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賽車如何解決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打飄的問題?
熱心網友
賽車過彎技巧:一慢進快出 慢進快出是指車輛高速入彎前要將速度降下來,而在出彎時,為搶時間而加油,讓車加速沖出彎道口。在過彎前提前減速,減速方式有兩類:一是踩制動來減速;另一則是收油減速,利用離合器來制動。最終目的都是讓車輛在最短距離內減至最佳的入彎速度。把握住制動的時機及力度是過彎時的難點。 不同的彎道有不同的最佳過彎速度。兩類減速方式中,理想的是用制動方式來減速。關鍵一點是要提前減速,在入彎前的直路部分就要完成減速過程,不要等到車輛已經駛入彎道內才制動。此時既打方向又制動往往會引起車身擺動不穩定甚至側翻。 在彎前1/3部分屬于進彎過程,轉方向盤并稍帶制動來平衡車身,制動踏板慢慢放松,這部分應為轉彎時車速最慢的一部分。在彎的中間1/3部分屬于過彎部分,方向盤應固定位置,不踩油門及制動踏板;在彎的最后1/3部分屬于出彎過程,此時賽手將方向盤回打,車輛漸漸回正,深踩油門踏板。 二外內外切線最節約時間 在講到外內外的切線方式時,不得不提到一個APEX點。所謂APEX點是指過彎線路中最接近彎心的那點。外內外的切線方式就是由彎道外沿向APEX點切入,再沿著彎道外沿駛出的駕駛路線。理論上講,在APEX點前是減速過程,在APEX點后就是車輛開始加速過程。 對于為什么要采用外內外的過彎方式,而不直接貼著彎道內沿行駛走最近的線路,周勇表示,最近的行駛路線并不代表是最節約時間的行駛路線。貼著彎道行駛的最大弊端在于過彎前后車輛速度會有較大變化,要么對于出彎提升速度不利,要么對于入彎時的速度要求過高。而轉彎半徑增加時有利于增加速度,可以充許最大的速度。 另外出于戰術上的考慮,外內外的切線入彎方式也最有利于比賽過程中運用。采取別的如外外內的切線方式過彎,很容易被別的賽車搶得先機,占領內線,讓領先的賽手無法按既定意圖過彎,延誤過彎時間。 外內外的切線方式對于出彎后又面臨新的彎道考驗的情況最為有利。賽車手們在賽場上可遇到彎道拐角小于90度的彎、彎道拐角大于90度的中高速彎、連續過彎的復合彎、不知出彎后路況的盲彎和S彎。不管什么樣的彎道,為了在安全前提下爭取時間,過彎時的速度及APEX點的選擇都是至關重要的,需要賽手們根據經驗反復演練。至于一般車主們在過彎的實踐中,都是安全第一,提早將車速降下來是第一要務,過彎后再加速行駛。。
熱心網友
經驗、技術
熱心網友
經驗
熱心網友
主要解決輪胎就差不多了,沒那么復雜啊
熱心網友
打飄???轉彎那是緊抓地面來實現的吧.打飄不實際.
