有很多水汽,很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天空常常是濃云密布,天氣往往是陰雨連綿,致使實際日照時數大大減少,有時會連續三五天甚至十多天見不到陽光。即使天氣晴好,云和空氣中的大量水汽,也會顯著地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致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大大減少。如7月,廣州每平方厘米地面每天平均接收到太陽輻射是1855焦耳,而北京卻是1930焦耳。 另外,也由于低緯度的南方地區,夏季多雷陣雨。雨水來自高空,溫度很低,低溫雨水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也會吸收地面的熱量,使溫度下降。雨水蒸發,水面蒸發,植物蒸騰,又都會帶走地面的很多熱量,使溫度一再下降。因此,多雨、多植被的南方,夏季溫度不會升得太高。 有時,南方處在副熱帶高壓北緣,受靜止鋒控制,陰雨連綿,多日不見陽光。然而,北方卻受大陸高壓控制,天氣連晴,火辣辣的陽光終日追隨每一個人,分秒不停地送來令人不敢接受卻又無法拒絕的熱量。熱量多了,溫度自然更高,1999年北方高溫酷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比較強大的暖性高壓脊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北方的夏季,地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比南方還要多,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比南方要少,無疑會出現高溫炎熱天氣了,甚至會出現北方反而比南方更熱的似怪不怪現象。 受北方冷空氣阻擋,暖空氣大量堆積,溫度日漸升高,并且顯得悶熱。但是,物極必反,一旦泠空氣暴發南下,就會下雨降溫,給人們帶來一陣涼意。1984年8月6日,北京最高氣溫36。1℃,而8日下了207毫米的特大暴雨,附近大范圍都下了大暴雨。1999年6月下旬,華北連日高溫后,7月2日至4日,也出現大范圍較強降雨,氣溫隨之明顯降低,炎熱得到了暫時緩解。。
熱心網友
夏季為什么有時北方反比南方熱 199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華北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連續多天的高溫天氣,每天的最高氣溫都在35℃以上,北京最高氣溫竟高達40℃以上。這段時間,我國最北的省會城市哈爾濱,也連日高溫,最高氣溫超過34℃。然而,與此同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卻涼爽似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2℃至3℃,7月上旬上海市平均氣溫不到24℃、比常年低4℃,出現了罕見的“冷黃梅“天氣。 冬季,我國北方比南方冷,這是人人都能想得通的事實。但是,到了夏季,北方有時反而比南方熱,這就似乎不合情理了。其實,從氣象角度分析,北方的夏季比南方更炎熱也是不奇怪的。 一般來說,低緯度的南方地區臨近赤道,陽光近乎直射,太陽輻射強,投向地面的熱量多,溫度比較高。到了高緯度的北方地區,陽光多為斜射,太陽輻射弱,投向地面的熱量少,溫度自然要低一些。但是,太陽高度角小的時期(早晚和冬季),太陽高度角度只要有小的變化,太陽輻射強度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當太陽高度角大的時期(中午前后和夏季),太陽高度即使變化較大,太陽輻射的強度變化卻不會太大。因此,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北方的太陽高度角也相對大了,北方的太陽輻射比南方弱不了多少,同時,北方的夏季,白天時間比南方要長,每天可能的日照時數比南方要多,如廣州7月每天的可能日照時數平均為13。3小時,而北京卻有14。6小時。日照時數多,陽光照射時間長,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相應增多,熱量多了,溫度自然會升得更高。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南方水田和河流湖泊很多,水分蒸發遠比北方多;南方森林多,植被厚,植物蒸騰量大;南方臨近溫度較高的海洋,海水蒸發相當驚人,大量的水汽又隨南風進入我國南方空中。這樣,南方空氣里面含有很多水汽,很容易成云致雨,使得天空常常是濃云密布,天氣往往是陰雨連綿,致使實際日照時數大大減少,有時會連續三五天甚至十多天見不到陽光。即使天氣晴好,云和空氣中的大量水汽,也會顯著地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致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大大減少。如7月,廣州每平方厘米地面每天平均接收到太陽輻射是1855焦耳,而北京卻是1930焦耳。 另外,也由于低緯度的南方地區,夏季多雷陣雨。雨水來自高空,溫度很低,低溫雨水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也會吸收地面的熱量,使溫度下降。雨水蒸發,水面蒸發,植物蒸騰,又都會帶走地面的很多熱量,使溫度一再下降。因此,多雨、多植被的南方,夏季溫度不會升得太高。 有時,南方處在副熱帶高壓北緣,受靜止鋒控制,陰雨連綿,多日不見陽光。然而,北方卻受大陸高壓控制,天氣連晴,火辣辣的陽光終日追隨每一個人,分秒不停地送來令人不敢接受卻又無法拒絕的熱量。熱量多了,溫度自然更高,1999年北方高溫酷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比較強大的暖性高壓脊的影響。由此可見,我國北方的夏季,地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比南方還要多,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比南方要少,無疑會出現高溫炎熱天氣了,甚至會出現北方反而比南方更熱的似怪不怪現象。 受北方冷空氣阻擋,暖空氣大量堆積,溫度日漸升高,并且顯得悶熱。但是,物極必反,一旦泠空氣暴發南下,就會下雨降溫,給人們帶來一陣涼意。1984年8月6日,北京最高氣溫36。1℃,而8日下了207毫米的特大暴雨,附近大范圍都下了大暴雨。1999年6月下旬,華北連日高溫后,7月2日至4日,也出現大范圍較強降雨,氣溫隨之明顯降低,炎熱得到了暫時緩解。。
熱心網友
如果是平均氣溫,南方是高于北方的但若是最高溫,有時北方就高了。這是因為南方降雨多起到了降溫的作用,其次,下雨時云層阻擋了陽光使得輻射能減少。北方恰恰相反,降水少,光照強,使得氣溫高于南方。
熱心網友
南方水量豐沛,自然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