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竹蓀產自哪里

熱心網友

四川宜賓的竹蓀吧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氣燈紗罩。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圓柱狀的菌柄, 粉紅色的蛋形菌托, 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 色彩鮮艷、稀有珍貴, 被人們稱之為“菌中皇后”。竹蓀的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竹蓀之鮮,因含有較多的氨基酸,還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竹蓀有防食物腐敗的特點作用,在炎熱的夏季作菜煲湯時,置少許竹蓀入內,還可以防止酸敗、延長存放時間。它還是食療佳品,能減少腹壁脂肪;還具有鎮痛、補氣、降低血壓的作用。竹蓀是我國高檔出口土特產品,人們比喻用一兩黃金換一市斤竹蓀。竹蓀作為菜肴,具有一種獨特的無可比擬的清鮮風味。其質地脆嫩疏松,能夠飽吸鮮湯葉,使味道愈見鮮美而爽口。竹蓀適宜于燒、炒、燜、扒、釀、燴、涮等多種烹飪方法,宜葷宜素,總能保持松脆鮮美特色。還可以單用,如“清湯竹蓀”、“紅燜竹蓀”,又可搭配葷料,如閩菜“竹蓀響螺湯”、粵菜“竹蓀扒鳳燕”、黔菜“蓀心肉餡湯”、桂菜“玻璃雞片竹蓀”等等;還可與素菜搭配,如“芥藍穿竹蓀”、“龍井竹蓀湯”、“口磨竹蓀湯”。廣東的“鼎湖上菜”必須有竹蓀,而“竹蓀銀耳”是貴州名菜,“竹蓀汽鍋雞”在云南視為大補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