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份600字的人物介紹,所研究人物活動的大事年表(不少于四件不多于六件),研究中注意該人物性格、品質對其事業、生活的影響。并寫出該人物對自己的啟發。達芬奇就是那個畫家,我找了半天有關達芬奇的資料收獲甚少,不過在 tpch網站看到一本達芬奇專記《諸神復活——雷翁那圖.達芬奇》是梅勒什可夫斯基寫的,可是我們家電腦就是無法下載這本書,那位好心大哥大姐幫俺下載一下,傳給俺,或是寫一份上述的600字材料,救救妹妹我呀!!!
熱心網友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一、天才少年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誕生在意大利芬奇鎮附近的安基亞諾村,芬奇鎮靠近佛羅倫薩。達。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里度過的。孩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琵琶,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達。芬奇的家庭是當時佛羅倫薩有名的望族,父親皮埃羅希望達。芬奇象自己一樣當律師,可后來由于發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羅改變了想法,決定讓小芬奇學畫。 當時,皮埃羅受一位農民的委托,要畫一幅盾面畫。他聽說兒子會畫畫,想試試兒子的畫藝,便將這任務交給了小芬奇。小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駭人的妖怪。這妖怪長著火球般的眼睛,張著血盆大口,鼻孔中噴出火焰和毒氣,樣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嚇得大叫起來。小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請您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皮埃羅從此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小芬奇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委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此時的達。芬奇只有14歲。 委羅基奧的畫舫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里結實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義者、藝術家和科學家,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并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么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束——對生活之不可知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他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研究者、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個藝術家。 二、科學巨匠 達。芬奇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眼光與科學知識水平超越了他的時代。 在文藝復興早期,人們盲目地接受傳統觀念,崇拜古代權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象《圣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芬奇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于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芬奇提出并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采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后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并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 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鋪”。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后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在天文學上,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芬奇還認為月亮自身并不發光,他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在物理學方面, 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后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沖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后沖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他的這一發現使亞里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產生了動搖。他發展了杠桿原理,除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關系外,還算出了速度與臂長的關系。他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達。芬奇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破壞力。” 達。芬奇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生理學和醫學。他最先采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并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后來,英國的威廉.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的這些生理學成果。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軍事和機械方面,他發明了飛行機械、直升飛機、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等等。他還在數學領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可以說,達。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每一部門,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發展的學者。 但是達.芬奇的大多數著作和手稿都沒有發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科學史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達。芬奇,“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三、藝術大師 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后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芬奇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筑、雕刻、繪畫中的重大課題: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筑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2、完成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不僅象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后的晚餐》、祭壇畫《巖間圣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四、文藝復興精神的代表 達。芬奇比之文藝復興時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領域更廣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學多才。他懷著永無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奧秘,他把藝術和科學、理智和情感、形體和精神熔于一爐,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把藝術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達。芬奇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
