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12月31日刊登劉以賓的文章說,經濟學家易憲容在一篇關于“如何化解家庭高負債率風險”的文章中寫道:如今在國內一些大城市,60年代末及70年代以來出生的年輕人高負債、透支未來已經成了一種潮流。他們一畢業就購房買車,首付款讓父母來付,通過銀行按揭貸款,然后慢慢還。  文章認為,當超前消費浸潤了中國的某些所謂的傳統文化,它會變得更加缺乏理性乃至面貌猙獰。所以,我們不僅要關注其經濟意義上的負作用,更要關注其道德、倫理上的負面意義。  時下,為人父母者在經濟上的一切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為子女著想。大則試圖為子女留下一筆家產,小則為子女創造一種更好的家庭經濟環境。既然一代一代就這么沿襲下來,已成家立業的做子女者便形成了一種依賴心理和理所當然“揩油”的心態。在此種文化背景下,過量的、片面的輿論導向所啟動的,就不僅僅是年輕人在超前消費上的非理性,而是建立在經濟依賴基礎上的自私,甚至在經濟開支上形成對父母的“倒逼”機制。在退休養老社會保障尚不健全的情況下,這種“倒逼”很可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身心健康。 。

熱心網友

優點:規避通貨膨脹;缺點:降低抗風險能力,增加債務,多支付了利息

熱心網友

優點就是能早些享受。缺點就是負債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