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不是地震區,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為什么?
熱心網友
這是天災~不能躲~~~但是為什么地震儀器沒有任何預告呢`!導致我們受的災害那么大
熱心網友
這是人類破壞環境的后果
熱心網友
雖然它不是處于地震帶,但是存在巖層斷裂因此,也可能發生地震
熱心網友
由于近些年來生態環境的破壞,
熱心網友
地震儀早已發明,現代研究也很深、很廣,而且地震也有預兆,為什么地震還不能預報?
熱心網友
你看看現在的環境吧,我們心愛的地球變成什么樣了,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多,都是人造的孽啊.
熱心網友
資源開采過度,地質變壞,地殼變化,引發了這次地震。
熱心網友
k
熱心網友
資源的亂開采,使地質變得不穩定,造成地殼的變化,誘發了這次的地震。可悲啊!人竟是這次的首要罪人!!!
熱心網友
我認為:地震帶之所以成了地震帶,并不是說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地區就在某地震帶上,而是因為那個地區地震多發,時隔短,強度大,這樣由地質學家們描繪出來在地圖上,由點成線,慢慢地就成了地震帶,如環太平洋地震帶等。 假設(注意只是假設!)江西在以后的時間里多次發生地震,鄰近地區也多次發生,那么這個地區就會成了新的地震帶,再發生地震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愿這樣的情況不會再發生!
熱心網友
江西發生過地震:1689年11月9日,瑞昌發生地震1911年2月6日, 九江發生地震1995年4月15日,瑞昌——九江發生4.9級地震公元319年1月9日——2月6日南昌也發生過地震
熱心網友
地殼運動是變化的,任何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性。
熱心網友
概率低不等于不會有地震。地震并不是非在地震帶才有的,地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地殼運動的過程也并不是很規律,因此說,不在地震帶也會有地震。
熱心網友
概率低不等于沒有!就跟買彩票一樣
熱心網友
準確的說,江西有的地方已經1000年沒有地震了,例如南昌就是這樣,不過就算不是地震區,只能代表地震的概率低,不能代表不會地震,可以說,目前除了九江縣、瑞昌和湖北外,各地還沒有重大損失。
熱心網友
不是地震帶也會發生地震.地震帶只是人們根據已知的地質結構知識判斷的,事物是在發展的,誰又會知道明天所發生的一切呢?
熱心網友
這個好兆頭啊 難的一遇呀~~
熱心網友
在武漢都能感覺到呢,實在是很少見.新聞里的確切消息說,江西是在地震帶呢.
熱心網友
因為這幾年地殼的活動不規律,沒發現這幾年都有比往年大的臺風嗎?尤其是今年臺風的時間這么長。
熱心網友
好在我家里九江遠,不然也要受災了~~
熱心網友
這是上天按排的。沒辦的注定會有那么一天的
熱心網友
任何地方都有發生地震的可能只要有地質運動就會有地震江西雖然未處于地震多發地帶但是一定時期該地若地質運動活躍則地震發生的可能性相應就很大
熱心網友
聽說是三峽引起的:以下報道可看一下:若按壩高統計,我國2002年8月以前,壩高大于100米的水利工程有53 個。其中只有13個出現水庫誘發地震,發震概率為24%;若按庫容統計,100 億以上的有10座水庫,其中有4座出現水庫誘發地震,發生概率為40%。所以大壩抗震設防中必須考慮水庫地震的危險性。但是總的來講,小震多,不發生地震的占更大多數,在上述壩高大于100米的13個震例中,除新豐江外,其余12例高壩的水庫地震的強度均小于里氏4級,屬于一般的弱震和微震,而不是破壞性地震。可見,從水工建設整體看,災害性的影響是有限的。對水庫誘發地震,要做到不能忽視,但也不必為此而憂心忡忡。 在三峽庫區,有的庫段巖溶洞穴和地下暗河發育,或者采煤留下了許多井巷和采空區,平時就有塌陷地震的記錄,受庫水快速漲落的沖擊,有時也可能觸發頻繁的小震,伴有明顯的響聲和震感,但一般震級較小,帶來的危害不大。 三峽水庫地震的研究 關于三峽工程的地震安全性,從該工程納入國家議事日程時起,就已作為工程建設的重大問題進行了研究。 在上世紀50、60年代,國家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地質研究。從1958年開始,在三峽壩址和周圍地區就建立了專用的地震監測臺網,持續觀測已有44年。此階段研究得出了重要結論:一是三峽工程處于區域地質構造相對穩定的弱震環境;二是天然地震活動水平較低。