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嬰兒濕疹的防治措施:  1、最好的辦法就是純母乳喂養,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出生后在未形成母乳喂養之前,千萬不要給嬰兒喂牛奶,以免產生抗體導致日后發生過敏,而且,添加蛋黃、魚蝦類食物宜在7個月后。  2、避免用堿性強的肥皂,或喂過高的營養,以防誘發濕疹。  3、懷疑牛奶過敏時可改喂豆奶,或將牛奶加熱多煮幾開,這樣可使蛋白變性而減少過敏。  4、生活護理中應避免過熱,過熱往往會引起濕疹加重。  5、內衣應選純棉制品,減少化纖和羊毛織物的刺激。  6、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個別人認為寶寶有濕疹,應減少洗臉、洗澡的觀點是錯誤的。  7、避免寶寶抓搔患處,防止繼發感染。  8、嬰兒濕疹是嬰兒常見病、多發病且易反復,因此用藥應注意選擇。急性期可在局部用藥,如用1~4%的硼酸水洗和濕敷,用40%的氯霉素氧化鋅油外涂。用藥應選擇濃度低、療效高、副作用小的藥,激素類和非激素類藥交替使用,如:倍氯美松和維生素B6等。  9、需要用藥時最好找醫生咨詢,過敏體質的寶寶在加蛋黃、魚蝦類食物時要密切觀察進食后的反應。。

熱心網友

不要用藥每天用溫水給寶寶洗澡洗澡之后給涂潤膚露

熱心網友

用郁美凈給寶寶擦.洗澡時候水溫不要太高,水溫越高,寶寶身上的紅點點就越多.飲食上要注意,如果寶寶在吃母乳,媽媽就少吃高蛋白的事物.給寶寶吃雞蛋只吃蛋黃,不要吃蛋青.

熱心網友

用火燒燒

熱心網友

你可以到北京兒研所開點藥,他的膚樂霜很管用的。我兒子也起了濕疹摸了幾天就好了。

熱心網友

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皮膚病,表現在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水皰,有時劇烈瘙癢。日常護理時要注意驅除誘因:  1.應從飲食中除去過敏原,孩子喝的牛奶可多煮一些時間,使蛋白質變性,也可在牛奶中加入米湯、代乳粉等,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  2.一定要避免刺激,患處不能用肥皂洗,可用棉花沾花生油或石蠟油擦洗。  3.防止孩子搔抓患處繼發感染,可給孩子做小手套戴在手上。做布手套時,手套內一定不要遺留布線頭,以免線頭繞在手指上,造成指頭血液循環障礙。  4.睡覺時也可用軟布把兩手綁在床上,或用硬紙板和繃帶把肘關節固定起來,防止搔抓,引起感染。  5.家長應學會為孩子作濕敷,濕敷的作用是用藥水的蒸發作用使患處冷卻,血管收縮,達到止癢消炎目的。濕敷時要注意保持紗布或舊軟布的濕潤,每日3~4次,每次敷20~30分鐘。然后根據醫生要求涂藥。每次敷藥前應輕輕除去上次所敷的藥物

