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9歲了,每次做作業考試都粗心大意,把一些明明會做的題目漏掉,這次考試就漏了一題,扣了8分,另一題4+9=15.他就是粗心.告訴他做完以后要檢查,他也照做了,可跟沒做一樣.這該怎么辦呀?以后考高中考大學都這樣,能上北大的可一粗心可能就變成普通大學了.

熱心網友

我們孩子的老師教了一個方法,我個人覺得非常管用:21天習慣培養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希望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就跟他一起制定一個21天計劃,比如要求他每天的作業自己檢查,只要檢查出錯誤并改正,就可以加一分;如果家長最后檢查還有錯誤,就減一分;如果21天內得滿21分,家長可以適當的給一些物質或精神上的鼓勵;如果有減分,則需要他繼續執行這個計劃,直到得滿21分為止,這時的獎勵也設一個價值低一些的。專家有研究表明,通常21天以后,孩子就能養成一定的習慣,這要求家長也要有耐心和毅力,陪孩子解決這個問題。有心的家長可以試一試,我們現在已經用這種方法,幫孩子養成自己睡覺、洗漱、寫作業等習慣了:)

熱心網友

我有同感,我準備采用21天計劃。

熱心網友

哎呀,我正找你那!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請注意: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如下:聰明伶俐,成績低下;做作業慢,邊做邊玩;聽人講話,心不在焉;作業會做,考試做錯;能說會道,丟三落四。注意力CQ(ConcenrationQuotient)不集中(ADD)的原因如下:A生理異常:47.5%剖腹產率,獨生子女,疲勞 B家教異常:“神童”教育“小學化幼兒園”C食品異常:色素 、防腐劑等添加劑污染 D教育異常:目標是考試,關注點在尖子生。一般解決辦法有四種:服藥、教育、心理咨詢、親子訓練。 北京 路中秋

熱心網友

培養細心是多方面的.如下棋.書法.畫畫.平時的調理等.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平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好勝心,自信心.好奇心,有了好勝心,取得成績就永不滿足;有自信心就不怕困難,有好奇心就很想知道更多的知識.家長在孩子有成績時與他同樂.有難題時與孩子同研究.不打不罵,沒有壓力,學得輕松,孩子會與你親密無間.你的話自然樂意聽.時間長了.甚么不好的毛病都能改掉.

熱心網友

我覺得你基本心態就有問題什么叫北大的可一粗心可能就變成普通大學了?什么樣的孩子能上北大?我可以告訴你聰明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北大上不上也不光是馬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韌性,耐力,和自信如果你只關注于馬虎不馬虎而且只是在9歲就考慮上不上北大的問題我可以很肯定得跟你說這是很失敗的教育

熱心網友

雖然我也是個學生,但對此也有同感。比如作一些試卷或習題,第一次做時,很容易馬虎,但只要過后認認真真檢查一遍(相當于做兩次),基本就沒什么問題了。我現在初一,考試時間有余,所以第一遍做完后就再做一遍,很有效哦!

熱心網友

先不要給孩子的壓力太大,讓孩子慢慢做,比如一次給孩子少出幾道題,讓孩子慢慢做,你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做,看有不對的地方了就問一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做,說說你這樣做的道理,時間長了孩子自己就會注意的。細心是慢慢陪養的

熱心網友

努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養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最好(相對于自己來說)”的行為習慣。祝你成功。

熱心網友

讓孩子養成檢查作業習慣,慢慢就會糾正.

熱心網友

從訓練孩子增強責任感開始。

熱心網友

這屬于智力里的注意力的問題,平時馬虎,說明這孩子的注意力較其它小孩暫時差點,要解決這個問題,得靠平常多訓練。 從三個方面去訓練: 1、訓練警覺,即訓練保持較長注意時間注意某一刺激的能力。平常注意通知、廣告等,再不感興趣,盡可能看久點。 2、訓練選擇力,即訓練在眾多信息中選擇最應關注的信息并加以注意的能力,平常看通知、文章、小說時,要求其盡快地把握重點或主要內容 3、訓練分配,即訓練處理注意力集中和分散程度的以能力,平常上課,再不感興趣,也要堅持上,逐漸的,控制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就強了。 以上三方面都做了,小孩還會馬虎嗎?    上面的21天療法屬代幣療法,也是一個好辦法;與之相對應的療法是負性懲罰,在沒辦法時也應考慮.

熱心網友

阿姨你好.我是一個學生!其實我小的時候也很粗心的.可是我媽媽為了刻制我的這個毛病,就讓我學圍棋.讓我學會靜下心來做事情哦!!或許現在您的孩子沒時間,那可以讓他在家對著墻打乒乓球哦!一可以練耐心二可以緩解眼睛的疲勞哦!希望您能讓你孩子試一試!!!!

熱心網友

多多提醒自己就好~!多多益善~!

熱心網友

我覺得這樣不太好我覺得這也不是什么粗心,主要是對基礎知識掌握不老固。對于知識應扎實。可能應該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熱心網友

我的孩子原先也是粗心大意,后來我想了一個方法,效果還不錯。現在說給你聽聽:孩子每次做完作業,我都讓他自己檢查一遍,并且跟他說:“要認真檢查,你認為全做對了再給我看,如果我檢查時查出錯題,每錯一題打一下,到下一次就打十下。”說到做到,我打了兩次,孩子果然好多了,也沒再挨打。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我認為應該實行先說服教育,不行就連打帶嚇,二者結合效果很好,你不妨試試,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