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坐時間一長就脖子通,怎么回事,是不是經常在車上靠著睡覺的原因啊,還是在電腦前時間太長,怎么解決,有沒有什么保健操,或是其他方法?
熱心網友
久坐易坐出頸椎病 副標題: 2002-11-9 作者: 點擊:27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前,記者從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七次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顯示,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頸椎病。而且,頸椎病發病出現低齡化趨勢,40歲以下患者人數過半。究其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坐辦公室坐的。 根據原來的統計,頸椎病屬于老年退...
熱心網友
久坐易坐出頸椎病 副標題: 2002-11-9 作者: 點擊:27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前,記者從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七次全國頸椎病學術會議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調查顯示,全國大約有7%~10%的人患頸椎病。而且,頸椎病發病出現低齡化趨勢,40歲以下患者人數過半。究其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坐辦公室坐的。 根據原來的統計,頸椎病屬于老年退行性病變,在中老年人中有25%的發病率。但這一數據近年來明顯變了,不僅發病比例增加,患者的年齡也明顯年輕化。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劉燕翌副主任醫師說,他們科每天的門診病人有絕大多數是頸椎病患者,其中又有50%的人年齡在30至40歲之間,主要是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者。 據專家介紹,人是從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直立行走之后,脊柱的受力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的疾病最容易發生。劉燕翌說,長時間伏案工作,頸椎強直變形的可能性本來就大,現在的問題是,缺乏鍛煉的肌肉經常處于僵硬狀態,由于原有的頸椎問題誘發的落枕、扭傷等等,也就成了辦公室里的常見病。 手指有些發麻,還會經常頭痛,肩部發酸,這些都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劉燕翌指出,頸椎病雖非惡疾頑癥,但也不可掉以輕心。它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不僅影響神經根、椎動脈、脊髓出現頸肩背酸痛、手指麻木、頭暈、頭痛、下肢無力等癥狀,而且常波及到心、腦血管,胃腸道等組織器官,從而誘發腦血管意外、老年性癡呆、高血壓、冠心病。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輕則四肢疲軟,重則癱瘓。頸椎病一旦罹患很難治愈,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該如何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呢?劉燕翌認為,預防工作最為重要,伏案工作一小時后進行一次擴胸和頭部后仰活動,注意調整勞作間隙。此外,睡覺的時候要合理用枕頭、頸、肩外傷也不可小視 -------------------自我按摩可預防頸椎病復發 2005-02-23 13:08:00 郭劍華 看醫生 對于那些總是伏案工作,或者長期操作電腦的人而言,患頸椎病司空見慣。繁忙的工作使他們忽略了體育鍛煉,久而久之頸椎病便找上了門。通過保守治療,許多頸椎病患者的癥狀很快得到緩解,但稍有不慎,病情又可能復發。 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 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 談甲亢病的防與治 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 要減少頸椎病的復發,患者不但應在治療過程中及癥狀緩解后,注意糾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功能鍛煉和自我按摩。下面是一組預防頸椎病復發及輔助治療的保健操,請伏案工作者及頸椎病患者多多練習。 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后兩側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對側耳下翳風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處)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解痙止痛。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掐揉合谷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