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戲劇作為一種極其古老的藝術樣式,不僅很難判定它的起源,而且也很難對其歷史做出確定而有效的敘述。因為幾乎只要有人類存在,就可以找到戲劇的蹤跡,而且隨著時間的流失,戲劇的樣式固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不僅不存在著進化的先后次序,更不具有文明與野蠻的分別,也就是說無法在時間向度上為戲劇建立一個理性的秩序,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戲劇不存在歷史,或者說戲劇沒有歷史,一切戲劇只對具體的時代具體的人們有意義。進而,如果把西方現代化以來所形成的社會稱為現代社會的話,那么作為現代人的戲劇也就自然是現代戲劇了,所以現代戲劇是對當下戲劇形態的一種描述和界定,它只屬于現代人。為了理解現代戲劇,就不得不考察一下現代戲劇與傳統戲劇之間的差別,可以說,現代戲劇建立在對傳統戲劇的反叛之上,當然,傳統戲劇也因為現代戲劇的需要而被重新定義,在這個意義上,“傳統——現代”的話語結構不過是認知當下戲劇的一種思考方式罷了。現代戲劇是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而確立下來的,具體來講,傳統戲劇在20世紀初期陷入了一系列危機當中。那時占據西方主流戲劇模式的是高度寫實風格的鏡框式戲劇,這樣一種戲劇模式是建立在文藝復興以來的中心透視的視覺原則之下,透明的“第四堵墻”把演員與觀眾的交流隔開。這樣一種戲劇樣式隨著電影的發明和成熟而日益感受到生存的壓力,人們離開了劇場而走進了電影院,因為電影能帶給人們更逼真的影像、更活躍的劇情、更大的視覺愉悅。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戲劇家開始思考什么是戲劇,戲劇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從而重新定義了現代戲劇或者說使戲劇擁有了一種現代性的話語配置。開頭,我提到戲劇沒有歷史的說法,也就是說戲劇將永恒存在,只要有人類存在,戲劇就不會消失。相比其他藝術樣式來說,戲劇是幾乎唯一沒有被現代性所整合和訓誡的藝術,固然,我采用了“現代戲劇”這樣的說法,但戲劇并不具有“現代性”意義上的“現代”,或者說現代戲劇與傳統戲劇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和斷裂,它只是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中突現戲劇的不同元素而已。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現代文化得以生產和再生產的基本保證,而對于戲劇來說,固然有所謂的戲劇學和戲劇學院等把戲劇知識化和體制化的努力,但是相比文學、電影等藝術門類,戲劇并沒有被有效地整合進現代教育體制,因為除此之外,戲劇還廣泛地存在于各個地方、各種人群當中,諸如地方戲曲、校園戲劇等活動的參與者幾乎都沒有經過戲劇專業的嚴格訓練,并且,戲劇是一個如此依賴實踐的藝術,活生生的經驗成為戲劇存在的根本源泉,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戲劇之所以很難被現代性所馴服,根本原因在于上面提到的戲劇家所發現的戲劇語言是以演員的形體為媒介的,這種媒介與影視等依據機械器具的藝術有著根本的不同,身體不具有復制性,所以,戲劇不是本雅明意義上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它的現場性以及演員與觀眾的“活生生”的交流使每一場戲劇演出都具有嶄新的意義,因而,戲劇藝術無法被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所吸納,所以,我覺得戲劇對于現代人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現代人在整合進資本主義生產體制的異化中保有一份逃離的想象,并為人們得以窺破無處可逃的現實空間提供了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