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唐代宋之問《靈隱寺》一詩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憶江南》一詞中的“山寺月中尋桂子”等等,都記述了這一傳說。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常把桂樹與月亮連在一起,正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 歷代文人墨客以桂入題,歌詠桂花,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边@是唐代張九齡的詩句,贊頌了春蘭與秋桂芳潔的美質。 北宋柳永在描繪西湖盛景時,也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名句:“重湖疊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代朱熹的《詠巖桂》一詩,惟妙惟肖地刻劃出了巖桂純潔的天姿與醉人的清香:“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云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木犀》一詩更是因花及人、借花喻人:“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詩人匠心獨具,由詠桂花的風格而表現人的品格。。

熱心網友

鳥鳴澗 唐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熱心網友

桂花 三首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宋 蘇 軾 月缺霜濃細蕊干,些花元屬玉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 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 宋 楊萬里 昨攜兒輩叩云關,繞遍巖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 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 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欒。 浣 溪 沙 桂 宋 毛 ×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 曉風和月步新涼,吟倚畫欄杯李賀。 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熱心網友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水犀》詩曰:“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宋代朱熹的《詠巖桂》詩:“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凈想,云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边€有就是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出了桂花之美;梅堯臣的“空山桂花多,艷色燦然發”乃夸其色;宋代鄧肅的“清風一日來無闕,世上龍涎不敢香”是贊其味;明代瞿佑的“滴露研朱染來秋,輕黃淡白總是羞”,是歌其姿;唐代李德袷的“翠于生巖下,金英在世間”是頌其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