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可以

熱心網友

可以?。?/p>

熱心網友

可以,但必須是很好的防空導彈.

熱心網友

只要技術到位就可以。但要解決太多問題,特別是對敵方導彈彈道的跟蹤,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

熱心網友

可不可以攔截,就要看是什么型號的導彈了,俄羅斯的“白揚”在10年內就是不可攔截的。

熱心網友

1。按照美國總統里根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對洲際彈道導彈的攔截分為4個步驟,本問題討論的是發射后的攔截,屬于“星球大戰”計劃的后三個部分。2。上升段攔截:洲際導彈發射后1--5分鐘,主要攔截方式是以天基激光和粒子束武器,以大能量射擊導彈,使導彈的導航系統失靈,偏離軌道?;蛘咭愿邿崾箤椀膹楊^汽化,將其消滅在大氣層內敵方國土上空。攔截成功率15%-25%3。大氣層外攔截:導彈進入外層空間,天基激光和粒子武器繼續發揮作用。由可變軌道衛星攜載的動能武器(一些由衛星發射的鋼珠),在導彈飛行軌道上呈扇形分布,撞擊導彈的燃料箱和外殼,達到破壞導彈的目的。同時,在高空飛行的戰斗機也發射機載反衛星導彈進行攔截,兩種方式攔截成功率35%-45%4。再入段攔截:導彈重新進入大氣層,地面反彈道導彈發射,以戰斗部爆炸的破片破壞洲際導彈的彈頭,攔截的高度必須在10千米以上,攔截成功率15%-20%5。以上是“星球大戰”計劃的主要內容,根據里根政府公布的計劃,攔截總成功率可以達到99。99%,也就是蘇聯發射10000枚導彈,只有1枚能夠落到美國國土上。6。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計劃基本還停留在紙面上。天基激光和粒子束武器還沒有脫離實驗室,衛星動能武器還只有小規模的實驗,20世紀90年代后就沒了消息。反衛星導彈在1988年做了幾次實驗后也終止了,惟一落實的是“愛國者”PAC-3反導系統,但也不成熟,只能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對付飛行速度在7000米/秒的洲際導彈,“愛國者”的戰斗部根本對其無法構成威脅。7。綜上所述,攜帶核戰斗部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在發射后可以被攔截,但目前的成功率很低,大約只有10%。攜帶核戰斗部的洲際導彈,目前只能說是在理論上可以被攔截,實際無法成功攔截。攜帶核戰斗部的巡航導彈,目前可攔截的成功率比較高,同攔截高亞音速飛機的成功率差不多,但其核戰斗部如果在攔截后爆炸,對地面的污染也很嚴重。

熱心網友

導彈發射過程分為:助推階段,高空飛行階段,抹助推階段。在第一階段大約1——2秒現在沒法攔截。在中介階段現在沒實現攔截,在最后階段依靠現在技術成功率在80%以下

熱心網友

只要是導彈,總是有辦法攔截的.

熱心網友

可以但現在不行以后一定可以

熱心網友

當然可以了。

熱心網友

可以。導彈攔截有三個階段,1.未出大氣層;2.太空飛行;3.重入大氣層。

熱心網友

當然

熱心網友

可以。但是以現在的技術。。成功率根本就不高

熱心網友

雖然難度有點大,但是可以的,升空進入低太空軌道,普通導彈攔截不了,只有太空武器行,向目標突襲時又由于導彈速度加上"重力加速度",速度太快,成功率極低,事倍功半.

熱心網友

可以

熱心網友

從技術層面做理論的分析是完全可以的。美國的TMD和NMD導彈防御系統,根據美國的國家導彈防御計劃,第一階段到2005年將部署20枚攔截導彈,兩年后完成100枚攔截導彈的部署,美國國防部于1997年4月1日專門設立了國家導彈防御計劃辦公室。NMD計劃從1984年開始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同時從外層空間攔截、攔截武器、地面雷達及指揮控制通聯四個方面展開研究,并陸續同制造商簽訂了合同。相關技術研究始終在進行,現已基本完成,并已進入試驗階段。整個系統由高、低兩層紅外線探測衛星、預警雷達、X段雷達、戰斗管理指揮控制通聯系統、地基攔截導彈和摧毀器七部分組成,迄今共進行了四次試驗,第一、二次為飛行數據測試,去年10月第三次試驗攔截成功,今年1月第四次攔截試驗失敗。

熱心網友

跟攔截常規導彈一樣,只要有技術,就可以攔截。但要求比常規高。攔截時有一個空間問題,只能在別國上空和海洋上空攔截,核彈不比常規。核彈有污染,至少50年不會消失,多則100年。威力也比常規大,在上空(如果高度不夠)一樣可以對地面目標進行摧毀。常規只要在空中攔截,對地面目標就沒什么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