結論為水庫誘發地震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6年至1985年是廣泛開展水庫地震專門性研究的時期,水利、地震、地礦、中科院系統和大專院校許多部門和專家對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險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近30項專題報告。 1986至1989年屬三峽工程論證的階段。按國務院指示成立了地質地震專題論證小組。論證的重點問題有三個:一個是區域地殼穩定性;二是水庫誘發地震危險性;三是庫岸邊坡穩定性。研究結論由24位資深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審定,納入到了三峽工程地質地震專題論證報告和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報告。與此同時,三峽工程的水庫誘發地震研究列入“七五”、“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再次開展了大規模的研究。 三峽工程開工建設后,對水庫誘發地震問題的研究并未中止,主要進行了四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對庫首區地震地質條件再次進行補充調查,圍繞斷裂構造、巖溶水文地質條件進行了再次研究。二是針對水庫誘發地震進行了補充研究。利用最新的資料和工作成果完善水庫誘發地震綜合預測模型,并開展了設防標準的研究。三是利用圍堰擋水抬高水位的條件進行地震強化觀測,掌握圍堰擋水后地震活動情況的變化。四是籌建了三峽工程誘發地震監測系統,包括:地震監測臺網(由24個全數字化遙測地震臺組成,并備有8個流動式數字地震儀用于臨時加密監測)、使用全數字化地震儀地殼形變監測網(由大范圍的大地形變監測網和針對庫區幾條主要斷層形變的若干監測站點組成)、地下水動態監測井網(由8口觀測井組成,分別布置在壩區和九畹溪、仙女山斷層帶附近)。這是在國內外都罕見的、專門為一個工程設立的、規模巨大而技術先進的監測系統地震臺網,已于2001年投入運行。 三峽水庫地震的預防 三峽工程水庫誘發地震的預防也在同時進行。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大壩的設防烈度在壩址基本烈度的基礎上再提高了一度,即由6度提高到了7度,翻了一倍,為三峽大壩加了一個很大的安全系數。 三峽工程會不會誘發地震 對此問題絕對肯定,或者絕對否定的回答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是地學在目前的發展水平所不能夠達到的。經過許多單位多年反復調查研究,現在絕大多數專家都認為三峽蓄水后,發生水庫地震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整體上看可能性和危險性不是很大。 1988年6月長江三峽工程論證地質地震專家組的結論是:“從三峽工程所處的地質環境分析,不能排除局部地段產生水庫誘發地震的可能,從最不利的情況分析,即使在距壩址最近的九畹溪斷裂處產生較強的水庫誘發地震,影響到壩區的地震烈度不超過6度,因而不會影響工程的安全”。近年的深入研究對誘發地震的危險性在程度上又略有下調,但總的評價并沒有改變。過去一些報告、論文對三峽水庫預測的意見現在往往在網上被引述,但在理解上有時會發生一些偏差,把可能性極小的“最不利的情況”解讀為必然發生的情況,引起了不必要的擔憂。 三峽工程滿足大壩和庫區安全要求 對三峽工程的地震研究還會繼續進行下去。監測工作不單是要滿足2003年的蓄水,而且要迎接2006年、2009年水庫蓄水,一直監視到水庫不可能誘發地震為止。要利用監測資料進行水庫地震機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要作防震減災的科普知識宣傳,讓一般的人也有一個基本的常識,避免道聽途說,造成不必要的驚慌失措。 水庫誘發地震研究工作非常廣泛深入,動用了很多先進的手段、設備,試用過各種各樣的理論和方法。很多專家學者進行了聯手的、或相對獨立的研究,得出來的結論都是基本吻合的,或者有相當大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說對三峽水庫地震可能性和危險性的預測,及其帶來的危害的評估是有可信度很高的結論,應該能滿足大壩和庫區環境的安全要求。 來源:中國三峽工程報。
熱心網友
我想把原子彈投到美國,沒想到......掉到江的西面去了...所以....
