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賽車運動是一項危險性極高的體育運動。與其它比賽不同,參與賽車運動的任何人,都要與組委會簽署一份“生死狀”之后,才能從事比賽、裁判和維修工作。澳大利亞一位賽車專欄記者指出:“如果在事故發生后,車手互相指責對方,只能讓車迷和媒介卷入糾紛,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賽車是一項危險的運動,而觀眾已是被這種危險的刺激所吸引。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調和的矛盾。誰都記得,當年國際汽聯主席莫斯利為保護車手安全做的不懈努力,曾經受到巨大攻擊。有人甚至認為是莫斯利毀了賽車運動。 事實上,人們能接受撞車“事故”:維倫紐夫在1999年比利時大獎賽上發生慘烈的撞車,但他本人沒有受傷;前飛箭車隊車手迪尼斯的撞車鏡頭成為最著名F1廣告;貝格爾在1988年圣馬力諾大獎賽中撞車失火被媒介評論為“被燒烤的貝格爾”很多車迷還將精彩的撞車場面當做電腦的屏幕保護畫面,……但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事故中有人喪生。 曾經在比賽中因撞車失火導致毀容的勞達指出:“今日的F1比賽,應該是讓兒童在父母的指導下可以觀看的電視節目。安全是應該給兒童灌輸的概念,比賽不應該流血和有人受傷。但這顯然不可能,那些像導彈一樣運動的賽車和賽車碎片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如果這項運動過分殘酷,很可能有人就會呼吁禁止舉行。” 速度與安全本身就是巨大的矛盾。即便F1賽車明天開始改為50CC、四輪封閉的盒子式賽車,20年后也可以發展成時速300公里的怪物。 。
熱心網友
速度太快了。
熱心網友
賽車運動是一項危險性極高的體育運動。與其它比賽不同,參與賽車運動的任何人,都要與組委會簽署一份“生死狀”之后,才能從事比賽、裁判和維修工作。澳大利亞一位賽車專欄記者指出:“如果在事故發生后,車手互相指責對方,只能讓車迷和媒介卷入糾紛,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賽車是一項危險的運動,而觀眾已是被這種危險的刺激所吸引。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調和的矛盾。誰都記得,當年國際汽聯主席莫斯利為保護車手安全做的不懈努力,曾經受到巨大攻擊。有人甚至認為是莫斯利毀了賽車運動。 事實上,人們能接受撞車“事故”:維倫紐夫在1999年比利時大獎賽上發生慘烈的撞車,但他本人沒有受傷;前飛箭車隊車手迪尼斯的撞車鏡頭成為最著名F1廣告;貝格爾在1988年圣馬力諾大獎賽中撞車失火被媒介評論為“被燒烤的貝格爾”很多車迷還將精彩的撞車場面當做電腦的屏幕保護畫面,……但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事故中有人喪生。 曾經在比賽中因撞車失火導致毀容的勞達指出:“今日的F1比賽,應該是讓兒童在父母的指導下可以觀看的電視節目。安全是應該給兒童灌輸的概念,比賽不應該流血和有人受傷。但這顯然不可能,那些像導彈一樣運動的賽車和賽車碎片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如果這項運動過分殘酷,很可能有人就會呼吁禁止舉行。” 速度與安全本身就是巨大的矛盾。即便F1賽車明天開始改為50CC、四輪封閉的盒子式賽車,20年后也可以發展成時速300公里的怪物。 。
熱心網友
速度太快啦
熱心網友
那么高時速 一旦有事故發生 那后果是很嚴重的
熱心網友
因為此項運動造成224個人死亡~ "極速、狂飆、熱辣、驚險、刺激、時尚"是F1賽車運動的代名詞。作為一名F1運動的車手,其從事的職業無疑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近期,歐盟將實行有關新的車手死亡規定,目前8個歐盟會員國已經執行此項新規定,而另外7個會員國保證將會在今年3月開始實行新的車手死亡規定,這7個會員國其中包括法國、德國以及意大利。這使人們原先以逐漸沉淀了的,淡逝了的F1悲劇的舊憶痕跡,重新清濾祭出F1賽車運動發展史上曾演繹發生過的224個亡魂悲劇。來源于:
熱心網友
開著F1的賽車撞攔或失控是無法想象的事,速度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