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快門速度快門速度通過秒或幾分之一秒來表示時間的長短。不同的相機生產廠家的機身會有不同的快門速度起始范圍,這個范圍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至少都有以下的快門速度(也許會更多):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有些相機的速度會使用簡略方式,如把1/30秒標記為“30”。為了區分秒和分之一秒,一般會在機身上使用不同的顏色或其特殊的標記標示這些數字。例如,Nikon和Canon的機身通過在數字2后面加一個分號(")標記來表示秒,因此2"表示2秒而不是1/2。仔細閱讀你的相機的說明書,看看你的相機是如何進行區分的。看了上面一系列的快門速度會發現,每一個快門速度都是前一個速度的一半,而是后一個的一倍。例如,1/125秒是1/60秒的一半,而是1/250秒的一倍。它們都相差一“擋”,每一擋都相差一半或一倍的時間。從1/125秒到1/250秒移動了一擋(時間減半),到1/500秒又移動一擋(再次減半),到1/1000秒就移動了三擋。來個小小的考試:從1/30秒到1/500秒需要移動幾擋?再往相反方向(往速度慢的快門方向),從1/30秒到1/2秒需要移動幾擋?你知道正確的答案嗎?答案很簡單:都是需要移動4擋。當相機設置為某種特定的自動曝光模式時,大多數相機可以實現“無級”的快門速度。也就是說,快門速度可以被電子裝置決定并設置為任何快門速度,而不受固定的擋位的限制。但即使相機被設置為這種模式,“減半”和“加倍”的概念依然存在。在最近幾年新上市相機中,大部分相機的快門速度可以進行1/3擋的增減。例如,我的Nikon相機的快門擋位包括:1/8、1/10、1/13、1/15、1/20、1/25、1/30、1/40、1/50、和1/60秒等等。從1/30到1/60秒是一擋,同樣的,從1/20到1/40和從1/13到1/25也是一檔。當你改變了快門速度時,同時也改變了運動物理被記錄在底片上的方式。快門速度越快,運動物體就會在底片呈現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門速度越慢,運動的物體就越模糊。光圈鏡頭的光圈大小,同樣用擋位來表示,使用f擋的數值表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f-擋每擋之間也是減半或加倍的關系,但f擋的數值并不是減半或加倍的。標準的f擋序列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和f/32。不是所有的鏡頭都有這些擋位,一般只是有其中的一些擋,尤其是那些使用大底片(大于35mm)的相機,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擋位。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明白這些數值表示的是光圈通過鏡頭的孔徑(光圈)的大小。上面的光圈值序列包括了所有的擋位。每一擋光圈相對于它前后的擋位,只能讓一半或一倍的光線通過鏡頭。一定要記熟這些光圈擋位的數值,并能夠輕松的增減計算。雖然從數值上看,光圈值沒有寫成分數,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分數。把光圈值看成分數也方便理解光圈值和光圈大小的關系: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通過鏡頭的光線就越少。例如f/2表示一個相當大的光圈孔徑并可以通過很多的光線,而f/22則是一個很小的光圈孔徑,僅僅很少的光線可以通過。可以把他們看成分數來理解:1/2比1/22要大很多。現今,許多相機都可以以數字方式顯示光圈值,并能象快門速度那樣實現1/3擋的增減。例如,你可能會發現這些f值:4、4。5、5、5。6、6。3、7。1、8、9、10、和11。只要記住改變一擋一定有一擋的增量變化,而無論這一擋是從哪開始的。從f/4到f/5。6是一擋,就和從f/11到f8也是一擋一樣。同樣,從f/5(比f/5。6低1/3擋)到f/7。1(比f/8底1/3擋)或從f/6。3到f/4。5也都是一擋。雖然數值上他們不是線形的,當同樣適用減半和加倍的概念。還需要提及的是,有很少的一些相機可以進行1/2擋的增減設置,而有一些(例如Nikon F100)可以用程序控制的方式設置所有的擋位:1/2擋或1/3擋。再提醒一下,一定要仔細看看你的相機說明書。在現代的鏡頭里,只有比較少的一些還保留有真正手動的光圈環。Nikon的鏡頭一直都有這個功能(包括所有的大畫幅相機的鏡頭)。雖然光圈環一般在轉到每一擋的位置時都有明顯的停頓的手感,但還是可以把光圈環轉到任意一個位置。光圈環停頓的感覺只是方便計算光圈轉動了幾擋,并沒有其他的含義。大多數大畫幅相機的鏡頭有指針或刻度來標示光圈值。有兩個術語一直用來分別表示光圈的變化。“開大”表示使光圈更大,使鏡頭有更大的通光孔徑。這意味著準許更多的光線通過鏡頭照射到底片上。另一個術語“收縮”實現相反的過程,使光圈更小,減少通過鏡頭到達底片的光線數量。所以可以這樣說:從f/8開大光圈到f/4,或從f/8收縮光圈到f/16。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一起配合可以控制有多少光線可以到達底片上,而且這兩個因素必須要同時考慮。它們都是以擋位的方式工作的,而且是相互關聯的,我們稱之為“互易關系”。一旦可以確定正確的曝光需要的光線總量,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中的任一個發生了改變,都可以很快的根據互易關系確定另一個應該設置的值。在照射在底片的光線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一擋快門速度的改變等同于相反方向上一擋光圈大小的變化。