熱心網友
我們這里也屬于地震帶,不過還好,每次都是微有震感,就是燈會搖,椅會晃,人感覺在搖籃里,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所以大家都能泰然處之,看來今后要提高警惕了。建議大家都把值錢的東西(如銀行卡、現金、首飾等)集中放在一起,這樣逃難的時候方便攜帶,也減少些損失。愿大家都能合家團圓、平安幸福!
熱心網友
不在地震帶不表示不會震啊,只是機率小點。江西上一次地震在1949年,50年一遇啊,嘿嘿,我就在九江,宿舍睡覺的同志們都被從床上晃起來了,好多人反應好快,能跑的都跑出去了,還有穿著睡衣的,呵呵,壯觀啊。
熱心網友
構造性地震
熱心網友
該震的時候就震啦````不過偶要像受災的人民關心下下天災!!
熱心網友
實在不好意思,是我的錯,被女朋友拋棄后,我很生氣,于是跺了下腳。大家不必驚慌
熱心網友
我也覺得奇怪。
熱心網友
我是浙江人,我們浙江和江西是挨著的,請問浙江會有這方面的遭遇嗎?我很關心我的父老鄉親們會不會遭殃呀?請有關專家介紹一下,謝謝了.
熱心網友
每一個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
熱心網友
估計是地層變動
熱心網友
這是人類破壞環境的后果
熱心網友
地下有石頭
熱心網友
這是不能絕對的
熱心網友
都講了這么多,要是愛問組織發起向災區捐款那就好了,災區人民太可憐了.
熱心網友
人類肆意發展,大自然的反抗
熱心網友
準確的說,江西有的地方已經1000年沒有地震了,例如南昌就是這樣,不過就算不是地震區,只能代表地震的概率低,不能代表不會地震,可以說,目前除了九江縣、瑞昌和湖北外,各地還沒有重大損失。
熱心網友
每一個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
熱心網友
地震帶只是地震比較活躍的地帶。
熱心網友
各地殼板塊之間相互作用,如一方退讓,附沖到另一方下面,則形成海溝,島弧,如兩方互不相讓,則相互擠壓抬升地殼成山。還有板塊之間相遠離,則形成裂隙,地下巖漿則會上涌來填補形成新的地殼. 地震多發生在海溝附近和板塊相撞部位>當一個地方板塊之間的力大于地殼巖石所能承受的力時,這部分能量會以地震的形式加以釋放.地震后產生的地殼運動還可能會影響別的地方的地殼應力,就象連鎖反應一樣,造成各板塊之間(或同一板塊的不同部位)的力量的重新分配. 所以江西雖非在幾個公認的地震帶上,但是在地震帶上發生的地震也會影響到別的地方的地殼應力. 可以想象04年的印度洋海嘯和今年的伊朗大地震也許和江西的地震有著某種聯系. 不過地震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數地震的發生是我們平常感覺不到的,只有專門的儀器才能發現> 大家也不必恐慌.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遠遠低于車禍的死亡人數.。
熱心網友
所謂的地震帶只是相對而言,只要是在地球上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地震,只是地理上的地震帶相對于別的地方來說,發生的地震的概率大些
熱心網友
江西有山嗎?是沉積巖還是花崗巖或者石灰巖啊?只要是花崗巖或者石灰巖或者玄武巖就是當初火山活動的標記,曾經的地殼運動的證明,火山地震帶只代表地殼活動特別活躍,地震可能性較高而已。因為整個地殼“漂浮”在地幔之上,每個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今日江西震了難保明天青藏高原震成青藏盆地、青藏平原難說,看運氣了,這輩子能不能碰上!