熱心網友
壓低車
熱心網友
同樓上
熱心網友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駕駛 大約有15年,車手們都不是完全單獨呆在駕駛艙里的,因為在許多方面都有計算機給他幫忙。可是,當電子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應用于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時候,車手就成為車上唯一的主人了。今天,車上的各個系統在那里只是為了檢測可能出現的機械故障或者是給車手發出信號,告訴他們并沒有最有效地使用他的設備。 為了在高達每小時30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下便于操控和觀察,所有儀表和開關都是直接布置在轉向盤的周圍。同時,一級方程式賽車正在與人機工程學結合得越來越多。 [戰斗機] 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駕駛艙內有各種閃爍著的燈光,液晶顯示的儀表、開關和五顏六色的按鈕,只差一個氣象雷達就會被誤認為是戰斗機的駕駛艙了!對于要經常掌握賽車的情況,因而必須隨時獲得有關車架和發動機的信息的現代車手來說,所有這些儀表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在轉向盤周圍有了這些電腦化的顯示和警告燈,象希爾、大舒馬赫和哈基寧這樣的人就能夠按照他們的要求逐步修改各種參數來縮短他們跑完一圈的時間。沒有這些儀表,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車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半盲的。 [從指針到液晶] 從1950年直到現在,F1賽車的儀表板有了很大的發展,用液晶顯示和警告燈代替了過去的指針式儀表。現在,車手用指頭點一下就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 [轉向盤布局] 1、 與修理站聯系用的無線電“對講”開關。 2、 換低檔拔桿(位于轉向盤后側左邊)。 3、 換高檔拔桿(位于轉向盤后側右邊)。 4、 停機開關。 5、 空擋按鈕。 6、 將車架和發動機的數據存入車載電腦中用的多功能按鈕。 7、 比賽過程中喝飲料用的按鈕。 8、 用2檔駛入修理站車道時用的限速按鈕。 9、 改變前后輪制動性能的按鈕。 等等。 [不舒適,但卻是特別的] 座椅是準確地按照車手的身體尺寸模塑的。它沒有任何襯墊,其唯一的功能,是將車手牢牢地固定在駕駛艙內。模塑成型,直接抱攏車手的背部,兩片碳素纖維殼在用皮革裝飾前就裝在了一起。這有助于防止車手的身體在座椅上滑動。 [賽車顯示器的液晶顯示] 1、 檔數顯示:一般的賽車都為6檔制,而FERRARI賽車則為7檔。每換到一檔,液晶顯示器就會顯示相應的檔次數。 2、 發動機轉速: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先是綠色,后是黃色,到達同檔次最高轉速時則顯示紅色。 3、 主顯示:通常表示最后一圈賽程的時間。如上面顯示“225”,則表示上一圈耗時1分22。5秒。 4、 副顯示(可選擇的):通常表示車速監視時間,如顯示“275”,則表示每小時275公里,另外還可表示區段時間。 5、 警告燈(可選擇的):可由工程師編成程序,警告車手水溫、水壓或油溫油壓不正常。 [駕駛艙其他按鈕] 1、 主動力開關。 2、 燃油泵警告燈。 3、 滅火器。 4、 變速器分離開關。 5、 系統警告燈。 6、 油泵開關。 7、 制動平衡調節器。 8、 高、低轉速限速器。 9、 車輛尾燈開關。 10、 截門靈敏度調節器。 11、 空氣、燃油混合氣調整。 。
熱心網友
最近看到有朋友提F1為什么不用漂移過彎,也有很多人認為用漂移可以更吸引人,讓比賽更刺激。現在讓我們分析一下為什么不能用漂移過彎吧。首先,要做到漂移,速度是重要的。速度不夠做不到完美的漂移。可是稍微懂點物理知識的朋友都能知道,速度和離心力是成正比的、和向心力成反比。速度越快離心力越強而向心力卻越弱。讓我們做個實驗: 道具:1奧迪4驅車、1鐵釘、1狼頭、1根20CM的繩子 實驗開始:拿榔頭把鐵釘固定在桌面上,把繩子一頭系在模具車上,一頭系在釘子上。開動馬達,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車子越轉越快。最后由于旋轉速度太快釘子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飛出。這個時候的向心力就是0。試問,如果車輛在200KM每小時的速度下漂移,車輛會飛到哪里?你坐的看臺也許就是目的地。其次,漂移對輪胎的承受能力很強。我們知道,速度、摩擦系數、重量這幾個單位是成正比的。速度越快,摩擦系數就越少,反之則越大。這就是為什么車輛突然加速會造成輪胎打滑的道理。其實大家回想一下《頭文字D》開始前的一場戲,拓海用水勾走法獲得了勝利。其實他這么做的原因就是為了在速度過快的時候增加摩擦力和向心力,不然他是贏不了的。F1除非在過彎的時候有一個超級引力場吸引車輛,使其能順利用300碼的速度漂移過彎,不然誰這么做就是想和死神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