熱心網友

嬰兒皮膚本應白滑細嫩,可有些嬰兒的皮膚卻粗糙、脫屑,甚至破潰、流水。特別是在潮熱環境下,皮膚發紅,癢感加重,醫學上稱為“異位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民間俗稱為“濕疹”。  引起濕疹的原因是什么?與“濕”是否有關?怎樣預防和治療呢?下面的實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濕疹的本質。  例1:是不是穿得太多?  2個月的妞妞全身出現紅疹子。最初,父母并沒有特別在意,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護理,未見任何效果。 于是,父母帶著妞妞來醫院就診。  經了解,妞妞生后一直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養。近來全身,特別是面部和頭皮出現很多紅色不規則的皮疹,有些部位都可連成片。耳后還出現小裂痕,有淡黃色液體滲出。妞妞媽抱怨說:就是因為前兩周天氣變化,保姆給孩子穿得較多,孩子出汗多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身上出現的皮疹是典型的濕疹。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由于濕疹伴有奇癢,孩子會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膚破潰。躺著時,孩子會在枕頭上蹭腦后部,形成枕禿;趴著時,孩子會用床單摩擦面部止癢;抱著時,孩子會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臉部。  大約20%的嬰兒會對奶蛋白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濕疹,嚴重者可出現腹瀉,甚至便血。一般嬰兒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孩子對母乳蛋白也不耐受。這種不耐受表現多于生后1~2月開始,逐漸加重。生后4個月左右往往達到高峰。隨著輔食的添加,情況多開始好轉,一般2歲左右逐漸消失。但有些孩子皮疹會越來越重,今后出現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甚至過敏性哮喘。  特別提醒:濕疹本身不是有潮濕所致,但潮濕可以促使濕疹加重。給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后身體沒擦干等潮濕因素。  治療任何疾病都應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礎上對癥治療。引起嬰兒濕疹主要的原因與奶有關,常理來說,應該停用奶制品喂養,可是孩子才幾個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療嬰兒濕疹最主要的方法是對癥治療——消疹、止癢。消疹可以緩解皮膚的損壞,避免皮膚感染;止癢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膚抓傷,也可預防感染。  目前,真正有效的藥物即是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常選用0。1%濃度的制劑。一般將藥膏薄薄地涂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顯好轉,癢感也明顯減退。在皮疹好轉后經常涂些潤膚露可以延長緩解時間。由于濕疹的根本原因是對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時間后,濕疹又會出現。這樣反復使用激素藥膏,直至添加輔食后,奶的需求逐漸減少,以及孩子對奶的耐受性逐漸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濕疹的發生。  可是,從小出現濕疹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對奶的不耐受,很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對于6個月齡輔食添加后,皮疹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重的孩子,應考慮存在其他原因。就像下面的例2所述。  例2:反反復復總也不好?  從出生后1個月開始,11個月的小裘裘就被濕疹糾纏著。時好時壞的濕疹折磨著孩子,也折磨著父母。起初認為是配方奶粉過敏。本應該換用低敏性奶粉,可由于孩子的拒服,只能期盼輔食來扭轉乾坤,可結果令家長大為失望。孩子吃蛋黃后起濕疹、吃菜后起濕疹、吃肉后也起濕疹——裘裘一家人簡直要瘋了。什么都不敢給孩子吃,弄的孩子又瘦又小。有時,裘裘的爸爸媽媽想既然吃什么都起濕疹,干脆就什么都給孩子吃,可是看到孩子滿身的濕疹及痛苦的樣子,又不忍心繼續下去。雖然,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能使皮疹暫時消退,可長期使用又怕副作用,為此也不敢長期使用。該怎么辦呢?  在對裘裘和他的父母表示深深同情的同時,了解到裘裘的媽媽小時侯也存在濕疹的問題,大約是4-5歲后逐漸好轉的。又了解到孩子的濕疹的表現是清晨輕、晚間重,還了解到孩子吃上述食物后每次出現濕疹的程度并不同,也有個別不起濕疹的時候。這些情況提示我們應該慎重推斷濕疹的原因。一個孩子不應對如此多種類的事物產生過敏,也不應存在晨輕晚重的特點。是否存在環境因素的問題?在多次與裘裘的父母商榷后,他們終于同意給孩子取血檢查過敏原。果然,檢驗結果顯示孩子對任何事物均不過敏,只是對屋里的塵土過敏。再次詢問媽媽,家中鋪有地毯,家人喜歡每天用吸塵器清理地毯,孩子每天清醒時都在地毯上玩耍。  對于頑固的濕疹,應考慮是過敏所致。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能基本猜測到過敏的原因,但不能保證猜測的準確性。特別是同時對幾種食物過敏,或對環境因素過敏者,僅憑猜測往往耽誤治療,還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只有通過抽血或皮膚試驗檢查過敏原才能真正了解過敏原因,也有才能從根源上進行預防。如果有可能,遠離過敏原是最好的預防辦法;對于不能根本脫離過敏原時,采用適當治療,保護皮膚的完整性至關重要。。

熱心網友

我的寶寶2個月得的濕疹。起初我擔心她癢總洗澡,后來發現每次洗完澡就更嚴重。我覺得濕疹期間應該少洗澡,勤換衣,保持皮膚清潔干爽。適當涂點寶寶濕疹膏順風牌的就可以。聽說有的寶寶吃蛋黃過敏,那就試試鵪鶉蛋

熱心網友

還是到醫院問一下大夫吧,我的寶寶也出現過這種情況,我在網上聽說可以用完美的蘆薈膠給孩子治療,結果我的孩子看著更厲害了,后來到醫院拿了點愛膚霜(這家醫院自已配制的)用了才好。所以不要盲目聽別人的意見,小孩和小孩的膚質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