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如何分品呀?為什么有的法師讓早課讀第六品,晚課讀第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
熱心網友
阿彌陀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共分48品。第六品是“發大誓愿”,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愿,以此接引十方念佛名號的眾生,往生到他愿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而第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是講“五戒十善”,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念佛求生凈土,所應具備的德行,也就是說日常除了念佛之外,應如何修行。早課誦第六品,是希望我們在一天當中的處世待人接物,能夠與阿彌陀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如果我們心能同佛心,愿同佛愿,長此熏習,自身的業習自然會逐漸減少,逐漸達到轉惡為善的目的。這樣念佛功夫就會逐漸純熟,最后哪有不往生凈土的道理?!第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是講念佛人日常的“持戒”,就是修行,是我們的行為準則。晚上誦這幾品經,是讓我們對照經文,反省檢討一天的行為,這是懺悔,是悔過。如何悔?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后不再造是悔,過失不再重復犯叫悔。所以,有過失之處,第二天一定要努力改過。這樣天天不斷地改過自新,使我們達到斷惡的目的,使我們逐漸具備往生凈土的德行。因為《彌陀經》里佛告訴我們,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如果我們不善,怎么能往生呢?!所以,早誦《無量壽經》第六品,晚誦第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是很適合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的在家居士念佛的早晚課,如能依此早晚課老實認真修行,必定得生。《無量壽經》48品是這樣劃分的:從一品到三品是序分,是講佛說此經的因緣,也就是說佛為何說此經。從第四品到四十二品是本經的正宗分,也就是本經的內容,其中包括幾個主要部分,阿彌陀佛是如何成佛的,他在因地是如何修行的,怎樣成就了殊勝的西方極樂世界,他發了哪些大愿,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的狀況是怎樣的,也就是把極樂世界的殊勝美好的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展示完西方凈土的美好之后,告訴我們應如何修行,也就是說要具備怎樣的德行,要具備怎樣的資格,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而往生極樂世界。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想往生不照此修行是不能成就的。此外還有一些內容是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法會上示現,令眾生生歡喜心,堅定念佛人的信心,以及疑惑念佛的果報等等。從第四十三品到四十八品是流通分,是佛陀希望我們對本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自行化他,自度度他。我們不僅要自己念佛求生凈土,得生死解脫,得大自在,成佛成菩薩,更要幫助他人斷惡修善,改過自新,把極樂世界的美好殊勝,把阿彌陀佛的偉大慈悲,把阿彌陀佛的48愿,把凈土念佛法門的不可思議,廣泛向他人宣傳,讓更多的人聞到這個不可思議,難逢難遇的殊勝法門,讓更多的末世眾生聞此不思議法而得度脫。《無量壽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古大德說此經是中本華嚴。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法運結束前,所有經典最后一部滅盡的經典,這是佛慈悲愿力的加持,因為這是佛在末法時代度眾生的最方便法,佛希望念佛法門能度更多的眾生。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生有緣遇到了這部不思議經典,一定不要錯過,依此經典認真努力修行,最終念佛往生凈土,然后乘愿再來,度化更多的苦難眾生,這樣的人才是佛希望看到的,才是佛真正贊嘆的“真善友”。希望我們不要辜負佛陀的深深的教誨和重望。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熱心網友
48品
熱心網友
48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