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五年的電話卡,已有300多張,想知道有沒有市場,市場價如何?請各位大俠給點意見,謝謝!

熱心網友

IC卡有效期與收藏價值---------------全國通用IC卡從“宋代詞人”起開始設置有效期,IC卡的有效期設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有效期兩年的,其中包括“宋代詞人”、“亞洲象”、“澳門回歸”、“李苦禪作品選”,“北國風光”、“千年鐘”、“龍頭”等7套,以后的IC卡則為第二階段即有效期為三年的。有效期為兩年的7套卡都已經過了有效期。這7套有效期已過卡,除了“龍卡”在有效期已過以前被炒作過,存量稍多外,其余6套卡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新卡存世量極小,大約只有發行量的1%左右。也就是說,這幾種卡的存世量大約應在5000套到10000套左右,其中“澳門回歸”由于其“澳門幣”兩枚發行量6。5萬,較早引起人的關注,存世量多一點外,其余幾個品種則少得可憐,而“北國風光”、“千年鐘”由于題材設計都要差一點,所以存量將更為稀少。該板塊卡的存世量少,除了所說的理論上公司、卡商、個人都想盡快賣出、用完的原因,還可以通過一些現象和數據看得出來。首先,“澳門回歸”IC卡在這個板塊中是除lC龍卡以外流通量最大的品種,但這款卡的發行量卻是最小的,僅6。5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其6。5萬發行量的兩枚卡是“澳門幣”面值,當時人們因其發行量小,對其有較多的關注,致使該卡保留下來的新卡較多。但是,該卡在市場上的流通表現卻是發行量僅6。5萬的“澳門幣”面值的兩枚遠遠多于發行量70余萬枚的人民幣面值的兩枚,發行量小的反而多,不難看出這有效期的限制作用有多大,大量被消耗是鐵的事實,“澳門回歸”卡都消耗到這種程度,那其余的卡就更不用說了。關于有效期過后系列卡的面臨問題,有人提出過疑議,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問題。清代的郵票,包括老紀特中的舊幣值郵品,其至包括猴票,面值只是一種符號而已了,都不具備使用意義了,一、二版人民幣、田村卡,同樣是這樣信銷票、舊卡都有收藏價值,何況新卡。IC卡有效期的設立,真實地反映了—段歷史,反映了中國電信業的蓬勃發展史,該板塊的卡蘊含了更多的收藏信息,至關重要的一點是,物以稀為貴的收藏法則永遠適用,是鐵的規律。。

熱心網友

沒有意義。

熱心網友

價值不高

熱心網友

今時不同往日,當年的輝煌已不再

熱心網友

原來的郵幣卡有行情的時候有,現在可以說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熱心網友

要看品相。價格差的很大。

熱心網友

最早發行的打孔磁卡還有點價值后來的價值不大

熱心網友

以前有收藏價值,現在發濫了,可以說一文不值。但自己可以作收藏欣賞之用。

熱心網友

沒有收藏價值。太多缺乏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