熱心網友
不在地震帶并不是沒有地震了,地震帶一般都是板塊的交接地帶只是發生的頻率高于其它地區.
熱心網友
人類對地球的研究還遠沒有到透徹的程度,現今劃分的地震帶也并不科學,其實地球內部的運動哪有那么簡單
熱心網友
九江雖然不在大的地震帶上,但附近還是有斷層或是潛在的斷層存在,比如附近的廬山就是因斷層形成的。一般在斷層附近地殼不穩定,地殼運動或其他因素作用下易誘發地震。
熱心網友
江西在不在地震帶要從大的方面說。世界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亞拉瑪地震帶。中國正好處在兩大地震帶交匯點,所以中國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地區之一,可以說整個中國幾乎都在地震帶上,只是地震機率大小的問題。再說不是說不在地震帶就不會發生地震,只是機率小一些。
熱心網友
江西又要出偉人了,(中獎了)
熱心網友
地震帶是由于地質構造原因容易發生地震區域其它區域不是不會發生,只是概率和地震強度可能弱些。而且地震的原因也是多樣的我也是在外地的江西人,愿災區人民溫暖過冬 安樂過年!
熱心網友
1000年沒產生地震,但不能確1001年不產生地震,防備地震帶來的危害是我們每一位應具備的常識.
熱心網友
地震很正常的.
熱心網友
56年一遇哦
熱心網友
不在地震帶,還是會有地震啊。
熱心網友
誰說不在地震帶就不發生地震,只不過幾率小一點唄,再說,誰鉆到地球內部看到江西這里沒裂紋?
熱心網友
去問問地殼,我在沿海,倒是從沒遇到過地震(說這話不代表我希望遇到地震噢)!
熱心網友
只是地震區才可以有地震嗎?
熱心網友
人算不如天算
熱心網友
受地震帶的影響所產生的余震
熱心網友
江西做瓷器的時候土挖得太多了,這叫效應滯后
熱心網友
世事難測,什么都有可能發生,不在地震區內也不能說明就不會地震
熱心網友
地震并不是非在地震帶才有的,地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地殼運動的過程也并不是很規律,所以說,說不是說在地震帶才會地震。
熱心網友
有地的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
熱心網友
天知道,我是九江市區的,昨天晚上在外面好冷
熱心網友
武漢還地震了呢~!
熱心網友
我是經歷了地震啊.哎呀呀.上面說江西有1000年沒有地震了,那我就是遇上了千年難得一見的壯觀啊~~~
熱心網友
天災人禍,命不好.沒有其他的解釋
熱心網友
要了解地震發生的原因,首先必須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很大的實心橢球體,它的半徑長約6370公里,從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離為6378。4公里,兩極到地心的平均距離為6399。9公里。地球內部的情況很復雜,根據其物質狀況大致可劃分為三層:最外面的一層叫地殼,中間一層叫地幔(或叫中間層),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個雞蛋的話,地殼相當于蛋殼,地幔相當于蛋白,地核相當于蛋黃。地殼主要由一層一層的巖層構成,平均厚度約33公里,在高山下面的地殼比較厚,如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約70公里左右。海洋下面的地殼比較薄,一般不到10公里。地殼大體上又可以分為兩層,下層主要為玄武巖,一般厚約10公里,是一個布滿全球的圈層。上層主要為花崗巖,這是構成大陸的主體。地幔介于地殼和地核之間,厚度約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巖石,主要是超基性巖(如橄欖巖)和榴輝巖。巖層之下的地幔物質,溫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長期作用下,以一種半粘性流動的形式,緩慢的改變形狀。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徑約為3470公里,其外部表現出液體的性質,在內部可能存在一個半徑為1000公里的固體內核。科學分析表明,大多數地震都發生在地殼和地幔上部邊緣的巖層里,其中以離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發生的地震最為常見。地殼和地幔的巖石層里為什么會發生地震呢?這是由于那里的巖石在力(地應力)的作用下發生了破裂,這個破裂處就是震源,地震活動便從這里開始。我們可用兩手彎曲一根木棒,當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木棒的彎曲處便會破裂,在其斷裂的一剎那,兩只手會感到振動。木棒的破裂處就是震源,感覺到的振動便是地震。鋼硬的巖石為什么會象受力的木棒一樣破裂呢?首先,因為它是鋼硬的,所以才會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這些力會在某些地方積累增強,當增大到巖石承受不了時,就會發生破裂。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殼運動。在地殼運動的過程中,地殼的不同部位受到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就會引起斷裂變動,這種變動是地震發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殼的斷裂變動造成的。此外,火山爆發、隕石墜落、水庫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數量少、規模小。我們要預報預防的主要是前者。。
熱心網友
江西應該不會有地震。田為地震帶在環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地區應多.