也就是說把快門和光圈中的一個減半,而把另一個加倍,通過鏡頭照射到底片的光線總量(也就是曝光量)是一樣的。互易關系是個很重要的概念,所以你必須理解它。你可以這樣理解,把快門速度加倍并且把通過光圈的光線量減半,完全等同于把快門速度減半同時開大光圈讓加倍的光線進入鏡頭。我們來做兩個比喻,例如你想倒一升水,你可以把水龍頭開的很大,在一瞬間就倒滿一升,也可以把水龍頭開的很小,讓水一滴一滴的流出來,這樣會需要很長時間。但這兩種方法沒有任何區別,最終你都能得到一升水。這就是互易關系。再打個比方,你需要掙20塊錢。你可以找一份每小時能掙4塊錢的鐘點工,干5個小時;或者找個每小時掙5塊錢的工作,干4個小時。或者其他什么的,每小時2元的工作干10小時,或每小時10元的工作干2小時。你可以任意選擇,但最后你得到的都是20塊錢。用攝影的術語來表達,就是可以用慢速快門加小光圈或者用快速快門加大光圈,兩種方法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樣的。但是(注意,這點很重要)兩種方法在底片上成像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成像效果不同的原因我會在后面關于景深和移動物體控制的章節里介紹。從這一點開始,做為一個攝影師,你應該開始學習怎樣判斷你的照片的效果是不是和你希望的效果一致。在實際操作中,互易關系意味著,一旦通過對場景測光(后面會講到如何進行測光)而得到一個特定的曝光量后,你可以很自如的選擇一個快門和光圈組合,而得到正確的曝光。假設對某個場景的合適的曝光值是1/15秒和f/11。你可以把快門速度增加到1/8秒(改變一擋,快門時間加倍)并且把光圈縮小到f/16(同樣改變一擋,光線減半)。因為1/15秒和f/11,與1/8秒和f/16是完全等同的曝光。同樣的,還可以使用1/4秒和f/22、1/30秒和f/8、1/2秒和f/32、和1/60秒和f/5。6。所有這些組合都可以讓相同總量的光線照射到底片上,而得到正確的曝光。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選擇使用我們需要的光圈大小或快門速度,并且做出符合互易關系的調整。實際上,這個互易關系在相機上實現起來比我們在這討論來的更容易。在你改變光圈或快門的設置時,記錄下改變的擋數,同樣改變相同擋數的另一個設置就可以了。只要確保一個是增大,另一個是減小,就可以保證得到相同的曝光量。例如,假設1/250秒和f/4是正確的曝光值。那么增加4擋快門到1/15秒(增加快門時間)同時需要縮小4擋光圈到f/16(縮小孔徑),這樣就可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如果你的相機的快門和光圈有相同的增量,例如1/2擋或1/3擋,那你只要數快門轉盤和光圈環轉了幾個擋位就可以了。曝光的基本理論毫不疑問,不論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業余愛好者,所有攝影者都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使膠片正確的曝光。如果曝光錯誤,那其他的都是開玩笑。你可能有最新最貴的器材、去到那些最迷人的地方、在最恰當的時間和光線下到達最恰當的位置、并且你的攝影技術很精湛。。。。。。但是錯誤的曝光會是使你拍出一堆可以直接扔到垃圾桶的照片。對于許多攝影者來說,使用他們的相機中內置測光表建議的曝光值曝光就是正確的曝光了。但是,測光表總是能告訴我們正確的曝光值嗎?我將深入的討論這個話題,如果你想變成一個更好的攝影師,對曝光理論的深入理解是個很好的開始,因為曝光是攝影概念中最最基本的。如果想躲避這些攝影的基礎知識,那就不可能成功面對更高級的攝影技術。我假設你的照片質量對你很重要,否則你大可不必繼續讀下去。如果你打算拍攝出好的照片,那你就要能夠控制曝光的整個過程。“控制”可以這樣實現,使用相機上的所有的曝光參數拍攝同一場景,然后在這些照片里選擇一張最好的,但這明顯是對膠片和時間的浪費。如果你打算這樣做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如何記錄那些一輩子只出現一次的瞬間?你的目標應該是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都能準備好正確曝光,并且知道你的曝光是不是你想要的。這當然不是說我們總要手工設置曝光參數,而不理會相機的測光表,但我個人相信相機的手動模式是最容易使用的,因為你設置的就是你最終得到的。使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同樣可以拍攝出精彩的照片,但前提是你要清楚的知道相機是如何選擇曝光參數的,并且有足夠的知識讓你可以正確的衡量相機選擇的設置是不是就是你想要的,在需要時你還要知道如何去修改它們。做為一個攝影師,你的相機應該始終在你的掌控之中,而不要讓你的相機控制你。在我開始討論如何正確曝光之前,我們需要先定義一些常被誤用或誤解的術語。“正確的曝光”意味著底片的曝光是以你想要的曝光結果進行的。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在Arches National Park拍攝一張沙石和藍天的照片。如果你希望底片上的天空是淺藍色,而實際上洗出來后確實是淺藍色,那你的曝光就是“正確的曝光”。因為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結果。然而,如果底片上的天不是淺藍色時會怎樣?那說明你設置了一個錯誤的曝光值。如果天空的色調比你想要的更淺,那你的底片“曝光過度”了。在這樣的情形下,淺藍色的天空變成了灰色,或者說是退色的發白的藍色,比你拍攝時看到淺藍色淺很多。當然,相反的錯誤也會有問題,天空的色調比你想要的要深。例如,在你的底片上,淺藍色的天空變成藍色或深藍色。這時你得到一張“曝光不足”的底片。但是,如果你的照片主題需要用這樣深色的色調表達,那你的曝光也是正確的曝光。。

