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石灰石原料,其所含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鹽酸。高溫時也部發生反應。為了測定該石灰石的純度,某研究所學習小組取用4g這種石灰石樣品。用實驗室現有的稀鹽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應后,經過濾、干燥等操作后稱量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每次稀鹽酸的用量見下表。(假如過濾、干燥等操作過程。固體物質不受損耗)稀鹽酸的用量 剩余固體的質量第一次加入10g 3.0g第二次加入10g 2.0g第三次加入10g 1.0g第四次加入10g 0.4g求:(1)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2)4次共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熱心網友
因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后生成的全部都被過濾、揮發、干燥走了,所以,每一次的剩余固體的差值如3-2=1g就是損失的碳酸鈣,而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差值是0.6g說明第四次加入的稀鹽酸已過量,所以碳酸鈣的總量為1+1+0.6=2.6g,除以4g即為質量分數,等于65%。100g碳酸鈣生成44g二氧化碳,所以2.6g碳酸鈣生成1.144g二氧化碳。
熱心網友
前三次加鹽酸后所剩固體質量均減少1克,即第三次所加鹽酸過量,4g樣品中雜質為0.4g,碳酸鈣為3.6g,所以 碳酸鈣質量分數=3.6/4=90/100=90% 4次共生成二氧化碳=3.6*(44/100)=1.58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