熱心網友
誰說的不在地震區的地方就不能發生地震。不在地震區的地方只能說不那么容易發生地震。
熱心網友
問這個問題你只能找相應的研家為你分析,
熱心網友
老天知道
熱心網友
老天知道
熱心網友
地殼的運動
熱心網友
你地理沒學好,再回家看看書就行了.
熱心網友
地震帶的定義你去看明白點,現在從這次看來地震帶有在江西下面!
熱心網友
地震的形成原因很復雜的,不奇怪啊,江西地震寧波海有震感呢,寧波也不在地震帶啊
熱心網友
是啊!這個應該有人回答解決啊!!不在地震帶上啊!!網上一直說哈爾濱,最后江西來了!!肯定有地震得風聲!
熱心網友
很顯然,江西地下有怪物。
熱心網友
我想有以下幾種可能:1、三峽水庫太重了,重得使地殼發生了變化;2、人工地震,軍隊在附近進行了地下核試驗,如果看過美國電影《斷劍行動》也許會有和我一樣的想法;3、地殼在運動
熱心網友
因為九江一帶正處于山東到安徽地震帶的南端,而這是200年一遇的地震啊
熱心網友
地震帶知識地震多發區,易發區.非地震帶并沒有發生地震的可能.
熱心網友
俺們東北傳染的唄
熱心網友
地殼在運動,運動變化嘛。
熱心網友
江西是不在地震帶上,這是無可非議的,但這次卻出人意料的發生了地震,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上面的同仁也說了可能是幾率的問題,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九江一帶發生地震卻也不能說不是受到臨近地帶有可能存在的地震帶的影響.江西邊界上是否存在地震帶呢?
熱心網友
地勢決定的.
熱心網友
地殼在運動。
熱心網友
就是,我也 覺得奇怪 ,從來沒有 聽說過江西發生地震
熱心網友
奇跡啊!
熱心網友
其實,江西不在地震帶,可地球核心的變化卻是不可預料的啊.我就在九江這還是我第一次碰上地震.地震的威力真的好大啊!太壯觀了
熱心網友
地震帶概率高,不是地震帶概率低也會發生.
熱心網友
千年難得一見的地震
熱心網友
只要地殼有破裂的地方都可能地震
熱心網友
有地的地方都有地震的可能啊
熱心網友
那里都有地震,多與少,強與弱的區別。
熱心網友
不是地震帶不等于不會發生地震。
熱心網友
我們江西不在地震帶 怎么會有地震呢?地震應該在沿海的地方 不應該在我們江西啊!
熱心網友
真的很難說哦
熱心網友
看來只有天才真的知道啊
熱心網友
我亂說一句啊!你可以當作沒聽到啊:地殼的運動,小心江西分成2半.我們江西就要變成2個嘍..