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從那些方面來挑選一款家用數碼相機,詳細說明,謝謝
熱心網友
1、能接受的價位,有了價位就縮小了選擇范圍和最關鍵的象素。2、如果你是家用一般500萬象素就夠用了,再高一般人也用不上,發揮不出來。3、尼康算是比較專業的相機,家用一般索尼、奧林派司、佳能都不錯。4、就是體積大小了,這就看你的愛好了。我自己就是選擇索尼DSC-V1那款,500萬象素,4倍光學變焦,而且功能很齊全。當初買是3700元,現在可能3000多一點了。
熱心網友
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 鏡頭 鏡頭是相機成像系統中最關鍵的一環,它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照片的效果。我們通常所知道的專業光學儀器廠家施耐得、卡爾蔡司、萊卡以及相機廠商佳能、富士、理光等,都是鏡頭業的行家里手,他們的產品信譽度高,能力出色,技術含量有保障,使用這些產品的 DC 一般深得消費者的信賴。 鏡頭所涉及到的范圍也比較廣,在家用數碼相機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關于長焦、廣角、微距等概念,這些都是鏡頭所函蓋的部分。目前主流的家用數碼相機基本都具備 3 倍光學變焦和 5-10cm 微距功能,而隨著家用 DC 的普及和元器件量產所帶來的成本下降,我們更多的應該選擇具備卓越性能的產品。例如理光的 R 系列產品,在同樣的價格范圍內,理光 R 系列相機具備 4。8 倍光學變焦鏡頭、 28mm 廣角能力及 1cm 超微距這些只有準專業機才配備的素質。廣角鏡頭的生產成本一般都要比普通的 35mm 或 38mm 要高 , 但這絕對是物有所值的 , 因為 28mm 廣角的可視角度為 76 度 , 而 35mm 的可視角度則只有 62 度 , 亦即是比一般的 35mm 鏡頭可收納多 1。2 倍的鏡物。使用這樣的產品,可讓我們在不同場景和需求面前變的更加從容。 2• CCD 數碼技術的成像是通過 CCD 電子組件記錄光信號,并通過二進制的數字構成影象。其表述影象質量的指標也從線對數變成了像素和色彩深度。 CCD 的像素數就成了決定畫質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的家用數碼相機的像素數一般都達到四百萬以上,可輕松應對 6 寸以上幅面照片的精細打印。 從原則上來講, CCD 尺寸越大,感光面積就越大,吸收的光線更加充足,成像效果越逼真。目前主流的家用數碼相機均使用 1/2。5 英寸 CCD 組件,基本可應對 400-500 萬像素相機的要求,成像清晰度可達到良好的狀態。但您在選購時請注意,有些廠家可能會設計出用小幅面 CCD 裝載高像素的畸形產品,比如 500 萬像素的 CCD 只有 1/3 英寸大小,那么這樣的產品會因為曝光能力不足而導致成像質量明顯下降,所以在選購產品的時候不要只看重廠家宣傳的像素數而盲目購買。 3• MPU 很少見到有廠商宣傳 MPU 的作用,其實幾乎所有的操作、反應和信號轉換都有它的功勞,只不過各大廠家在 MPU 的研發能力上差距不大,所以看上去它對相機本身性能的影響并不甚重要。不過,您想沒想到過如果能擁有更短的開機時間、更短的快門時滯、更快的圖象處理時間和對焦速度,無論在抓拍或連拍時就能夠留住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MPU 就是在此時顯現能力的。目前我們已知的家用數碼相機的極速王者也是理光的 R 系列產品,是現是業界里最高速的記錄保持者 , 它擁有全球最快的 0。06秒快門時滯、0。003秒對焦鎖定、0。8秒相機啟動時間、0。9秒拍攝間隔,是非常適合新聞工作者和攝影愛好者隨身攜帶的家用數碼相機產品。 4• 快門、光圈 在相機拍攝過程中,快門和光圈的合理使用,能夠讓您拍攝到效果更為理想的照片。目前家用數碼相機的快門、光圈參數參差不齊,在加上全自動相機“傻瓜”式的單一拍攝方式,令很多人對家用相機的手動功能不抱任何幻想。 雖然我們不能要求家用 DC 可以與準專業或專業相機有同樣的手動功能,但起碼我們可以選擇指標更為優秀的產品。快門方面,我們盡量選擇 1/2000 秒 ~1 秒的產品,配合多樣的場景模式,我們不僅能拍攝運動照,也同樣可以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夜景;而光圈方面, F2。8~F5。6 指標的產品應該屬于基本選擇范圍,大光圈配合長焦鏡頭可以獲得更理想的景深,使用這樣的搭配可以拍攝出更有立體感的藝術作品。 5• 焦距、對焦 焦距是與鏡頭性能直接關聯的數據,由于數碼相機的 CCD 離鏡頭更近,所以 DC 的長焦性能要比傳統 135 相機好,但廣角性能則要次些。一般來說,我們普通的家用 DC 焦距都保持在傳統的 35-105mm ,這樣的鏡頭也只能平庸的達到 3 倍光學變焦和 50cm~ 無限遠的對焦范圍。但要清晰的獲得圖象,我們則需要準確無誤的對焦。 簡單的說,當 CCD 的成像光線與真實景像的光線匯于一點時,我們能夠得到最清晰的圖象,這時我們就需要精確且豐富的對焦方式來達到我們的拍攝目的。專業相機為了達到精確的對焦,會采用豐富的超多點雙十字對焦方式,而普通的家用相機一般只具備 5 點左右的單十字對焦方式。在這些方面,理光 R 系列家用數碼相機依然走在業界前沿,他們最新的 R2 產品擁有 28-135mm 焦距 4。