熱心網友
我有些他的傳聞。不知真否。據說他最得意的是他科學方面的成就。有一次他發明了一種所謂的防火涂料,于是就用涂料在墻上作畫。畫完,就叫下人用火燒。結果畫隨火走,他的所謂防火涂料失敗了。但他一點也不心疼墻上的畫,就這么走開了。只留下驚慌失措的下人。還有傳聞說他的作息習慣很特別。他往往是工作四小時,然后睡兩小時,如此循環往復的度過一天又一天。
熱心網友
1452年4月15日,達·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 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14歲隨父到佛羅倫薩,進入著名畫家、雕塑家維羅齊奧主持的藝術工場學習繪畫。維羅齊奧對學生要求很嚴,訓練方法也很別致。他先不讓達·芬奇臨摹古人名畫,也不大講繪畫理論,而叫達·芬奇照著一個雞蛋寫生。畫了幾天,達·芬奇不耐煩了,維羅齊奧便對他說:“在一千個蛋中,從未有兩只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看它,它的形狀也會不同。”達·芬奇記住了老師的教誨,苦練基本功,終于熟練的掌握了繪畫技術。達·芬奇是人文主義者,在繪畫中著眼于生活,努力創作真實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一次,他作為助手和老師合作一幅畫卷,維羅齊奧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學觀念的束縛,所繪作的部分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達·芬奇所繪的一個天使,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兩者成鮮明對比,維羅齊奧看后自嘆不如。達·芬奇的壁畫《最后的晚餐》是世界名畫。畫的內容是:耶穌被門徒之一猶大告密就要被捕和12個(包括告密者)門徒一起共進最后一頓晚餐的情景。畫面人物眾多,但各自神態不同;另一幅世界名畫是《蒙娜麗莎》,畫的是端莊、美麗的少婦的微笑。少婦的眼神如發自內心的一絲微笑,躍然紙上。這幅畫如今還收藏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是世界藝術家庫中的珍品。 1519年5月2日,達·芬奇逝世。他留下自然科學手稿7000多頁。恩格斯稱他“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 。
熱心網友
達·芬奇生平簡介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達·芬奇于1452年生于佛羅倫薩郊區芬奇鎮,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國昂布瓦斯附近。 達·芬奇15歲開始在畫家 l韋羅基奧(AndreadelVerrocchio;1435~1488;意大利雕刻家,畫家)的作坊學藝。1472年入畫家行會。15世紀70年代中期個人繪畫風格逐漸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國,除為米蘭公爵服務外,還從事其它藝術和科學活動。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巖間圣母》、《最后的晚餐》則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羅倫薩,創作《圣母子與圣安娜》和《蒙娜麗莎》,還著手為市政廳繪制壁畫。1507年再去米蘭,并服務于法國宮廷。1513年移居羅馬,1516年又到法國,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 達·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并善于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創作活動分為早期和盛期兩個階段。 當他在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時,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制《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雖沒有創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繪卻已注意到了空氣氛圍的表現。這表明他一開始就致力于解決寫實與典型加工的辯證關系。稍后創作的《吉內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志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該畫雖由于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圣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筑遺跡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1482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請繪制祭壇畫《巖間圣母》。這幅現藏于巴黎的作品,雖仍然是傳統題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巖窟幽深的刻畫及山巖間花草逼真的描繪,證明他使用的煙霧狀筆法已使其在傳真寫實和藝術加工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后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制在米蘭圣瑪麗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經營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筑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于畫面中央,其它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手勢、表情,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后出現了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雕刻家,畫家,建筑師)、拉斐爾(Raphael,1483~1520;意大利畫家,以畫宗教畫著稱于世)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圣母子與圣安娜》,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 1503年,達·芬奇為市政廳大會議廳繪制壁畫(因再次去米蘭而始終未完成)。在這期間,他創作了《蒙娜麗莎》和《圣母子與圣安娜》。這是兩幅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后遺存巴黎。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范。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礎。其藝術理論散見于他的5000多件筆記和未完稿的《畫論》中,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達·芬奇的現實主義藝術成就,奠基于他對眾多自然學科領域的研究。他以博學多才著稱,在數學、力學、光學、解剖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機械設計、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和發明。他用深刻的觀察和敏捷的思考以及熟練的數學、工程知識豐富了幾乎所有知識領域。他隨身帶的筆記手稿已發現有7000多頁,可惜沒有完整的著作發表,因此許多先進的思想和天才的預見,當時未能發揮作用。例如,他曾用虛速度的原理來解釋靜力學的基本問題。他還結合繪畫研究過光影、明暗、色彩和各種透視現象,指出黑白不是真正的顏色。他設想光的傳播如同投石擊水引起的水波和空氣中的聲波一樣,也由中心向外傳播。他作過針孔成像實驗,并以光線的直進加以闡明。他還曾研究過人的眼球,設計光學儀器。 他是一位真正的推動歷史進步的人。欄目關鍵詞: 共享工程少兒版 名人細細說 達·芬奇專題 輔助分類項: 共享工程少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