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又名曾參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主要是這個“魯國南武城”的爭議一說“魯國南武城”是山東省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村一說“魯國南武城”是山東省嘉祥縣到底是哪個呀?哪里有權威的說法???
熱心網友
春秋末年
熱心網友
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沒落貴族家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后從師孔子,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頗有建樹。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 曾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姓姒。禹的第五代孫少康封他的小兒子曲烈于曾阝地,建立 曾阝國。曾阝國故址,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原名“繒邑”,以當地多產絲織品而得名。公元前567年(魯襄公六年)鄰近的莒國滅掉了曾阝國,曾阝太子巫無家可歸,在遠離莒國的魯國南武城居住下來。曾阝太子巫的曾孫叫曾點,字皙,他就是曾子的父親,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