熱心網友

首先,我們將照像機比作一間屋子,是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子;光圈就好像這間屋子的窗戶,你設想一下窗戶是不是越大,屋里就越亮;反之,窗戶越小,屋里就越暗;光圈就是用來調節這扇窗戶大小的。其次,我們再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將這扇窗戶的玻璃換成不透光的木板(或其它只要是不透光的),我們用手來關上這扇窗戶,再打開、關上、打開、關上…這時你會發現什么現象?如果我們慢慢地打開關上,然后,再快速的打開關上,你又會發現什么現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快門,快門設置的時間越長,就是我們打開關上窗戶的時間越慢,快的設置的時間越短,就是我們打開關上窗戶的速度越快。而曝光,就是關系到窗戶的大小和開關的速度,要想曝光大,就需要將窗戶(光圈)打大,開關窗戶(快門)的速度減慢;反之,同理;然而,要想掌握正確的攝影曝光技術則需要自己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最后,祝你好運!

熱心網友

是根據光線強弱來設置曝光,但同時快門速度也很重要,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一半天氣狀況下,對于初學者來說,為避免手抖導致畫面模糊的情況,可采用125的速度,即曝光速度為1/125秒,光圈為8,當多云或在樹蔭下,光圈應加大一檔至5。6,即增加曝光量,否則人就會太黑,陰天光線更暗時,光圈應取4,陽光強烈時光圈為11。以上只是一般情況,你應逐步摸索。又比如,速度125和光圈8的配合,理論上來講就相當于速度60和光圈11的配合,因為速度放慢了一檔即增加了曝光的時間,則允許光進入的面積就應該小一檔,以此類推。但速度太慢,如30或15,初學者不易端穩;建議熟悉后使用通常的60的速度。速度和光圈的配合多種的目的是為了考慮景深,因為光圈數字越小,比如從8到4,則景深越小,即對焦后,焦距前后的清晰范圍越小。對于照人或風景,應避免光圈低于4,否則前后的事物模糊,但照特寫如近距離的花草時,光圈數字較低,如4,則可以使得前后的模糊效果來突出中心目標。關于這方面的東西建議你買一本入門書籍學習,再就是多練習,熟能生巧。祝你好運,逐步成為高手。

熱心網友

1.暴光就是單位時間內光通過一個孔徑作用在底片上的過程。暴光不足(暴光量小)照片內容混沌不清析,暴光過度(暴光量大)照片內容也是不清發白。2.光圈小表示單位時間內暴光量小,光圈大表示單位時間內暴光量大。3.快門的速度跟光圈正好相反,快門越快,暴光量就越小,快門越慢,暴光量就越大。在照相機上光圈的表示是數值越大,光圈越大。速度則是數值越大,速度越快。(速度幾是分之一的分母值)

熱心網友

請問,是不是根據光線強弱來設置暴光啊?哪位講得更清楚 更詳細一些?謝謝!

熱心網友

光圈就是水管的直徑,快門就是水龍頭擰開的程度。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水流量(把光想像成水)就大,快門越快(也就是水龍頭擰得緊),水流量就小。

熱心網友

光圈小暴光大光圈大暴光小,快門速度快感光時間少.相反,慢則多.光圈小快門速度快暴光正常.光圈大快門速度慢暴光正常(正常搭配).

熱心網友

光圈就是控制光通量大小的,數值小光通量就大,反之則小。如果光通亮大就有暴光的可能。在萬事具備時按快門就留下了精彩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