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封建:一種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建國,我國周代開始有這種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歐洲中世紀君主把土地分給親信的人,形式跟我國古代封建很相似,我國也把它叫做封建。

熱心網友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制度呢?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中國,那不是一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么?是中央之國,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外面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也就是說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么大塊地方,也就這么多人,天下這塊地方,要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天子,這是一個概念。   然后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當中的這個天,最正中的這個地方,這個叫中國,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一些華夏族的國家,很多的國家,他們叫做什么呢?他們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么天子和諸侯是一個什么關系呢?我們現在反過來看,我們覺得當時就是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國家聯盟,他們共同擁戴一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共主,但是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天下共主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呢,它名義上所謂天的兒子,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后他把這個土地封分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是什么意思呢?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里犁一條溝,把這個溝里邊的土翻上來,然后在這個土上面種樹,這個叫做封,把這一片劃給你了。建,是什么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你封了一塊土地,然后還給你指定一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后,怎么辦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給誰呢?分給大夫,那么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么呢?叫家,所以這個時候是三個層次的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個天下,許多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國君。 。

熱心網友

關于封建的含義人們爭論很多。 在中國,“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個不同的對象∶第一是指中國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國從古代延續到近代的“封建社會”,久訟不已的中國何時進入封建社會與中國封建社會為何長期延續等問題即由此而來;第三是指歐洲中世紀的一種社會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種封建社會的參照原型 馬克思用做研究對象的西歐封建制度,是指王權集中以前的領主各自為政的狀態。顯然,這種狀態不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當王權集中后,在經濟上則有利于資本主義萌芽。 我國固有的封建含義類似,即分封建國。秦朝以后基本就不是主流了,盡管漢初明初有過反復。 但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用的“封建”二字,似乎與這兩者都沒相似之處。我們的歷史書上認為“封建制度”的起源時期就很奇怪。 西歐的王權集中后對資本主義的起源發展起了促進作用,而中國皇權集中的結果卻是扼殺資本主義因素。可見,西歐封建制度是阻礙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因為關稅等原因),而在中國,封建制的確阻礙了經濟,但皇權制卻是有意扼殺經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