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執政上的觀點是什么?對未來中國的發展是好還是不好呢?
熱心網友
儒家之所以被漢代以來的中國歷代統治者推崇,有其必然原因。在孔孟時代,實際上儒家是很崇尚自由的。這里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術自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個人理想,難能可貴的是還有“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主思想萌芽。人文精神是很豐富的。到了漢代儒家被統治者所用的時候,儒家執政的核心是一個字:禮。也就是說是典禮、是儀式。我們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決不是信口胡吹的。皇帝登極了,有登基大典,人們去世了,有葬禮,結婚生子,考學出行,幾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詳盡的禮儀制度。這一切的核心,就是為了建設一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社會上所有的人都納入其中的等級社會。在這個體制中,人們各盡其職,各安其命,從而實現所謂“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鰥寡孤獨各有所持”的“大同世界”。實際上,從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來看,儒家的理想從來沒有實現過。甚至落下了一個“儒以文亂法”的罪名。現在看來,儒家最大的失誤就是就是否定了人本能的欲望,“任義廉恥”這些準則,更多的實在壓抑人性而不是解放人性。尤其是朱程理學出現之后,只是制定了人們應該遵守的各類準則而沒有給那些錯位的,失落的人一個可供發泄自己郁悶的渠道,太過于理想化了。但是,并不是說這套體系沒有它合理的一面。儒家最成功的一點,是它對社會道德的各種規范,如果去掉儒家理學壓抑人性的部分,用現代的人文理學和儒家的道德、秩序結合,對于抑制現代世界不合理的物欲橫流,人人自私的現象,應該還是可以的。具體如何揚棄,一面要研究理論,一面要進行實踐,讓時間來進行檢驗。籠統的肯定和籠統的否定,對于這個傳承2000余年,至今還深深影響我們民族的學說,都是不切實際的。
熱心網友
儒家文化用了2千多年了,舊了,它的光芒已經不足以照亮前方的路了。而且它太東方化了。現代社會的靈魂是科學,而科學這東西是以西方人的思維特點衍生出來的。它和過于東方化的儒家文化沖突的很厲害。因為我們注定要依賴科學來發展而又沒有能力把科學變得東方化一些,那么我們就只能改造過于東方化的儒家文化。這個星球的文化將終歸一統。現在,儒家文化是到了該升級換代的時候了。
熱心網友
無為而治--不適合中國現狀
熱心網友
儒家思想執政強調和諧和以德服人。看看現在新加坡和韓國的情況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