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請問,期指交易的一口價交易手續費是多少?漲跌一點是多少錢?目前市場的操作主力有哪些?再次請問,期指交易的一口價交易手續費是多少?漲跌一點是多少錢?目前市場的操作主力有哪些?有沒有所謂的"地下盤口"?我希望有人可以給我一個清楚的答案,因為之前問過,都得不到全面清楚的答案,而且問了兩個專家也沒有人回答,真是急死人.謝謝大家了!!! 我就不相信沒有人可以給我一個全面清楚的回答,真不相信,這么多專家和愛好者。

熱心網友

期貨交易手續費 期待新說法   《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規定的經紀公司手續費收取標準已名存實亡。手續費大戰使本不景氣的期貨公司元氣大傷。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日前表示,原有標準已不適應市場情況,今后手續費如何收取將充分征詢行業和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意見。   今年上半年期貨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擴大了一倍,但經紀公司為吸引客戶爭相降低手續費標準,導致的結果是交易量擴大卻不見利潤。幾乎所有的期貨公司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格林期貨大連部經理馬志敏介紹說去年每手大豆的手續費還能收到7、8元,現在只能收到6元,除去交給交易所的4元,每單和約經紀公司只能收到2元。   目前期貨公司的業務單一,所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手續費的高低自然是客戶選擇經紀公司的主要條件。《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規定了經紀公司手續費收取的標準應該是交易所收取標準的3倍,據有關監管人士介紹,制訂3倍的標準初衷是為了保護良好的市場環境,但從實踐來講,這一標準不夠科學,也不適應各地的情況,執行得很差。交易所所在地基本上沒有遵守這個標準,經紀公司更是將標準拋在腦后。   渤海期貨總經理孫彤感嘆手續費現在已降無可降。為什么降無可降還在降?手續費收入不夠維持交易成本,60%的期貨公司虧損,“如果別人的手續費下降你不降,客戶馬上就流失了。領跌的一家期貨公司老總解釋說:“我們也不想降低,但其他公司搶我的客戶,一個客戶走了,對公司損失很大,我們不想去冒這個險。哪怕只收1元,總比沒有好。”去年大連商品交易所搞了一個返還手續費,但是是按月的,客戶一聽說,又要求經紀公司降手續費,此處不降自有降處。與其等別人先降拉走自己的客戶還不如自己先降,經紀公司也是被逼無奈。   有人呼吁交易所降低手續費收取標準,譬如現在交易所收4元,經紀公司收6塊,以后交易所降為2元,經紀公司便可多得2元。但協會負責人認為,目前的問題不是交易所手續費太高,而是經紀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問題。交易所降了2元,經紀公司是不是又要給客戶降2元,實際仍然沒有賺什么錢。以前每次交易所降低手續費,客戶也要求經紀公司同步降低手續費,經紀公司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北亞期貨總經理苗穎在會上呼吁,“目前市場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競爭的結果必然是手續費的降低,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公司要么優惠手續費,要么透支。我們希望證監會在制訂手續費標準的問題上是不是能有一個說法,或者地方上能有一個規定,根據地方的情況有一個差別。”   據到會的有關專家介紹,國外的手續費收取與他們多層次的期貨代理制度相配套,不同的代理級別有不同的標準,最高60美元,低的只有9美元。   據說新疆地區的期貨公司手續費已收到雙邊100元,大家不競相壓價,都能得利。   黑龍江幾家公司自發成立了一個黑龍江省期貨業協會,統一制訂了15元的最低手續費標準,各公司老總都簽了字,并且各公司執行的都不錯,從收入和交易量來看應是成正比的。黑龍江的做法得到了協會以及其他許多許多期貨公司的認可。   中國的歷史證明,搞最高限價最低限價最終都無法落實。是否要繼續讓期貨手續費市場接受完全的市場競爭?還是要進行行業限價?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認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交易成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但到底如何收取,是否應該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不同的保護價,目前還處在意見的收集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