8 倍光學變焦和 15 區精確雙十字對焦精度,如此奢華的配置在家用 DC 中可算是頭一份。 • 曝光、ISO 感光度與直方圖 由于數碼相機的 CCD 特性所決定,它的曝光效果肯定沒有普通的 135 相機真實,總體亮度較高,而對比度卻更低。這是因為 CCD 的感光寬容度沒有膠片高的緣故,就好象我們使用數碼相機直方圖測曝光時一樣,光線并不是很強的情況下,直方圖內的白電平卻超越界限,讓 CCD 無法識別亮度,光線很暗時亦是如此。因此,我們要想用數碼相機拍攝到曝光準的照片,一定要選擇明暗度始終而反差較大的場景,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 ISO 感光度調節來彌補一些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 ISO 調節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術。它不僅能夠敏銳的感覺到光線的強弱,還可以控制照片的顆粒細膩程度,通常我們想要獲得大幅面精細打印照片時都會選擇低 ISO 感光值。隨著家用數碼相機的蓬勃發展,很多廠商也認為普通的 ISO100-400 跨越度太窄,積極的提升更高的擴展空間。其中也是這款 R2 的 ISO 感光值跨越度達到了 ISO64-800 ,再次與準專業相機看齊。 6• 白平衡 其實在成像的一瞬間, CCD 要加載很多技術選項,這其中就包括白平衡。 所謂白平衡,就是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調整好紅、綠、藍三原色的比例,使其混合后成為白色。使攝影系統能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得到準確的色彩還原。應當講 這就如我們人眼一樣可在不同的色光下辨別固有色。這就如用濾色片校色一樣。只是數碼相機不 是依靠換用濾色片來調整色溫,而是利用電路改變不同色光所產生的電信號增益的方法來實現。 雖然白平衡很重要,但在家用數碼相機和初級攝影人士的使用中,自動白平衡的表現力還是不錯,調節也非常準確,很少出現失誤。當然您也可以學習一下如何調節白平衡和使用其它多種白平衡模式來拍攝特殊的照片效果,在此我們對這種各廠商設計中差異不大的性能不多加言論了。 7• 場景等其它多樣模式 對于有一定基礎的攝影愛好者,使用專業相機或純手動功能相機的人士來說,場景模式的用處并沒有在家用 DC 上那么明顯。也正式因為傻瓜式 DC 的不可調性,場景模式才顯得非常重要,比如我們需要拍攝運動或夜景這類特殊場景時。因此不同廠商針對多種新型產品加入了許多實用、不實用的場景模式,一下子讓家用 DC 界的場景模式變成“貴多不貴精”的境況。而另有一些廠商將傳統相機中的黑白照片、濾鏡色溫等概念重提,推出了黑白、色彩濃度等新穎模式,也算是滿足了各類攝影愛好者的胃口。 8• LCD 使用液晶顯示屏即時取景是數碼相機的最大優勢,特別是在時尚的家用 DC 中,往往一款設計精美且 LCD 超大的數碼相機就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所以廠商們在 LCD 的設計和選材上都很賣力,使用像素更多、亮度更高、對比度更大、色彩更鮮艷、響應速度更快的 LCD 。雖然它讓我們的眼睛得到了滿足,但這樣的 LCD 往往耗電量巨大,使相機續航能力直線下降,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 LCD 雖然環保,但畢竟是電磁產品,會對 CCD 這樣的電磁設備有所影響。您可以注意一下,那些吹噓自己 LCD 屏多么多么牛的相機,是否續航能力都不高?照片的噪點都相對要多些呢?畢竟, LCD 屏對最終成像沒有影響,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只看重性能,合理的環保材質、節能型產品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 9• 節能 數碼相機的電池續航方式分兩種,一是鋰電池、二是普通的 AA 電池。筆者相對傾向于前者,最主要是鋰電池充電方便且后期成本低廉。但有個前提,那就是機器節能性好,電池容量高,整體續航能力強,最好能拍攝 400 張以上照片。不過現在多數的家用 DC 鋰電池性能都不佳,通常也就只能拍攝 200 張左右照片,根本無法滿足一天的行程。在這里筆者依然推薦理光 R 系列產品,其中試用過 R1 ,兩顆 1200mAh 充電電池能夠連續五天的拍攝,每天拍攝照片近百張…… 總而言之,畢竟數碼相機跟傳統相機不同 , 以前傳統相機多是在大時大節是時候使用 , 為特別用途以拍攝 ; 但現在的數碼相機已變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須品了 , 家用輕巧的口袋相機都會隨身攜帶 , 把每天看到的事物拍下來 , 成為生活記事。所以如何挑選一臺合適的家用 DC 確實很重要,廣角、遠攝、微距、持久力、速度都是我們所需要 , 別再被廠商的一頓忽悠搞的天旋地轉了。 。
熱心網友
!首先定位您的價位,也就是打算花多少錢,然后就可以定機型了,挑選的方向是,看價位,像素,ccd大小支持的存儲卡,建議上好點的機器,一般的小機器ccd太小花值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